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ne 18, 2020

正心誠意戒邪淫之三:心性篇

正心誠意戒邪淫之三:心性篇


 1、無明——心的迷轉
  許多朋友在懺悔中說,很奇怪自己自幼就有很強的慾望,甚至初中時候慾望邪念此起彼伏,簡直無法正常學習。其實這是正常現象。因為初中時候正是開始性荷爾蒙分泌的時候,你的身心以前根本沒有經歷過這麼多的性荷爾蒙的「襲擊」,自然產生許多邪念了。所以錢種書在一篇小說中笑云:二十歲的年輕人腦內的思想比公共廁所幹淨不了多少。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從佛家的角度分析,這就是無明。無明共有十五種,從簡單的角度看,一種叫「種子無明」——累生累世所帶來的煩惱和黑暗;一種叫做「現行無明」——這一生這一刻因為私心雜念所升起的黑暗和煩惱。兩種無明和煩惱相互影響。有的人因為多生累劫的種子,帶的慾望重一些,同時又會使現行無明增加,所以這一生要急急修行,改變自己的劣根性。
  我們要認識到:無明會產生黑暗,但是黑暗和光明是同一個來源的呀——只要你肯從無明中升起智慧,打破這個無明的狀態。我認為,人這一輩子能夠成佛成聖最好,如果做不到,也不要隨波逐流,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靈性。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是腰纏萬貫嗎,看看石油大王勒克菲勒在臨死前把所有的財產都募捐了,你就知道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金錢是靠不住的。那麼是為了名揚天下嗎?玉婆泰勒的名氣大不大,但是現在新生代的少年有誰會去看她的電影呢?而且她一個六七十歲的人了,依然不停的做美容,不停的結婚,不停的花錢,不停的煩惱,這樣的人生是多麼的失敗呀!
  其實,我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戰勝自己與生俱來的劣根性,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靈性。那麼,一些慾望重的朋友應該知道,這一生邪念過重,這就是你的劣根性,如果戰勝這種劣根性,打破這種無明,那麼你的人生在某一方面來講,就是成功的。
  如果用智慧的觀念去看,邪淫的本性是空!雖然淫念此起彼伏,但是這個東西的本性是空的。想想看,為什麼你六歲時看到異性從來沒有什麼異常想法?因為那時候你的性荷爾蒙還沒有分泌;為什麼一個身心俱衰的老翁對美女也沒什麼興趣?因為他的身體機能已經衰敗,荷爾蒙也枯竭了。說來說去,原來都是荷爾蒙在作怪!這個東西是什麼?不過是五蘊中的一點液體而已,雖然能暫時支配你的身體,但是這個並不是你的本心呀。
  也就是說,起心動念的源頭,並不是你的本心,不過是身體影響心理的又一例子罷了。所以邪淫之念升起前後,要觀照,這一念是從何而來,又到何而去,這麼一查,會發現邪淫當體是空的!
  2、光明——蓮花生於卑污之地,無明是光明的窗子
  許多慾望邪念多的朋友都很懊惱,特別是一些屢戒屢犯的朋友,更是覺得減少了人生的勇氣,自覺低人一頭。其實這時候樹立勇氣是最重要的,起碼,你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並因此要痛改前非,這就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台灣禪意散文家林清玄說過這樣一個事情:台灣有一種叫做「黑珍珠」的霧蓮特別的甜特別的脆。這種霧蓮是怎麼種出來的呢,一次海嘯過後,一個農夫的霧蓮全部被淹沒,他很沮喪,以為霧蓮都死掉了。哪知海水退後,他卻發現霧蓮不但沒有死,而且這一年的產品還特別的甜。原來正是因為海水這個「惡劣環境」的影響,產出了一種非凡的品種「黑珍珠」。
  林清玄說,這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一個人如果可以對抗黑暗的、不好的、惡劣的環境,說不定就可以在心裡長出黑珍珠一樣更堅強更甜美更能夠抗拒任何困厄的力量!(見林清玄《漫步人生的花園》,知識出版社)
  多麼感人的理悟呀,惡劣的環境可以考驗一種植物,惡劣的環境當然也可以考驗一個人。如果你連與生就來的邪淫都戰勝了,這一生還有什麼你戰勝不了的呢?曾經貪著的淫念也許就是惡劣的海水,就是惡劣的環境,希望你能夠向那種可貴的霧蓮一樣,戰勝這些惡劣的困擾,開出更美麗堅強的智慧之花。
  還是說無明,其實每個人生命之中都有黑暗的煩惱的時刻,但是如果你努力改革它,升起正向的力量,這種內在的品質就會改變。此某一角度來說,無明是光明的窗子,戰勝無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開光明的窗子。佛法所說的「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萬年愚」,就是此理。佛法說,自燈明,法燈明,關鍵是你的心靈深處要打開光明的窗子。「一個人的命運是好是不好,唯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內心裡點燈,把好的品質點燃,把光明點起來,業就得到改變,命運也就隨之得到改變。」
  如何升起光明?
