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0, 2017

嘎瑪仁波切:真正的平靜和安寧不在心外


 嘎瑪仁波切:真正的平靜和安寧不在心外


發布:佛緣  

  有六十位比丘,在得到佛陀禅修觀想題目後,就到一山下的村落去禅修。村長的母親瑪蒂迦瑪塔得知此事,就常供養比丘們所需的食物,並為他們興建了一座雨蓬,方便他們在雨季時可以繼續禅修。

  有一天,她就請求這些比丘指導她禅修觀想,比丘們就教她觀想色身三十二相,並從中去理解無常、苦、無我。瑪蒂迦瑪塔宿世的善根深厚,且非常努力的禅修觀想,因而比這些比丘更早證得三果,具有超凡的神通力量。

  瑪蒂迦瑪塔透過她的神通力,得知這些比丘雖未證果,但有證得阿羅漢果的潛力。卻由於虛弱的身體,無法使心發揮最佳的功能。所以比丘們需要足夠的食物來滋養色身,健康的身體是保持精神專注的重要因素,如此才有心力能專心修道。因此她就發願准備營養的食物,讓為比丘們可以安心辦道。比丘們也在此善緣中,正念精進具足,皆證得阿羅漢果。

  雨安居圓滿後,比丘們就回到祇樹給孤獨園,向佛陀報告他們修行的成果。並特別提到瑪蒂迦瑪塔,也由於她能明白他們的心意和需要,才使他們的道業能夠快速成就。

  有一位比丘聽到他們述說瑪蒂迦瑪塔的作為之後,也想到那兒禅修。於是在得到佛陀的禅修觀想題目後,他也到該村落去,接受瑪蒂迦瑪塔的護持。每當他想要某些東西時,瑪蒂迦瑪塔總會親自送過來供養他。

  有一次,在用完食物後,他忍不住問瑪蒂迦瑪塔是否真正能洞悉別人的心念?瑪蒂迦瑪塔沒回答他的問題,讓此比丘反而心生畏懼。擔心自己有不純淨的心念,真被她洞悉,一定會遭到鄙視。有了這種想法,比丘有種莫名的害怕,就不願意繼續在村落中禅修,而決定回祇樹給孤獨園。

  佛陀在聽完此比丘所言後,就告誡他:只要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調伏內心。於是說此偈言“此心隨欲轉,輕躁難捉摸,善哉心調伏,心調得安樂”。並要他再回去該村落,不要胡思亂想,只要專心禅修觀想就好。這比丘就再度回到該村落去,瑪蒂迦瑪塔也一如以往一樣供養他食物,使他能心無掛慮的禅修觀想。於是在短短的時日後,此比丘也滌清心念而證得阿羅漢果。

  世間人的煩惱基本歸屬於不能降伏自心,無法安住在當下。我們習慣和放縱於心念的散亂不可控,亂如一匹野馬般的妄心,隨意奔波馳騁在廣袤、雜亂、隨業風吹動的情緒草原上。我們喜好心外求法,一切快樂和痛苦的答案,都想從心外所緣境、事、物、人等找到答案。

  殊不知一切唯心造,念的動,心的轉化對同一事物,瞬間會有好與壞,丑與美的轉變。心,所造作的世界可大可小。倘若閉眼,用心觀望海闊天空可行。同樣的方法,用心觀望一粒沙一根毫毛也可行。

  心,實際上沒有錯。它本質上是清淨的,原本也是平靜的。若我們無法覺知心是平靜的,那是因為它被情緒所操控。我們一直向心外看,心外求,就不會清楚和認知,當下起心動念所帶給我們的欺騙性。回歸自省,讓心平穩,也在當下這一念。

  佛陀的偉大教言告知我們:覺知苦,覺知苦的因,覺知苦的止息,以及覺知滅苦之道的四聖谛,其方法在於: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的殊勝八正道教法。當我們對這些有正確的了解時,便會有正道的方向指引。這些可以帶領我們止息痛苦的妙法,也需要與戒、定、慧相應。

  學佛修行的道路上,對於心的培養和鍛煉很重要。反省與忏悔是對心的熟知,止觀的目的在於伏心與定心。真正的平靜和安寧不在心外。《楞嚴經》中說:真所愛樂。固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降伏塵勞。

  對於這顆桀骜不馴狂心的練習,開始於滌洗心念,常修安住於當下的一事一物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