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9, 2020

戒邪淫—預防勝於治療(合集)


預防勝於治療1——預防的意義

有多少無知青年走上錯誤的道路而不自知,等到覺醒回頭,不知已造多少業,浪費多少寶貴年華。誤入歧途者往往缺乏來自父母和師長的做人教育。倘知道邪淫的極大惡果,何人敢犯呢?

正如世人都知毒品的危害,何人還敢吸食呢?幼青年時期的做人教育極為重要,而多數父母和師長都給忽略了,於孩子小時不能完成良好的聖賢教育,及長又不能觀測孩子的異動,致使青春期的孩子在歧路上欲走愈遠。

這除了與個人的業力有關,父母和師長都責無旁貸。孩子年幼無知,不能明辨是非,好奇心強烈,易被不良事物和生理體驗所牽引,若有良師從旁看護,提醒,規之正途,則能糾正孩子之不良傾向,使其重上正路。

紮根教育很重要,既能及早教育孩子走上正途,又能預防孩子未來再入邪路。蓋孩子頭腦裏已形成免疫力,對不良現象能明辨是非,正確取捨,如能自動能遠邪友,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因此預防的意義重大,能救未病,關係孩子一生的幸福,父母和師長豈能忽之?

預防勝於治療2——父母的天職

為人父母者應先誠意修身,一言一行皆符法度,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人,一生正氣,無形中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影響。若放蕩輕浮,孩子必受其害,此乃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也。具備良好素養的父母才能領孩子走上正確的道路。

為人父母者,不可不時刻謹言慎行,不可不時刻提升自己的道德涵養,因為你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皆是孩子的最初榜樣,對孩子的人格有不可磨滅的影響。況因果輪回,父慈子孝,父不慈怎盼兒女孝順呢?蓋天下父母皆愛子心切,無不期望兒孫成人成材。

既然因果昭彰,何不從自己下手,飭身修德,回歸正途,以聖賢為榜樣,戒邪斷淫,愛人愛物,救人救物,方堪勝任教育熏化兒女後輩之職,否則僅是一句空話。孩子必受其不良影響,輕則缺德少義,重則敗德傷身,成人成材難矣。為人父母者一思及此,怎能不立馬改過遷善呢?「一家仁,一國興仁」,若天下的父母都能從善如流,這個社會不就有希望了嗎?

預防勝於治療3——師道的復興

今人常云: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未免以偏概全,若是教的不好,豈不是地獄工程師?老師的意義重大,古人云:父母給了孩子生命,老師給了孩子慧命,斷了孩子的慧命比傷害孩子的生命更嚴重。時代不同,教師的形象、地位、職責和過去相差太遠。過去多的是傳道授業解惑,現在多的是純知識技巧教育,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社會道德的滑坡。

老師目前多是教書不教人,忽視了做人教育的重要性,這固然與整個社會大環境相關,但老師自身尚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方不負了為人師表的重責。老師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所謂身教勝於言教,如果老師的品行差,一心是錢與利益,這樣的老師能給學生人格的塑造帶來什麼積極的影響呢?當老師的要盡老師的責任,要把自己的品行放在首位,在傳授書本知識的同時,應向學生灌輸正念,並以實際行動做出表率,讓學生有仿效的對象。

若老師能在學校裏詳細告知學生們邪淫的危害和預防壞習慣的策略,無疑會讓很多缺乏家教的孩子遠離無知,認清事實真相,對不良現象升起自覺的抵制力。他們中的很多人將不會誤入歧途,若誤入歧途則不會在歧途中俞陷俞深。筆者曾感歎道:為什麼從來沒有哪個人告訴我邪淫的危害呢?老師到了該負起責任的時候了,那將是無數孩子的福音。

如有錯誤,還望指點!

預防勝於治療4——聖賢教育,先入為主

古人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國家的強弱和文明的興衰與教育息息相關,教育對孩子來說更是尤為重要,不可缺失。而且這種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做人教育。

古時孩子小時,有條件的地方都進行聖賢教育,孩子從小要讀經,諸如《三字經》、《弟子規》和四書等。這種紮根教育意義深遠,可以從源頭上解決社會問題。「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當一個人心裏面裝著這些好東西,自然不生妄想邪念。現在父母和老師要通力合作,把古代的聖賢教育恢復過來。