  洶湧的淫念可以產生重大的煩惱,但是以般若之心觀照,「煩惱即是菩提」呀。六祖壇經上說,前相著相即是煩惱,後相離相即是菩提。佛家有一本經書叫「八師經」,說如來以八法為師,這八法是殺生、偷盜、淫邪、妄語、飲酒、老、病、死。這些壞的東西都是如來的老師。當他看到偷盜、飲酒等的人時就會升起相應的正念,多麼可貴的思維呀!
  就如同蓮花一樣,一定要開在卑污的骯髒的濕泥之中,但是它的花朵卻是一塵不染的高貴。我們能不能也是如此呢?深入的思維,以無明作為我們的老師,雖然目前或曾經陷於黑暗的無明之中,但只要你的心靈向蓮花一樣嚮往光明,終究有一天會如蓮花一樣,開出可貴的花來。正如大慧普覺禪師所說: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污泥,乃生此花。
  3、戒——守住清淨心,發起菩提心
  瞭解了無明和光明的關係,下面我們要瞭解更加重要的部分。
  先說一個佛家的寓言:過去有一個深潭,裡面有一條毒龍經常出來禍害百姓。於是五百羅漢受佛陀之命前去降伏毒龍,哪裡想到那條毒龍非常的厲害,任由五百羅漢各展神通,就是降伏不了它。這時候有一個小沙彌出現了,他對那條毒龍說了一句話,那條毒龍立時就消逝不見了。這句話就是:我終生嚴謹守戒!
  這個寓言首先說明了戒的重要性,持戒的力量遠大於羅漢的神通。其次,再仔細想想看,那條毒龍在哪裡?其實就在每個人的心裡。當你受到心內貪慾、邪念這條毒龍的侵襲時,能讓這條毒龍消逝的辦法只有一個,嚴謹守戒!除了你自己奮發努力之外,就是五百羅漢一起施展神通也無濟於事。
  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乃至世界上任何一個正宗的宗教,都把戒律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儒家說:知止而後能定!佛家提倡戒定慧三學,將戒放在首位。也許你不是一個嚴格的宗教徒,但是「不邪淫」這一條作為正常人應該遵守的戒律,你還是應該遵守的吧!
  真正的守戒,應該像愛護自己的眼珠一樣謹守自己的戒律。
  戒是用來對治習氣的迷失的,因為上文提到的種子無明的作用,人生下來就喜歡貪、淫、妄語、刺激,只有通過守戒——先守殺生、偷盜、邪淫、妄語(誹謗、謊言、詆毀)和飲酒,才能守住生命中清純的本質。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和飲酒這五種罪過是相互影響的,甚至是飲酒這一比較平常的現象,如果不把握量,酒後也會亂性呀。不守戒就無法使我們升起智慧,無法得到定力。
  那一個普通人要怎樣守戒呢?很簡單:不該想的事情不想,不該幹的事情不幹!這是安祥禪的大師耕雲法師所提倡的。如果一個人的心理總是想著那些陰暗的、淫穢的東西,久而久之他的心靈就會被埋沒,他的面貌就會呈現一種「賤相」,他的事業人生就會處處曲折。只有通過守戒,使那些骯髒的念頭消逝,才能使本心發露,使偏離的人生歸於正規。真正守戒的人心裡的想法都是可以說出來的(國家要求保守機密的除外),這個人的心理才是沒有陰暗面的心理,這個人的心靈才是純陽的狀態。
  其實守戒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守住清淨的心,使自己的生活不污染不散亂,常常用清淨心看這個世界。修煉的千言萬語說來說去也就是這一句話,守住自己的清淨心。因為生生死死的輪迴的種子,都是由一念之間的不能自持,產生妄情幻想,做出百般差誤來。所以道家聖賢黃元吉祖師說,「一念之動,即一念之生死所觀;一念之息(息是停止的意思),即一念之涅槃所在。」
  對於剛剛開始戒邪淫的人和再一次失敗後重新開始戒邪淫的人來說,守戒的重要性更大。因為你的身心剛剛平復,還沒有力量維持心靈的平衡,更沒有定力對抗外界的誘惑。這時候只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對於有害網絡、酒吧、黃色髮廊這些散亂污穢的地方最後不要去。過規矩、穩定、清淨的生活,守住自己的清淨心。所以古人說,人如果能使他的心清淨下來,無私無慾,和他往來的都是清明廣大的神靈;如果一個人昏蒙奸詐,邪淫污穢,所感召的必然都是污穢邪鬼。
  我們能不奮發有為嗎,說來說去,都是大家心中肯不肯呀,正是孔子說的道理:我欲仁,仁至矣!(我要達到仁的境界,仁的境界在我動念的時候已經在我的心中了。)
  在戒的基礎上,還要發起菩提心。
  菩提心為一切佛法修行之基礎,為行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根本。佛云「忘失菩提心所修一切善法皆為魔業」。菩提心的修法非常複雜,在密宗中有詳述。
