Tuesday, August 28, 2018

《幸福錦囊集》,二、學習篇:教孩子懂得學做仁人君子

《幸福錦囊集》,二、學習篇:教孩子懂得學做仁人君子

蔡禮旭老師講述
 
君子有九思
做人,首先要學會做君子,如何做君子?夫子在《論語》裡提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視思明
「視思明」,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事情,都能清清楚楚的了解到,是什麼因所造成的結果,是什麼道理才會呈現這樣的事相。師長參加聯合國的會議,會上師長問他們:「要解決世界的衝突,國與國、團體與團體的衝突,請問這些衝突的原因究竟在哪裡?」師長如此一問,這些與會的專家有沒有答出來?答不出來!就像我們問家長:「孩子自私自利是結果,因在哪裡?孩子不好學是結果,原因在哪裡?」
師長接著告訴他們,衝突在「家庭」。夫妻之間衝突了,孩子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怎麼可能有健康的人格?必然是自私自利。接著師長又提到,家庭還不是真正的根本,根本在哪裡?自性跟習性的衝突,就是利己與利人之間的衝突。當人的存心都是自私自利,自然而然顯示出來的就是競爭、鬥爭與戰爭;當人的念頭是仁慈之心,處處為人著想,能有如此的存心,世間所有的衝突、戰爭就不會產生。唯有從因上下手,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世界的局勢如此,家庭的狀況亦如是。當發現孩子跟我們距離愈來愈疏離,我們一定要想,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是不是我們關心得太少?如果我們的人際關係處得不好,絕對不能把責任推卸給他人,一定要回過頭來想:「是我哪裡做得不好,才會呈現這樣的結果」。當我們都能把原因找出來,就會愈活愈明白,要學習做一個明白人。
聽思聰
我們要從他人的言語中,聽出對方的需要。譬如母親打電話來,雖然沒有叫我們回家,但是在語氣當中,可以聽出來她很想念孫子,很想看看我們。這時我們要「聽思聰」,聽出弦外之意,不等父母開口,就要主動回去探望父母。當我們聽出這個團體已經出現是非人我,就不要捲入。甚至於我們在與人交談中,能聽得出來他現在思想、觀念有哪些瓶頸,這一點也要訓練自己。
我們也要聽出一個人的困惑或執著。曾經有一個老師,他聽完我們的課之後很感動,他說在沒聽我講課以前,他的思想很消極,有自殺的念頭。五天聽下來,他也有些人生體會,知道人生的方向,他說:「蔡老師,像你們這樣才能為社會做這些事,我們都不行!」是不是不行?不是。其實他在學校教書跟我們做這個事根本沒有兩樣,假如他教書幾十年,能教出兩、三個范仲淹,四、五個曾國藩,那他功德無量無邊!人都有遇緣不同,只要在遇到的緣當中盡心盡力,都是功德圓滿,不相上下。
我跟這位朋友講到:我們就像面對著大海,只要我們把這一滴水融入大海,就跟大海無二無別;我們不要像這一滴水一樣站在旁邊觀看,「你好大,我好小」。這是「聽思聰」,聽出來別人的分別,我們就能引導他放下這個分別,融入整個世界一片的真誠、一片的慈悲、一片的清淨之中。
色思溫
「色」是指我們的容顏,我們的臉部表情。假如臉色看起來是苦瓜臉,給別人留下來的第一印象就是怪怪的。聽說嘴巴翹起來的人會比較有錢,嘴巴凹下去的會比較沒錢,所以人家說,看人的面相就知道他所遇到的是福氣、還是禍患,有沒有這種傾向?有!原來業障有人引,是引來善業,還是引來惡業?關鍵在你的心。俗話說:「禍不單行」,為什麼?我們遭了禍以後,心就愈來愈消極,當然惡緣都來了。所以,轉念很重要,相由心生。
經教也談到「面上無嗔供養具」,我們時時歡喜待人,就是在廣修供養,你在無畏布施,不會讓人家起煩惱。「面悅常德」,一個人的面容常常很喜悅、很歡喜,那是德行的流露。當然你不要從今以後看到每個人就一直笑,過與不及要謹慎。「色思溫」也要符合中庸之道,不可太過,就是不可太詼諧,也不可太嚴肅。
《論語》提到學生覺得夫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就是遠遠看起來很有威嚴,親近的時候覺得夫子很好相處,這就做到了色思溫。這其中的尺度如何去把握,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歷事煉心。當你的新朋友過來跟你說:「我怎麼看到你就覺得很親切」,這樣你的「色思溫」就修得不錯。假如新朋友說:「好像是我欠了你的錢一樣,臉色真難看」,這時你就要修正一下自己的表情,因為言語還沒有互動、溝通以前,實際上已經在交流了。
記得我第一年教書,是到一個客家村莊去教。我不會講客家話,所以怕跟家長有距離感。我的幾位同事已經有小孩,每天早上他們還要趕來當導護,送這些孩子進學校,他們比我忙很多。我們要廣修供養,要行布施,就要給同事方便,又給自己有布施大眾的機會,還可以拉近同事間的距離,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那時我住在學校,星期六、日才回家,我就歡歡喜喜幫助他們做導護。
我站在學校門口就開始修布施、修持戒、修忍辱,車子開過來了,我就主動去幫孩子開車門。開了車門,很多孩子們的書包還沒有背好,我順手幫他拉好。我雖然跟學生的父母在語言上沒有交流,請問學生的家長看到這一幕會有什麼感受?距離就開始拉近了。有些家長第一天騎摩托車來送孩子上學,面無表情。當他載到第三天、第四天,我還沒說「早上好」,他們已經說「老師好」。所以,人與人之間,我們要懂得伸出友誼之手。
有一天,一個學生來找我說:「老師,我跟你說一件事,你不要生氣。」我說:「什麼事?你說吧!」他說:「我媽媽覺得你好像在選議員,好像去跟人家拉票,你好、你好!」這是「色思溫」,我們的面容就是人際關係的第一步。
貌思恭
「貌」指的是我們所有的肢體語言,表現出來給人的感覺,要很恭敬,不要粗魯,不要急躁,否則會給人壓力。在儒家的教誨中說到「威儀三千」,都是讓我們能「貌思恭」。如何讓自己的舉止、行為謙恭謹慎,從何處下手?
