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旁通》第14講 蘇秦的書生本色
南懷瑾講述
現在我們繼續看蘇秦回到故鄉後的記述,不但是很有趣味的歷史故事,同時也可以啟發我們對人生觀的哲學思想,以及作人處世,在義、利之間的取捨,非常值得注意。先看這一段絕妙的原文:
「蘇秦之昆弟妻嫂側日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蘇秦笑謂其嫂曰:『何前倨而後恭也?』嫂委虵(「蛇」的異體字。)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見季子位高金多也。』蘇秦喟然嘆曰:『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於是散千金以賜宗族朋友。初,蘇秦之燕,貸人百錢為資,及得富貴,以百金償之。徧報諸所嘗見德者。其從者有一人獨未得報,乃前自言。蘇秦曰:『我非忘子,子之與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時,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後子。子今亦得矣。』」
這段原文接在當時中央政府的天子周顯王也派特使出來歡迎之後。
蘇秦當時那種威風榮耀,比起唐朝的士子們,考取了進士便自比做登仙而昇天的情景,遠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個時候,他的父母兄弟妻嫂,全家人都出動到郊外去歡迎他。等到蘇秦的全副儀仗到家以後,他的兄弟、太太、嫂子們,都不敢拿正眼來面對著他,只敢低著頭,偷偷地拿眼角瞄視他,而且都彎著身子,用半跪式的姿態侍候他,等著他來吃飯。
蘇秦看了這種情景,就笑著對他的大嫂說,你在我當年失意回家時,不肯為我做飯,現在為什麼又這樣地多禮呢?我們讀了蘇秦這句「何前倨而後恭也」的問話,果然覺得他也未免有點小氣。但要知道,這是人之常情,除非真正的聖哲,可以淡忘過去的嫌隙。不然,任何一個平常人,都會有這種介意的心理存在。只是耿耿在心的介意,沒有採取難堪的報復做法,已經算是第一流的豪傑之士,何況蘇秦還坦坦白白地用笑臉說出他的幽默話呢!好了,理論少講,我們快看這一幕家庭鬧劇是怎樣地演出。
他的嫂子聽了蘇秦類似譏諷的幽默以後,掛不住了,生怕蘇秦會拿權勢來報復她,乾脆便一跪到地,撲下了身子,正如後世所謂的「五體投地」的拜倒在地,一面向他道歉,一面說了一句非常坦白的良心話:因為我現在看到你官位又高,錢又多,所以我要對你好好地巴結了!這句「見季子位高金多也」真讓人拍案叫絕,如果也用金聖嘆批小說的手法來講,可批:「好個蘇大嫂!可以浮一大白。」
蘇秦問得譏諷、幽默。蘇大嫂答得也真夠坦率,真夠心直口快,說出了千古人情的真話。
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禮敬,是要極高度的學問修養才能做到。否則,絕對純樸,沒有學識的人也能做到。除此之外,人與人相處的禮敬態色,不是為了權勢的高位,就是為了你有多金值得重視。如果既有高位,又有多金如蘇家的老三,當然會有人向他拍馬屁了。
季子,是蘇大嫂在家裡叫蘇秦老三或三叔的口頭語,並不一定是蘇秦的名字。不過,古人的口語,記之於文字,後來往往便把它當作了文詞。
我想這種人生滋味的經驗,在每個人的心史上,或多或少都有過記錄的。只是在蘇秦這裡,叔嫂兩人的對話中,坦白地說出了人情世態的真相,便覺得夠刺激!夠痛快!
也由於蘇大嫂的坦率,便接著引出蘇秦對人生觀的哲學言論。當然,那個時候還沒有新聞記者來訪問他,所以不是要記者發表的私人意見,更不是他代表合縱政策的聯合公告(一笑)。
當他聽了他大嫂的話,便很感慨地說:唉!當年落魄回家的蘇秦,也就是現在的我,同樣的一個人,當你富貴的時候,親戚朋友都畏懼你,敬重你。當你貧賤的時候,人們就輕視你,把你看成不值一顧的人。像我蘇秦這樣的人,對於人生的遭遇,也深刻地體驗到「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味道,何況平常的一般人呢?
注意!我們要特別注意原文中「況眾人乎」這句話的語意。為什麼呢?蘇秦的語意是很坦白地說,像我蘇秦這樣有出息的人,雖然有一半是運氣,但是也算難得了。至於一般平常的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有這種努力的成果,有這種好運的機會。因此,世界上那些注定要受委曲的人們,還不知有多少哩!這便是蘇秦的哲學觀點,蘇秦的書生本色,的確明通世故,透達人情到了極點,所以他的成就,也並非偶然僥倖得來的。
但是,這一段文章裡的「況眾人乎!」也可以照一般的解釋,是說像我的家人親屬們,在我失意的時候,也是那樣地鄙視我。現在在我得意的時候,又這樣地巴結我。至親骨肉尚且如此,何況一般毫無關係的外人呢!
這還不算,最可愛的是蘇秦接著說出他的坦率話。他說:假如我當年自己手裡有靠洛陽城郊的好水田二百畝(一頃一百畝),那我寧可在家裡享受田園之樂,在農村社會作一個小小的富家翁,享享福,誰又願意出去奔走四方呢!不過,我蘇秦真要有那種好的家庭環境,那麼,我今天哪裡可能一身掌有六個國家的輔相大印?
所以人生的福禍都很難說,我們如果從道德果報的觀點來看,便有後世宗教家們所說的:「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如果只從哲學的觀點來看,便符合「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的至理名言。
講到蘇秦所說人生哲學的道理,使我聯想起現代史上一位名公巨卿的故事。當他少年時,開始出來學軍事,當小排長的時候,他的同袍看到他日記裡寫著,如果他有五百塊大洋,可以回家買幾畝地來種田的話,實在不想這樣辛苦。他哪裡想到後來居然成為國家重鎮,在歷史上留名呢?
同樣情形,在唐末的亂世中,吳越王錢鏐(ㄌㄧㄡˊ),原先也只想在販鹽的行業裡,多糾集些人手來保護自己,他哪裡又預料到後來能屏障東南,做到了「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的封王局面呢?再說,朱元璋要不是因為當小和尚碰到荒年,出去化緣也難得溫飽的話,他也不會去投軍。當時他更是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後來竟然當上皇帝。當漢光武劉秀還沒落在民間的時候,他的最大希望,只想做到帝都衛戍司令的職位,然後討到陰麗華來做老婆,「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就志得意滿。哪裡又想到竟然作了漢代中興的令主呢?諸如此類歷史人物的類同故事很多,不再多講了。
不過我們要知道,像蘇秦那樣的人物,在躊躇滿志的時候,仍然能不失書生本色。幡然憬悟到人生哲學的道理,總算不太容易。但是,蘇秦是屬於豪傑之士的人物,豪傑也是凡人,不能以他的一個人生,來偏蓋一切的人生觀念。另外如孔孟一系的儒家聖哲們,他們的人生哲學,一開始發心立志,便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就如各個大宗教教主們的救世淑世主義者,當然又比蘇秦的人生境界,超越了許多。其他如道家的隱士們,那種遺世獨立的情操,又是另一種人生類型的風格。
因此,我們在現實的人生社會裡,必須有獨立不倚的澡雪(洗滌、清淨。)精神,才能挺拔在「位高金多」的俗世之中。例如宋人陸仲微有一段對人生觀的名言,實在可作為熱衷於富貴中的清涼劑。他說:「祿餌可以釣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嘗天下之豪傑;名航可以載天下之猥士,而不能陸沉天下之英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