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6, 2020

《論語別裁》孔門弟子畫像

《論語別裁》孔門弟子畫像
南懷瑾講述

講到這裡,來一串總評。同時可看出孔子說話的藝術。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這個人,我們前面介紹過,是魯國一位大夫,當時的當政者,向孔子徵詢人才——要他介紹學生。因為孔子學問的最高境界是仁。所以他先就孔子學生中最出名的幾人問起,問他們有沒有學養到「仁」的最高境界。
首先他問子路的學問有沒有達到仁的境界,也就是說是否達到以仁道入世的程度?孔子說:「不知也。」這個「不知也」的意思,我與古人的解釋又不同了。古人常解釋說,孔子答復孟武伯,子路不知道仁。我認為不是這個意思。
孔子說的是一句幽默的答辭,不肯定的話;等於有人來問我們說,你認為你的學生某某的能力,能不能當省主席?我們也許答復他,這個我不曉得。也許我們的心裡認為這個學生的本事,還超過了這個地位,但口頭上不能這樣吹;也許我們認為這個學生當科員的本事都不夠,也不能說得他太難堪了,否則害他沒有前途、沒有飯吃,我只有說不知道。所以孔子說「不知道」這句話時,是帶著笑容說的,就是不作肯定答復,當然語意中隱含了子路還沒有達到仁的境界的意思。這是我對這個「不知也」含義的看法。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看法?因為孟武伯的這個問題,得不到結果,沒有聽到肯切的答復。所以下面又有「又問」的一層轉折,由此便可自得證明。因此孟武伯又向孔子追問子路的成就究竟到了什麼程度?孔子就具體介紹自己的學生,他說子路如在千乘之國——在春秋戰國時候,是一個大國——「可使治其賦也」,可以讓他當統帥。
「賦」在古代,包括了軍事和賦稅的徵調,乃財、政、經,聯合為一的制度。所以賦有時可以代表三軍統帥中,後勤補給的聯勤總務。所謂千乘之國,上古是車戰時代,四匹馬拖一輛車叫一乘,車上是兵員、戰備、武器,千乘之國是最大的國家。他說子路是大將之才,前後方都可由他統領。至於學問修養是否已到仁的境界,這一點,在孔子的標准上來說,是很難通過的。
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樣?在《八佾》篇中曾提到過冉求,是在魯國的權門季孫家當家臣的,等於說他有行政的長才,所以孔子答復孟武伯就冉求是最好的行政首長。以現在的官制來說,當一個相當於省主席的行政首長是沒有問題,而且足以勝任愉快。「千室之邑」的千室,不能和現在比,像台北市有百多萬人口,但是古代的「千室之邑」已經了不起,是很大的地方。「百乘之家」是古代宗法社會制度中的大家族,等於一個大的地方政治單位。冉求可以當這樣的地方官,至於學問上也還沒有達到仁的境界。
孟武伯又問到一個人說:「赤也何如?」赤是孔子的學生,姓公西,字子華,少孔子四十二歲。孔子說,你問到公西華,他穿起禮服,儀態非常好,學問也過得去,有外國的首長、大使來,他是最好的外交官。「束帶立於朝」,我國古代衣服都捆腰帶,所謂錦袍玉帶,就是說衣冠楚楚、風度翩翩。現在外國的禮服也捆了腰帶。雖然在外交應對上是上乘之選,但是談到學問、修養,也還是沒有達到仁的境界。
我們從這一節,看到孔子對於「仁」的要求,嚴格到這個程度,幾乎沒有一個學生可以達到這個標準。學問真正能夠達到「仁」的標準,只有一個顏回,但是不幸短命死矣。後來才傳道給曾參,前面講過:「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是晚年了。
歷史的記載,孔子三千弟子,優等的(賢人)有七十二人,但是見諸《論語》及《史記》所留下來的資料,出名的、有了不起成就的,一二十人而已。而且,這一二十個人,還是靠孔子宣揚出來的,都是孔子介紹學生,著書立說的也是孔子。我們怎麼知道顏回?顏回沒有寫過一篇文章,沒有作過一首詩,也沒有寫過一個字留下來,我們怎麼知道他的學問到了什麼程度?都是他的老師說他如何好、如何了不起。武才方面,子路可以當元帥,但他沒有像後來的孫子,還寫了一部兵法。子貢也是如此,這些學生們多半是孔子宣揚出來的。
由此可見人才之難,古今歷史上一個大問題,總有「才難」之感!真正的人才實在難得。同時我們可以了解一個有趣的問題:第一等人往往可以不寫文章,不講學;學問越好越不響。試看歷史上有好幾個真正了不起的人都如此。耶穌根本沒有念大學,但現在研究耶穌講的話,拿幾百個博士學位也不止,但他沒有寫過一句話,都是他的門徒寫的;釋迦牟尼也沒有寫過一個字,所有的經典,都是弟子記載的;老子自己寫了五千字;孔子最可憐,都是自己寫,還是他反過來捧學生,學生無法捧他。
所以我們當學生,最好找個像孔子一樣的老師,不但有學問聽,自己又省力氣,他來捧捧我們蠻好的。且看孔子這些學生,都是他捧出來的。雖然這是笑話,但事實是從他嘴裡講出來,我們才知道。所以從另一角度來看歷史,真正的人才的確是不易得的。
其次,我們可以看到,孔子的弟子裡各種人才都有。軍事的子路、外交的公西華、行政的冉求,至於子貢這一類,器也!有如廟堂上的瑚璉,精緻高雅;乃至江湖上一諾千金,面孔難看的,各種各樣,無奇不有,無所不包,所以他真是叫做「有教無類」。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