我們有一個朋友說,他學了《弟子規》以後,只要是第一杯熱茶一定是端給媽媽喝。他的同學常常到他家作客,有時他剛好走到旁邊去,他的朋友就拿起壺來倒茶,他的朋友第一杯也送給誰?也送給他媽媽。所以,德行的感化是潛移默化的,我們在家中就要不斷訓練對長者的恭謙,對他人的恭謙。
而心行一如,當我們的心時時能真誠、清淨、慈悲,行為就會與之相應,言語、行為在無形中也會愈來愈緩和,愈來愈溫柔。
言思忠
言語一定要中肯。「忠」是會意字,一個「中」,一個「心」,代表心不能徇私,不能偏頗。當我們的言語徇私、偏頗,朋友、親人聽起來就不敢苟同,所以言語還是要廓然為公,一定要以公正、公平的心態來發言才好。只要言語、行為有徇私,到最後一定會有怨懟,會有怨恨產生。所以,言語,我們也要忠誠。
事思敬
「敬」字與「恭」字互為表裡,敬在內心,恭是表現於外的行為。對於我們該做的事情,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非常恭敬地去完成,所謂「受人之託,忠人之事」,要做個有信義之人。我們答應別人的事唯恐會忘記,一定要記下來,這樣才能表現出我們對待任何事情的謹慎態度。信義除了言出為信之外,對於五倫的本分,五倫的道義、恩義,不等對方要求,我們也要盡心盡力去做,這才是「事思敬」。
疑思問
有疑惑要懂得求教於人,而求教於人一定要問對了人。但是一般人在問問題時,往往都是問一些可能會認同他自己想法的人,這樣可能就無法得到中肯的勸誡,因此一定要問真正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才能幫助我們解答疑惑。親近仁者首先要虛心受教,自己先要歸到零位,也就是先把杯子裡面的水倒空,慢慢把道理聽明白,很多疑惑就會迎刃而解。千萬不要還沒有開始聽課,就已經把十個疑惑、二十個疑惑都排好了,果真如此,就是胡思亂想,到時一邊聽課一邊還在想問題。
當遇到疑惑無法解除,我們可以「心有疑,隨札記」,先記下來,遇到適當的時機趕快請教,「就人問,求確義」。我在跟師長學習的過程中,也沒有機會請教發問,但很奇妙的,每次心裡有些疑惑,或者生活中有些無法解決的問題,只要觀看師長講經,不超過十五分鐘就會迎刃而解。
為什麼?第一是我們恭敬的用心受教;第二是師長的言語是自性的流露,當我們能用心去領受時,我們的自性也會被喚醒,心量也會拓寬,心量一拓寬,本有的障礙自然就破除了。其實這都是因為自己的分別、執著所障礙,只要把分別、執著放下,問題就不存在了。開始學習的前兩、三年都是如此,屢試不爽,後來慢慢就掌握了聖賢教誨的綱領,就在歷事煉心,而且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當念頭一起,立刻能觀照就能轉念。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在自找煩惱,有太多的正事要我們去做。
忿思難
「言語忍,忿自泯」,一定要掌控好情緒、脾氣。俗話說,能控制情緒才能掌握未來,假如我們的情緒、脾氣掌控不了,很多事可能都在盛怒之下而搞砸了。「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這個怒氣就把我們所有的善根都遮住了,不只傷了自己,嗔恨的言語一出去,也傷了交情。所以,三年交情可能一語寒心,溫情就全部失去了。明白憤怒之後難以收拾,就要趕快節制自己的憤怒。
如何節制憤怒?要歷事煉心,當你快要發脾氣時,一看到那個人就忍受不了,怎麼辦?這時不要勉強,先緩和一下,離開現場,「對不起,我去上廁所」。然後趕快出去深呼吸,但是你出門的時候不要把門關得很大聲,進退之間,可以視情況而定,不可勉強。
見得思義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所要獲得的任何東西,要想到應不應該收,是否合乎道義、人情、國法,假如不應該就不可以接受。《禮記》也提到,「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古代讀書人都是「三綱實繫命,道義為之根」,面對現實,提起來的都是道義,而不是財富,不是生命,可以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辨仁
「仁」是個會意字,意思是兩個人,一個代表自己,一個代表他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處處都能以同理之心去感受他人的需要。