  簡單的說,菩提心就是一種廣大慈悲的心境,設想自己要普渡天下一切眾生,為他們拔苦,為他們解憂,為他們送去智慧,為他們帶來清涼。首先要自內心發出真實願望:鑒於一切眾生與我同在痛苦之中,為解脫一切眾生,利益一切眾生,願上求佛道圓滿菩提。在行動上,菩提心願主要表現為慈悲:助人於難,拔人於苦,常行不懈。(菩提心在密宗是一種很重要的修法,我們這裡只介紹的是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遭遇許多逆境,造成精神和身體上的困擾和損傷。而當逆境現前的時候,首先必須明瞭一切現象的無生本性,一切現象都是如夢境般不實在的,因此這些幻象虛境導致的苦惱、煩悶……等,也毫不真實了,菩提心中的捨受法在此刻亦有很大的助益,你能發願承擔一切眾生之苦,並施於眾生快樂,經由這樣「捨」與「受」的願力,一切逆境也變得平淡了。
  菩提心也是對治魔障的妙法,用菩提心來觀照,魔也是眾生,需要我們悲憫,需要我們普渡。從這個角度看,邪淫的念頭也是心內的魔障眾生,對於這種魔障,應該以菩提心的悲憫狀態,將之普渡。常常以菩提心觀照,常常以菩提心意想,不但對於對治邪淫有妙用,對於提升靈性,更是妙不可言。
  4、懺悔——壇經懺法和了凡四訓
  對於已經犯過的邪淫罪責,一定要誠心懺悔。
  對於懺悔,六祖說得非常透徹。他在壇經中苦口婆心地說:「好智慧好知識的人們呀,大家一起跟我說:弟子等人,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唸唸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一起都懺悔,希望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人,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唸唸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一起都在此懺悔,希望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弟子等人,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唸唸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一起都懺悔,願一時銷滅,永不復起。好智慧好知識的人們呀,已上這叫無相懺悔。」
  六祖說:「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因為不悔的緣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復又生,怎麼能叫懺悔呢?」
  六祖苦口婆心,已經將懺悔講的非常透徹了,我每次都壇經,讀到這一段都非常的感動,感謝六祖的悲憫情懷。
  至於懺罪之功,聽聞密宗的金剛薩陀非常有功效。可惜本人未曾親聞。
  在此,將了凡四訓中的一段關於准提咒的評說列與此,請大家細細品味:
  ......雲谷禪師說:「不過做了惡事,還要看惡事的大小,把已經記的功來減除。並且還教我念准提咒,更加上了一重佛的力量,希望我所求的事,一定會有效應。」......接著雲谷禪師又告訴我說:孟子所說的「修身以俟之」這句話,是說:自己要時時刻刻修養德行,不要做半點過失罪惡。至於命能不能改變,那是積德的事,求天的事。
  說到修字,那麼身上有一些些過失罪惡,就應該像治病一樣,把過失罪惡要完全去掉。講到俟,要等到修的功夫深了,命自然就會變好,不可以有一絲一毫的非份之想,也不可以讓心裡的念頭亂起亂滅,都要完全把它斬掉斷絕,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已經是達到先天不動念頭的境界了。到了這種功夫,那就是世間受用的真正學問。
  雲谷禪師接著又說:平常時一般人的行為,都是根據念頭轉的,凡是有心而為的事,不能算是自然,不著痕跡。你現在還不能做到不動心的境界,你若能念准提咒,不必用心去記或數遍數,只要一直念下去,不要間斷。念到極熟的時候,自然就會口裡在念,自己不覺得在念,這叫做持中不持;在不念的時候,心裡不覺的仍在念,這叫做不持中持;唸咒能念到這樣,那就我、咒、念打成了一片,自然不會有雜念進來,那末念的咒,也就沒有不靈驗的了。但是這種功夫,一定要透過實踐,才能領會到的。
  總之,懺悔之功非常有效也非常有必要。一個人每天將六祖壇經的懺悔第六那一章誠心頌念,心靈就會變得堅強和清淨。
  5、境界現前如何對治?
