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旁通》第114講 人貴自立
南懷瑾講述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竭力以事大國,則不得免焉。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屬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養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去邠,踰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從之者如歸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為也;效死勿去。』君請擇於斯二者。」
在《孟子》書中,這一段和上一段,怎樣看,都是同一個問題的重複記述。只是一個詳細,一個簡化而已。可能是孟子門人編輯時的疏忽,但無法考證清楚。
滕文公又問,我就算盡心竭力地奉承這兩個國家,最後還是免不了他們的侵略,該怎麼辦才好呢?
孟子還是告訴他說,從前周太王住在邠地,狄人侵犯他。大王拿皮貨和幣帛去賄賂,可是沒有用。又送狄人喜愛的狗和馬去討好他,仍舊沒有收到效果。最後拿珍珠和寶玉去,仍免不了狄人的侵犯。(這等於後來宋朝對遼金元的情形一樣,非常痛苦,也非常可憐。)在這種情形之下,太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遷都另作他圖,離開邠這個地方。行前召集邠地的父老們,告訴他們說,我曾經聽說過,一個君子仁人,是不會拿用來保養大家的事物,來作害人之用。現在外族人來侵略我們,我曾經為了大家的安居樂業,送給他們好多財物,可是他們的侵略,始終沒有停止。因為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我們這塊土地,得不到這塊土地,將永不罷休。本來我是希望以我們現居的土地,使大家過安定生活的,而現在竟因為我有了這土地,使狄人不斷來攻擊我們,那等於我用土地來害大家遭受戰爭之苦,這是不應該的。像我這樣的人,多的是,你們不必顧慮找不到更好的領導人。為了不牽累你們,我將離開這裡,你們多加保重了。
我們從孟子這段敘述,可知在古代宗法社會裡,一個好的領導君主,也是那麼可憐的。孟子只講周太王這個例子。其實,上古史中,如周太王的情形也不少。後世和元朝的創業之主成吉思汗,在少年時代,和他的寡母生活在沙漠地帶,經常被人欺負,也是非常的可憐。但到後來,馳騁天下,威震歐亞。其實元太祖初期的處境,也是和周太王當時的情形差不多,只是元朝民族沒有文化根基,所以不如周代綿延久遠。
接著孟子又說,大王對他的子民耆老們談話後,就帶了家人,翻過梁山,跋涉到岐山下面定居。但是居住在原地邠的老百姓們都說,太王是一個好領袖,我們不可以失去這樣的領袖,於是大家也放棄了在邠的土地,跟著太王到岐山下面一起居住,重新開闢新的天地。這樣跟來的人很多,一股新興的力量,像市集一樣湧進岐山之下,鞏固了太王的基地。
孟子又說,還有人持另一個論點,認為凡是世代相傳下來的土地,所謂的「世居之地」,應該好好地守著,不可以在你這一代手裡,放棄祖宗的基業。那麼你就寧可戰死,寧願亡國,也不要輕言放棄,只有死守了。
這是從守土有責的論點出發,也是千古不易的至理。所以在北宋時代,遼、金互相消長的時期,遼國末代的宰相左企弓在朝中力爭,不可放棄河北,而有:「君王莫聽捐燕議,一寸山河一寸金」的主張,也同樣是這個道理。
孟子這樣畫龍點睛一說之後,跟著又告訴滕文公說,你在這兩者之間,不可矛盾,也不可因循,只有選擇其中一條路去走。
歷史上凡是動亂時期,像滕國這種環境的遭遇也很多。我們由此可瞭解,一個小國處於大國之間的艱苦。近如現代正在紛爭的中東問題,那些小國之間,就有許多困難存在。現在世界上,不論歐洲、非洲,全球各地的小國,所遭遇到的困難,許多和戰國時代的滕國一樣,所處的環境,都非常矛盾。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不容易瞭解的。
其次,個人的人生也是一樣,自己不能矛盾,當受到艱難或迫害的時候,就要改變自己的環境。當環境不能改變時,就要自己站起來,堅強起來,寧死而不向困難環境屈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