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出言,信為先』。所以我們要言而有信,對自己講出來的話絕對要放在心上去實踐、去履行。在春秋時代有一個人叫季札,吳國的季札,有一次君王派他出使到魯國去,季札在旅途當中經過徐國。
我們說春秋時代是非常多的國家,所謂八百諸侯,所以路途過程也經過一些國家,來到了徐國。徐國國君就請他吃飯,宴請他。坐下來吃飯的時候,徐國國君都沒看他的臉,都一直盯著他身上背著那一把寶劍。因為那一把寶劍非常莊嚴,所以徐國國君掩飾不住他對那一把寶劍的喜愛之情。
季札心裡就想,他是很歡喜我這一把寶劍,但是以前寶劍是代表什麼?身分。所以出使其他國家,這個配劍是必要的禮儀,所以現在不能送給他,要等辦完事以後才可以送給他。所以季札心裡面就起了這個念頭。後來順利出使魯國,回來又經過徐國,他就去拜訪徐國國君,要把寶劍送給他。
結果不巧,徐國國君在這一段時間之內去世,所以季札知道以後,就前往他的墳前給他祭拜。祭拜完了,隨手就把寶劍吊在墳旁的樹上,就要走了。他的隨從就叫住了:主人,你這樣做會不會太過?因為你從來就沒有親口答應要把這把劍送給徐國國君,而且縱使你答應他,他也已經死了。
季札就對他的下人說:我的心早就已經答應要給他了,怎麼可以因為他死了,而違背我的心?所以就講出了一句很感人的話,「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怎麼可以用死來違背我的心,違背我的承諾?所以古代人的信不只在言語上,連一個念頭他都不願違背,不願違背別人也不願違背自己的良心。所以我們看到古代人,我們要好好向他們學習。
節自細講《弟子規》第29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