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1, 2020

慧光法師:迴向的意義

慧光法師:迴向的意義 


迴向,梵語parinama,是迴轉趣向的意思。在《大乘義章》中云:「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鳩摩羅什大師也曾在《注維摩詰經》中說:「回善向佛道,故言迴向。」因此,「迴向」可以說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善根功德「回」轉令其趣「向」佛道。

菩薩常迴向三處,以成就佛道及佛之三德。

1、菩提迴向-以大智上求佛道。

菩薩發心成就佛道,樂修一切善行,並將所修之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無上菩提,成就佛之智德(智慧)。

2、眾生迴向-以大悲下化眾生。

菩薩深念一切眾生苦,為救護一切輪迴的眾生,將自己所成就的功德,盡回施一切眾生,令其離苦得樂,成就佛之恩德(慈悲)。

3、實際迴向-離眾生及菩提二相。

《大般若經》云:「是菩薩摩訶薩既如實知一切法皆無所有,以隨喜俱行福業事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無顛倒隨喜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思是說,菩薩既已了知一切萬物皆無所有,無有真實體性,他能以隨喜心將所成就的福業,迴向佛道,這就稱為正迴向。

---------------- 

在南梁普通元年(520年),禪宗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尊者,泛海來華。

武帝見到達摩祖師後問道:「朕即位以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數,有何功德?」

祖師答道:「並無功德。」

武帝驚問:「何以並無功德?」

祖師道:「此是人天的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

武帝又問:「如何是真實功德?」

祖師道:「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於世求。」

武帝再問道:「何為聖諦第一義?」

祖師道:「廓然無聖!」

祖師的回答是要截斷梁武帝在法相上的分別。

但梁武帝錯會祖師意,對於「廓然無聖」卻作了人我的見解,所以他又再問:「面對朕者是誰?」

尊者道:「不識!」

由於梁武帝不悟玄旨,不知落處,所以他們彼此說話不投機,達摩尊者便離開江南,一葦渡江至魏,直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時人號為壁觀婆羅門。

從這個典故,我們可以知道像梁武帝這樣虔誠的佛教徒,尚且不能了悟何謂「正迴向」。他在每一項自己所成就的功德及世間的事相上,心中都有強烈的分別與執著,無法真正的斷除煩惱,得到解脫自在。

所以學佛者應當精進用功,對於佛所教導的正確法義,要如理思維,如法修持。心中無相的染著,放下一切妄想分別,以無所得心,修學一切善法,如是方能與佛法相應,趣向究竟圓滿的涅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