  雖然我們已經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經過修行,還是會使一些邪念產生,當淫念驟然升起時,我們如何對治呢?我想這是對於一個立志戒邪淫的人很重要的問題,特別是對於那些屢戒屢敗的朋友,淫穢的境界因為各種機緣觸動,忽然在腦中浮現,這時候我們如何克制它、戰勝它呢?
  在此提供三個方法。
  第一個就是簡單快速的「死人觀」,這個辦法我在心理篇中談到了。在此再複述一下:那就是當淫念襲來時,馬上想死人,最好這個死人還是你的已經逝世的親人,就觀想他逝世時身體僵硬的樣子。同時心裡想,人這一生匆匆而過,也許一晃,我也就那個樣子了,為什麼我還要沉迷這些骯髒的念頭呢?再想,那個親人對我的期望是多大呀,雖然他已經逝世了,但如果泉下有知,知道我整日沉迷於此,會多麼傷心呀!
  這麼一想,淫念頓消。效果非常好。
  第二個就是根本的辦法「因果觀」。貪著邪淫的人一個根本的弱點就是不信因果,不知道自己目前貪著邪淫,會有什麼結果。貪犯邪淫,會得「厄難苦」,就是遇到困難沒辦法渡過。還有「散亂苦」,思維散亂,萬事不成。過於這些小報,我在命運篇中會有論述。
  除此之外,更可怕的是地獄的果報。淫念重的朋友可以想想鐵輪地獄的那個鐵輪時時有可能在你的頭頂飛轉——如果還無法當機猛醒,長久貪淫,就會墮落到烈火地獄中,永受鐵輪折磨。
  我們每天應該想想那個地獄中飛轉的鐵輪,此刻可能就在你的頭頂上呢,心中就會時時升起恐懼感。
  第三個就是平時時常要堅持的「熏習觀」,這道理就如同用檀香熏染,熏的時間越長,人身上帶的香氣越濃。所以戒邪淫的相關文章要常看,常學習,遠離各種惡源,使自己的心漸漸端正,使清淨的心漸漸堅固。
  戒邪淫還有幾個最需要注意的時刻,分別是:無聊時、煩悶時、獨處時。為什麼這些時刻最需要注意?因為此時你的心處於一種散漫的狀態,缺少戒慎恐懼的警醒,這時候心內的無明種子就開始發作,一不小心,就會滑到黑暗的境界中去了。所以越是此時,越要當心。當無明的種子升起邪念時,急忙用上面的方法對治。
  道理說了這麼多,方法也介紹了一些,在此,忽然想問一個大的問題:諸位,如果現實生活中忽然有一個邪淫的機會實實在在的擺在你面前,就像小說中說的,那些婚外戀、一夜情忽然真的降臨到你的身旁了,而且是一個條件不錯的異性主動向你示意。這時候,你會怎樣呢?
  諸位,守得住,守不住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嚴肅呀,明朝時有一個人終日對身邊的美女邪思意淫,自己並不以為怎麼樣。忽然遇到一個神仙,向他喝問,雖然你每日只是想一想,並沒有實際危害到任何人,但是如果邪緣湊泊,一切條件都成真的時候,你焉有不犯戒的道理?
