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1, 2020

《論語別裁》追的哲學

《論語別裁》追的哲學
南懷瑾講述

講完這方面以後,又講到純文學的觀點。
子曰:關睢,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孔子又在討論《詩》的文學了。剛才談政治,現在又談《詩》;上面和魯定公談的是政治風氣,也包括了社會風氣,那麼政治的風氣、社會的風氣哪裡來的?如果站在文化的——禮的立場來講,它是由文化而來的;談到文化,就提到孔子所重視的《詩經》。
我們知道《詩經》是代表各地社會風氣的自然演變,《詩經》的第一篇,就是男女相愛。講到《詩經》的男女相愛,有一句話要注意的,孔子在《禮記》中提到人生的研究:「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上面也曾提到)孔子知道人生的最高境界,但是卻往往避而不談,偏偏談到最起碼的、最平實的這兩件人生大事。
我們曾經說過,一般人引用的「食色性也」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是與孟子同時代的告子說的,兩人的話相近,但觀念完全不同。男女飲食不是「性」也,不是人先天形而上的本性,是人後天的基本慾望。一個人需要吃飯,自嬰兒生下來開始要吃奶,長大了就需要兩性的關係,不但人如此,生物界動物、植物都是如此,因此人類文化就從這裡出發。
說到這裡,我們就聯想到,影響這個時代觀念的兩種思想,一個是馬克思的資本論,影響了這個時代;另一個也是近代西方文化的重心,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觀,認為人類一切心理活動,都由男女性慾的衝動而來,這一思想對現代文化影響也很大。
弗洛伊德原來是個醫生,後來成為一個大心理學家。比如西方的存在主義,也是幾個醫生鬧出來的,有人依據弗洛伊德的性心理觀點,來看歷史文化(這個性不是我們所說人類本性的性,是男女性行為的性。)認為歷史上的英雄創業,就是一種性衝動,乃至說希特勒是性變態心理。
我們現代思想界受這說法影響的也很多,乃至把舊的歷史寫成的小說,多半都加上這種觀念。甚至許多戲劇、電影故事,總要插上一些性——醫學上的性;而文學上改用一個好聽的名詞——愛,等於一個人穿上外衣、結上領帶,好看一點,也禮貌一點而已。
在中國古老的文化中,我們懂不懂這方面的道理呢?孔子也早已提出了,所以《詩經》第一篇選了《關睢》,根據「飲食男女」的基本要求,指出人生的倫理是由男女相愛而成為夫婦開始的,所謂君臣、父子、兄弟、朋友,所有社會一切的發展,都由性的問題開始。
曾有一位學者對我說,他有一個新發現——「性非罪」論要提出討論,他所指的這個「性」是狹義的,指男女性行為的性而言。我沒有立即答復這個問題,他把文章留下來,後來函電催問,我始終覺得礙難直接答復,後來我寫了一篇文章,大概談了一下,但還是避開了他那個觀點。
我認為這是人生哲學上最高的問題。究竟這是本能的衝動嗎?這個本能又是什麼?不過我告訴他,世界上的宗教家,都認為性是罪惡的。中國文化中,過去的思想——萬惡淫為首;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亞當和夏娃不吃那個蘋果,一點事都沒有,上了魔鬼的當去吃蘋果,他們也認為性是罪惡的。
曾經聽過一個笑話,說西方文化是兩個半蘋果而來的:第一個蘋果是亞當夏娃吃了,闖了禍,所以我們人類到如今那麼痛苦。第二個蘋果,啟發牛頓發現了地心吸力,中國人吃了很多蘋果都不曉得。另外半個蘋果,是木馬屠城記所表現的英雄思想。這是西方文化來自兩個半蘋果的笑話,當然這不是偶然說說的。
西方與東方宗教家都認為性是罪惡,哲學家則逃避這個問題。我們現在看孔子,他可以說是哲學家、宗教家,又是教育家。我認為現代觀念的什麼「家」、什麼「家」都可以給他加上。反正孔子,集中國文化之大成。我們中國人自己對他的封號最好——大成至聖先師,我們不要跟外國人走,給他加上了一個「家」字,反而不是大成,而是小成了,所以不要上西方文化的當。
孔子認為「關關睢鳩」男女之間的愛,老實講也有「性非罪」的意思在其中。性的本身不是罪惡,性本身的衝動是天然的,理智雖教性不要衝動,結果生命有這個動力衝動了。不過性的行為如果不作理智的處理,這個行為就構成了罪惡。大家試著研究一下,這個道理對不對?性的本質並不是罪惡,「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只要生命存在,就一定有這個大欲。但處理它的行為如果不對,就是罪惡。
孔子就是這個觀念,告訴我們說,關睢樂而不淫。大家要注意這個「淫」字,現代都看成狹義的,僅指性行為才叫淫,在古文中的「淫」字,有時候是廣義的解釋:淫者,過也,就是過度了。譬如說我們原定講兩小時的話,結果講了兩個半小時,把人家累死了,在古文中就可以寫道:「淫也」;又如雨下得太多了,就是「淫雨」 。所以關睢樂而不淫,就是不過分。中國人素來對於性、情及愛的處理,有一個原則的,就是所謂「發乎情,止乎禮。」現在觀念來說,就是心理的、生理的感情衝動,要在行為上止於禮。只要合理,就不會成為罪惡,所以孔子說關睢樂而不淫。
但《關睢》這篇詩中,也有哀怨,我們看這一篇詩,很好玩的。雖然只有幾個字,假使用現代文學來描寫,就夠露骨的了。它最後說:「求之不得,輾轉反側。」這個求,就是現在白話文的追呀!追呀!追不到的時候睡不著呀!睡不著還在床上翻來復去打滾哩!但古文用「輾轉反側」四個字都形容盡了。可見這中間還有哀怨,儘管哀怨,並不到傷感、悲觀的程度。這個道理就是說一個人情感的處理適中,合乎中道。
譬如我對音樂是外行,但在許多地方,聽到播放日本音樂,只要他一開口,聽起來就使人有不勝哀戚之感。隱隱象徵了這個海島民族的命運,也可以說是日本民族性的表現。不管它怎麼變,一聽就知道是日本音樂,哀怨中有悲愴,悲愴中有哀怨。
現在我們的音樂等等一切文化,能不能做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呢?恐怕還沒有做到。我們讀了孔子這一段話以後,對於目前社會上的文化思想,必須深切地反省。所以孔子在答復魯定公問政之後,隨即談到詩的問題,就是表示修身要具備「詩」的感情,從政更要把握「詩」的情操。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