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5, 2020

《論語別裁》相對的人為政治

《論語別裁》相對的人為政治
南懷瑾講述

下面跟著是齊景公問的: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這就是中國政治哲學了,從古中國的政治哲學是建立在倫常文化的基礎上。就是孔子所講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四點。現代的青年看起來,會認為這種書落後到極點,實在應該燒掉。如果我們真了解了,就覺得非常深刻,非常有味道。
這八個字上面的君臣父子四字是名詞,下面的君臣父子四字是藉用來作動詞。「君君」就是說領導人作到自己真正是一個領導人,領導人有領導人的道德。(就這「君君」兩個字,就可以寫一部叫「領導人的道德修養及其哲學」的大書,或者作為政治系或哲學系同學寫博士論文的題目。)君是君,領導人就是一個領導人。臣是臣,作幹部的有幹部的立場,規規矩矩是個好幹部,好的宰相,好的輔助人。
這個話連起來講,如果君不君,領導人不是一個領導人,違反了領導人應有的道德,這時臣也不臣了。「父父、子子。」做父親的是一個父親,如果父親作得不合一個父親的標準,但是卻要兒女孝順,盡兒女的本分,怎麼可能呢?所以父母是父母,子女就是子女,這才是所謂的父慈子孝。也就是《易經》上回复的道理。
古代的文字很簡略,但包括的意義很多。孔子答復了這一點,齊景公非常聰明,他說,好,我懂了。一個領導人自己不站在領導人的本位,越出範圍,那麼臣也不臣;一個家庭中,父母不像父母,兒女就不像兒女。如果一個國家,政治、社會的風氣到了這個程度的話,國家的財富雖充足,我也用不到了,一定要失敗的。這一點就是中國政治哲學的中心思想。
有人說,民主社會沒有這個「君」,我們研究過三民主義——國父思想,關於這個問題都講過,不用再講了,是一樣的道理。過去是一人領導萬人,現在是萬人領導所有的人。「民主」政體下每個人都是「君」。所以我對一個美國朋友,談到美國的情形,我說中國的民主思想和美國的兩樣。
中國過去是帝王制度,沒有民主自由的口號。而美國壞就壞在「民主」上,現在「美國式」的民主政治很成問題。國際上美國到處去幫忙,而沒有一個受到幫忙的國家感謝美國,問題就在「美國式」的民主。我們過去的政治思想,儘管是君主制度,據我的研究,中國歷史政治的精神,是以民主為基礎,君主是一個執行的型態。
現在「美國式」的民主,老實說是以君主獨裁為基礎,而以民主為型態。美國是什麼民主?所有的領導人,乃至於總統,後面都有老闆的。他們被操縱於資本家手中,說穿了,美國的民主就是這樣。我們過去的君主,是真正的民主精神。
譬如在明末崇禎時期,駱養性任大金吾之職。所謂大金吾是沿用漢朝的官名,近似於現代的首都衛戍司令,清朝的九門提督,權很大。當時熊魚山、姜如農兩位言官——近似現代的監察委員,在歷史上稱作言官。皇帝在政治上的錯誤,言官都要提出來指摘的,這是中國過去監察御史的精神。縱然是皇帝錯了,他照樣提出來,錯了就是錯了。
這兩位御史很了不起,當時對皇帝有所批評。朝中的太監權臣,因為黨派的關係,把他們關在刑部大牢——清朝所謂天牢裡。到了半夜裡,皇帝親筆下了一個條子,命令大金吾連夜把這兩個監察御史提出去殺掉。這位大金吾接到了皇帝這個條子,並不執行,坐下來寫一篇奏章。
大意說天下言官犯了罪,如果要殺他,因為他是代表全國老百姓講話的,所以應該明告天下,公佈他的罪狀,使全國老百姓都知道,然後再規定時間殺他。現在憑你這張條子,而且偷偷摸摸地半夜裡叫小太監送來,要我夜裡去殺他,我是不敢執行的。換言之,無形中是說皇帝沒有經過行政程序,是錯誤的,不可以這樣做的。
第二天他就把皇帝下的條子同奏本,一併送給皇帝,結果皇帝看了他的奏本反而笑了,這件事也就算了,這兩個人命也保住了。(至於駱養性的晚節好不好,是另處一回事,在此不加討論。)
事實上中國歷史上並不止這一件事,類似的事件很多。不過現在我們讀的歷史太少了,只靠學校的歷史課本、中國史大綱,就認為懂了中國歷史。我覺得很好玩。中國歷史中有很多寶貴的東西,可惜一般人都沒有好好注意它。尤其說到政治哲學,還是我們中國文化中儒家、道家的這許多原則是對的。為政到底在人,並不一定在法。立法、制度固然重要,但執法的還是在人,立法的也是人,所以還是人政重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