  所以平時如果不努力修行,實在是很危險呀。
  6、修——白骨禪觀
  南懷瑾大師說,佛家「也要聞思修慧,例如我們現在把這本經典研究了,聽過了,這是聞。聽過了就算了嗎?不行。大家聽完經之後,回去把經一放,就不去管它,然後等著鬼神來守護,沒有這回事。聽過了之後要思,要去想,要去研究。思考之後還不夠,要修行,按照這個法門去修,然後才有智慧。」
  所以修行很重要,對於對治邪淫的辦法,佛家原始的辦法很多。在此介紹一個南懷瑾大師所說的系統有效的辦法:白骨禪觀。全文可以搜索南懷瑾先生的《禪觀正脈研究》。我這裡只說他的一個弟子所說的簡要辦法:
  跏趺坐,這是一般習靜的共法,雙盤也好,單盤也好,對我們並不陌生。跏趺坐之後,就開始觀想--白骨。在觀想之前,我們應該做些準備功夫,那就是對人體骨架有所瞭解---常看白骨圖片或骨架模型,(在般若論壇有白骨圖片http://cluby.xilubbs.com/可搜索「白骨觀」)我是得職務所賜,看了很多的死屍;先是在戰場上,後來在醫院裡,總之,能閉上雙眼就想像出非常清楚的骷髏架子方始合適。
  於是在上座之後,想像出你的左腳大趾開始潰爛,漸漸的往上蔓延,至踝、至足、脛、股、手、臂、肱、尻、脊、肩、頤、面、頂直至全身。在這裡要特別強調的,起先你可能一無所「想」,更無所「觀」,但你必須要有耐心、恆心和信心,須知初步的「觀」就是「想」。當你趺坐之後,靜念定慮,想像你自己的腳趾潰爛,應該不至於太難吧!據說也有少許同道們,他們花了很多時間,還始終沒有「想」出來的,那我想也許是靜念定慮或趺坐方式有問題,不然那只能歸咎於宿業因緣和契機了。
  「想」出來了整體白骨之後,功夫精進,你會慢慢在「心眼」裡呈現白骨,由模模糊糊以至於清清楚楚,玲瓏剔透,漸漸的功夫純熟,只要略微起觀,全體白骨就會現前,功夫到了這個地步,你「所」「能」「觀」到的,無論在公車上、馬路邊、無非是白骨,猶如電影《湘西趕屍記》一樣,不過你所觀的是白骨骷髏,而不是殭屍。
  ***
  「白骨流光」。功夫到了這裡,就很快可以「觀」到「白骨流光」。所謂「白骨流光」就是在「觀」到整體的白骨之後,漸漸的開始流出無限的光芒--正如筆者於幾十年前,曾在東嶽泰山玉皇頂的日觀峰上,看東海日出一般。最先看到海天的那一邊,一片黃金色彤雲,慢慢的,漸增漸大,而後大日輪冉冉上升,在起先,還可以看到象蛋黃似的大太陽,漸漸的,越來越大。越來越強,以至於一片金光,而日輪反而看不到了。「白骨流光」亦復如是。在起初流光的時候尚可以「觀」見到非常清晰的「白骨」,漸漸的光度越大越強,越強越大,到後來,白骨化流於光明中,以至無相無住,到那時真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再怎麼說都是多餘的了。
  ***
  以上所述,只是略說個人靜修白骨觀的過程,自然談不上什麼成就,但是,在這修觀的過程中,由於生理心理的各種奇妙變化,明師指導是非常重要的。筆者於起觀中,每每因心行閉塞,難解難分的當兒,老師會契機的頌一首詩、一句偈,甚或一聲香板,那真是醍醐灌頂、豁然開朗,受用無窮啊。!
  (蛇足幾句:大凡禪定修法與參話頭截然相反,參話頭者,如救頭燃,靠的是勇猛無比的氣概,而禪定者,則一點不可著急,須恬然無事,好像閒到極點的樣子。所以白骨觀也一樣,懶懶散散當中,微微提起念頭,輕輕集中到所觀之處。心越空靈,越輕鬆,越容易起觀。慢慢養成習慣,自然就觀起來了。如果觀不起來,要檢討平時六根是否滲漏太多,比如電視看多了,上網太久了等等,都會使心念散亂,還有飲食上的調節等。)
  南師說,由白骨觀到不淨觀的修法,有一重要觀念,必須瞭解,更須切記循序,然後再視修為者本身的變化,靈活運用作觀,有時為了對治身心的覺受習氣,也可以不循固定程序而顛倒修為程序。白骨的初觀修法,必須從左腳大拇指起觀,循序上來到頸骨為止。然後轉入不淨觀時,先從頭骨部分頭皮開始而下歷五臟而及內外皮肉。此一上下往來的作修法門,即已概括色身氣脈覺受循環往復的妙用。
  好了,戒邪淫之心性篇嘮叨到此,暫做一結吧。
  最後以林清玄先生講演集中的一段話來結束,希望大家振作起來,發憤圖強,自強不息!
  《維摩詰經》說,舍利弗問維摩詰:「你為什麼不在淨土修行,卻要到污穢、悲哀、痛苦的人間修行呢?」維摩詰居士反問:「當太陽升起之時,黑暗在哪裡呢?」舍利弗說:「太陽升起,黑暗無蹤!」維摩詰說:「我自光明淨土投生黑暗的娑婆世界,為了照亮世界的黑暗,不是與這世界一起敗壞、黑暗的!」
  清淨散人書於2004年7月。
  以上只是末學的一些愚見,關於菩提心等部分未必透徹,歡迎方家指正。
  關於懺悔之法,說的不透徹,也希望方家補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