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九十四節:
【貪冒於財。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平人。】
小註裡頭註得非常清楚,「索取無厭曰貪,昏昧無恥曰冒,事上忠而持己廉,人臣之大節。今也以貪冒之故而罔上,臣節安在?縱令一時富貴,多見旋踵破敗,子孫狼狽矣」。這些事情在現代的社會可以說是非常普遍。
昨天三重廖居士來看我,談到最近台灣的社會狀況,告訴我比起《慕西》第四十一期對於世紀末的統計的數字,主要是美國的青少年,他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這句話我們就驚警到末日確實不遠了。他最近大量的印送「百過格」,他說已經印了六十萬冊,台灣兩千一百萬人,六十萬冊「百過格」能不能產生效果?也只是盡人事而聽天命了。所以我告訴他,李老師在往生前一天下午,告訴學生說:「這個世間大亂,即使佛菩薩、神仙降世,都救不了。」他說「唯一的一條生路,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我現在愈想李老師的話愈真實,再想到明續法師給我們傳遞的訊息,北朝鮮的山神也透露了消息,天上不安全,地上不能住,想來想去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好。這些訊息絕不平凡,在我看來這是諸佛如來大慈大悲的示現。
六道凡夫,原本煩惱就重,我們在《百法明門》裡面看到,善心所只有十一個,惡心所有二十六個,惡心所的力量遠遠超過善心所。所以古聖先賢無不重視教學,尤其重視兒童的教學,善的理念,善的行為,一定要從小培養。中國教育始從胎教,對小孩教育什麼時候開始?母親懷孕的時候就開始了,用心良苦。目的何在?我們現在很明白,目的是希求社會祥和,眾生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互相尊重,互助合作。稍稍受過聖賢教育的人懂得捨己為人,所以社會秩序才能維繫幾千年。每一個時代,國家的領導人,社會上志士仁人,無不重視教學,所以教育工作就如同河隄的防患一樣,稍稍不謹慎,這個隄防就崩潰,洪水成災,無法挽救。
今天在這個時代,很不幸我們沒有重視這個隄防,沒有用心去防患,倫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人與人的關係,全面崩潰了。我們展開《感應篇》,《感應篇》裡面所說的善,在現代的社會很難得見到;《感應篇》裡面所說的惡,在這個社會普遍、而且加速度的在蔓延、在增長。佛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人心,是社會大眾的思想、見解、行為、造作,如果這一切都是不善,那就是佛在經上常常講的「五濁惡世」,今天濁惡到了極點。天災人禍是果報,這個果報如何能夠避免?我們冷靜思惟,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在這個時候怎麼辦?我們實在沒有能力幫助別人,回過來要知道救自己。救自己,唯有深信切願,這一句佛號,二六時中不可間斷,真正要放下身心世界,一心向佛,一心向阿彌陀佛,這是自救之道。
天目山齊素萍居士,最近給我送了一個錄像帶來,告訴我她自己學佛這些年親身的感應。其中有一條敘說她的父親附在她小兒子身上,告訴大眾地獄的恐怖,他非常幸運有齊素萍這樣孝順的女兒,認真努力在修學,護持正法,以這個功德,他能夠從地獄超生,附在她小兒子身上,把這一段公案因緣給我們說出來,勸他女兒要把這些事實多多的告訴世人,勸勉世人斷惡修善,回頭是岸。
以往我們愚痴蒙昧,造作許多惡業,只要這一口氣沒斷,回頭都來得及。這是大乘經裡面,特別是《觀無量壽佛經》,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也舉出很多的例子。佛陀在世的時候,阿闍世王造五逆十惡罪,我們回想我們這一生,縱然造作許多罪業,還沒有像阿闍世王那樣嚴重。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阿闍世王臨終的時候懺悔,知道自己一生做錯了,回心轉意,痛改前非,念佛往生,他如願以償;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是上品中生。
我讀到這一段經文,非常驚訝,我驚訝的不是別的事情,五逆十惡懺悔往生,我相信,我不驚訝,但是品位居然這樣高,這是我意想不到的。所以我才了解求生西方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們平常薰修,依照經論的教訓,老老實實依教奉行,積累功德,求願往生;另外一種就是造作罪業臨終懺悔往生,兩個方式。懺悔的功德不可思議,我們決定不能夠輕視;也就是我們見到一些造作罪業的人,不可以輕慢他。我們是肉眼凡夫,我們見不到,他要在臨終真實懺悔,可能他往生的品位還在我之上,這是很有可能的,我們怎麼可以輕慢別人?所以學佛最重要的,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處處謙虛忍讓,事事尊重別人,對自己決定有利益,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三重廖居士道場幾百個同修,每一天用「百過格」來反省,檢點自己這一天當中的過失、懺悔、改過,這是學《了凡四訓》,把《了凡四訓》落實到自己生活行持之中。這個修行法很有效果,但是一定要持之以恆,才能夠收效。沒有恆心,沒有耐心,這在佛法裡面講,這是薄福之相,也就是說沒有福報,福報非常淺薄。這樣的人,縱然發願想修行,依然天天在造業,我們以很客觀的來觀察,絕對不是詛咒他們,他們的前途一片黑暗,不免三途。這是自己不能夠奮發,不能夠克服自己毛病、習氣。什麼是真正有福的人?古人所謂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個人有福報。對自己要嚴格,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如果煩惱習氣重,業障深重,古德教給我們,用拜佛懺悔的修學方法,這個方法有效。萬緣放下,每天禮佛三千拜,古人用這種方法,三年業障消除,智慧現前的,比比皆是。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懺雲法師教我這個方法。那個時候我跟他一起住茅蓬,他老人家每天拜佛三百拜,他拜的速度很慢。我在他茅蓬裡面,每天拜八百拜,我住了五個半月。我們茅蓬裡面有一位達宗法師,東北人,他每天拜一千二百拜。我們拜佛的時間分三次,早晨三點鐘起來拜佛,拜到五點鐘,兩個小時;中午,吃過午飯之後,經行回來之後,拜佛拜一個小時;晚上吃完晚飯之後,六點鐘拜到八點鐘,山上九點鐘就休息了。九點鐘休息,兩點鐘起床,生活非常有規律。所以住山,確實能夠懺除業障。知道一個方法,只要能夠堅持不變,這個人就有福報,這個人一生就走向成功之道、解脫之道。
所以我們讀《感應篇》,這是印光大師教導我們,用這個小冊子,每一天來反省、檢點。如果自己還常常犯這些惡業,自己心裡很清楚,必墮地獄。如果要畏懼地獄苦,趕緊回頭。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