1、仁德之人存心仁厚
有一天,我們跟著楊老師去買水果,一位老人推著一車的水果,楊老師就買了一些明後天不吃就會爛掉的香蕉。我們一看覺得很奇怪,一般人都要挑好一點的!回到家裡,楊老師就說:「這個水果再不買就壞了,就糟蹋了,老人家也就沒錢可賺,我們既然要吃,就不要浪費。」我們可以從很多小事中,去觀察有德有行之人的存心,我們要善學,才會有所收穫。
有一次我們在北京舉辦演講課程,到第四天楊老師從山東趕過來,坐了好幾個小時的汽車。但是老師一到北京立刻就趕到上課的地點,那時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這也是長者對我們晚輩的關愛,來看看我們,也去看看參加課程的同學們。
這些同學見到楊老師很歡喜,就打了招呼,老師跟他們說:「我們這幾天的課程,假如老師們講得不好,你們一定要幫我們提意見,多批評。」老師又說:「這幾天吃飯、睡覺,假如安排有不妥之處,請你們要提出來,我們立刻改進。」最後又說:「上課很辛苦,你們要好好休息。」老師提出這三點,確實處處是替人著想。所以,我們要效法學習,從每次與人交談當中,在言語、行為上都要考量到他人的感受。
2、仁德之人以身作則
楊老師在北京時,她的生活非常有規律,都是早睡早起,兩、三點睡,六、七點起床。有個同修很年輕,剛好有機會要到大方廣去服務,臨去之前師長告訴他一句話說:「楊老師假如兩點睡,你就不能在兩點之前睡。」這位同仁去了以後,也相當勇猛精進,真的跟楊老師不相上下,很奇怪他也不累。確實,忘我的工作氣氛無形中會影響每個人,而最重要的是楊老師做出榜樣給我們看。
海口有位朋友,他本來是個比較懶散的人,結果調去北京工作之後,每天也是七、八個小時都不用休息。他自己也覺得很奇怪,為何到那裡工作,他的整個細胞、神經都調動起來了?確實一個團體的領導人至關重要,如果我們是一位領導者,一定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
我到台中蓮社參觀李炳南老師的紀念館,在紀念館的玻璃桌裡看到一支教鞭,第一個念頭是李老師拿來管教學生用的教鞭。旁邊的人說:「不是!那是有一次李老師在上課,下面的學生有點吵雜,下課之後,這些學生感到自己有過失,就拿著一根棍子到老師面前說:『老師,學生不好學,希望老師管教』。」
李老師馬上把這支棍子握在手上,往自己的身上打,他說:「是我沒有德行,是我教得不好。」學生都覺得很慚愧,就把這支棍子保留了下來,時時提醒自己,對老師要恭敬,上課一定要專心。所以,有德行的人時時都是自我反省,時時都是為人表率
李老師有一句詩寫到:「未改心腸熱,全憐暗路人,但能光照遠,不惜自焚身」,老人家悲天憫人,未改心腸熱,時時刻刻想著大眾不要走到歧路、不要走到暗路,只要能照亮他們的前程,只要讓他們不再墮落,他會不惜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所以,李老師到九十七歲還在講學,這給我們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樣。
在台中期間,我很幸運能去求教很多長者,其中也求教於徐醒民老師。記得那次跟楊老師到徐老師家,因為是第一次開車去,不認識路就慢慢找。剛好又是過年前夕,菜市場是車水馬龍,一路上都遇到堵車的情況。好不容易找到路口,但已遲到一段時間,徐老師是一位七十多歲的長者,生怕我們找不到路,早就在路口恭候我們。我當時很受感動,體會到學問絕對不是說出來的,真正的學問是要做出來。他對人的那種恭敬,不會因為他的地位、年齡而有所改變,這就是以身作則。
3、仁德之人處處謙卑
仁德之人很謙卑,絕對不會居功。孔夫子在《論語》裡,說自己是「述而不作」,他只是把古聖先賢的精神、智慧傳遞下來,他絕不居功,絕不自視甚高。仁德之人最重要的是時時看到自己的本分,所以他在做事時,都覺得是應該的,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他們時時契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中。右手幫左手抓癢,右手會不會跟左手說:「你要跟我說謝謝?」都是自然而然,做得心安理得,絕對不會要求回饋,也不會要名聞利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