筆者已經看到好的苗頭,不少地方在進行讀經活動。在家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讀經,在校老師可以組織讀經活動。在讀經之余再輔以因果教育,讓孩子明白幹壞事要受惡報的道理。這些教育開展的越早,對孩子越有利,越能在孩子心中紮根。父母和老師都是孩子的榜樣,前面幾節提到父母和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德行,父母和老師要能首先踐行聖賢教育,這樣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否則聖賢教育只能流於形式。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父母和老師要注意孩子的舉動,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在家時早睡早起,不上網,主動幫助父母分擔家務,小便勿視下,節約等(筆者在這方面並無經驗);在校時友愛互助,不攀比,不看雜書,男女交往適度等(望老師們給提出建議)。父母和老師要能有效利用對孩子教育的最佳時間,孩子在此間接受的聖賢教育和養成的良好習慣能讓孩子受益一生。

預防勝於治療5——幸福的人生

以上所有的教育都是為了孩子能早早地接受聖賢教育,讓正念先入為主,「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良好習慣的養成能讓孩子遠離邪淫,遇到引誘自然能保持正念,能想到先賢的教誨,想到父母和老師的叮嚀,想到犯邪淫之因必受邪淫之果,想到邪淫後的種種惡果,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

這樣下來,未犯邪淫者自然能即刻驚醒,不為邪淫所迷,不為欲望所害。天下難過的關為財色而已,貪財多為滿足色欲。若天下的青年人都能自動地遠離邪淫,打破色這一關,也能打破財這一關。人到無求品自高。遠離了邪淫,青年人將有健康的身體,充沛的精力,靈活的頭腦,這是生活幸福的保證,是事業成功的前提,是繼聖賢志造福天下的基礎。反之則身體衰敗,精力匱乏,頭腦遲鈍,必導致生活淒慘,事業不成,何能繼承聖賢之志呢?這一正一反,你當如何選擇呢?

凡未失足者當萬分慶倖,繼續保持正念,繼續修德不斷;凡已失足者當即刻覺醒,即刻懺悔,即刻改過遷善。無奈時值末法,誘惑橫行,守身如玉較古人難之百倍,此種情況下自己應嚴格要求,謹慎自己,學習聖道,恪守禮規,以防失足。此外更要慎獨其身,內省不斷,日日改過,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

《弟子規》明確教導我們:「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了凡四訓》也教導我們:「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 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

附錄:

四川雙流 劉沅

天地以生生為心,愛人如同父母。故生此一人,無不欲其康強壽考者。乃世人不知自愛,立心行事及一切嗜欲,任意亂為,以致貧窮、短折、困苦,反說命運不濟(齊)。不知其幸負天地父母之恩也!

凡人十六七歲至二十六七,一生壽夭窮通,就在此時定了。世人往往不知,實為可歎可傷。

男子十六、女子十四,情欲一開,便胡思亂想,犯了邪淫。見美色即慕之,聞邪言即喜之,又有邪書、邪友引誘之,不是身犯邪淫,便是手犯邪淫,癡心妄想,輾轉不離。其損身喪德之事,不可枚舉。精神血氣,已是虧損多了。一旦受室(結婚),謂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便任心妄為,於是縱欲無度,損傷身體。不思夫妻相愛,必須節欲、為善,方可白頭到老。奈何圖一時之歡樂,致夫妻之分離,男短命,女寡居;即幸而不死,神衰體弱,百事不可為。又何以言福澤!

若未娶已犯邪淫,既娶又無節制,則斷無不窮困短折者。

此父母第一當防範、禁戒、委曲善教者也。至於言行心術,教之以寬厚、仁慈,謙讓、恭敬,力行《感應篇》、《功過格》、《蕉窗十則》、《文武夫子戒文》【版主按,可能指文昌帝君與關聖帝君的《陰騭文》和《覺世經》】,務必日日小心,日日改過、遷善,靜存、動察,內外交修,乃愛子弟之正道。

為父兄者,先正身心,善為引導;又選明師益友,朝夕相處,規勸薰陶,久久習慣自然,到了二十七八,便可少不肖矣。

人生在世,一生不餓不寒,子孫克肖,便是第一件福澤。能保養神氣,多存善心,多行善事,既可少病延年,又可不受困苦。都是從十六七歲至二十七八所定。奈何不自愛惜、勉而行之?愛子弟者,又安可不竭力教誡之?!

聖人之道,所以壽世仁民,必須從此人手。聖經賢傳,恐一時難以通曉,故須從《感應篇》、《功過格》等書,研究辨別是非善惡。善則行,惡則改,便是明善誠身了。勿以為迂妄而置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