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0, 2018

只是看著,我不說話!發人省思的故事!


只是看著,我不說話!發人省思的故事!

發布:smf

  昨天在電話中,蓉跟我說起部門的Z義工申請常住,未能通過,蓉表示挺惋惜。常住義工每月可領到一筆豐厚的生活費,這對於那位已經在寺院乾了很長時間生活又挺拮据的Z來說,看來很有必要。但部門領導也看到他身上有太多的習氣和毛病,認為還不夠常住義工的標準,所以暫時不予通過。蓉說:“確實Z有時的做法挺讓人窩火,但這段時間的表現還可以吧,我覺得領導應該……否則……”我打住了她的話:“看來你挺為這件事鳴不平啊,俠女情節又出現了,路見不平一聲吼。應該去進諫領導,若是還不行,就起義。”聽出了我的揶揄,蓉說:“也不是你這樣的思路吧…… ”

  “給你講個故事吧。”

  有一個看守佛堂的年輕人,看到人們都向菩薩祈禱,他覺得做菩薩真好,能力很大,受人尊重。他也祈禱:“希望我能做菩薩!”

  有一天晚上,菩薩在他夢裡顯現,說:“你要體驗做菩薩的感覺,我就給你個機會。條件是:當別人向你祈禱時,你千萬不要說話。”

  年輕人一聽非常高興,不出聲音還不容易,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於是他就遵照菩薩的安排,蹲在菩薩像的後面觀察世間人情。

  一會兒,有位老財主來佛堂燒香,向菩薩懺悔年輕做生意時做了虧良心的事,祈求菩薩消除自己的業障。離開時不小心把錢袋子掉在了地上。躲在菩薩身後的年輕人想告訴他,但想到自己不能說話,只好忍住。

  過了一會,第二個人進來跪在菩薩像前說:“菩薩,你幫幫我吧,我孩子病了,沒錢抓藥,就要不行了!”他祈禱完後,發現了地上的錢袋。這個人非常高興地感謝了菩薩,把錢拿走了。年輕人看了非常著急,他想提醒那個人,這錢不是菩薩給的,是別人剛剛丟失的,但想到自己不能說話,只好再次忍住。

  第三個進來的人是位漁民,他馬上就要出海了,特地來求菩薩保平安。這時,丟錢的老財主回到佛堂來找錢,看到漁民在,他就認定一定是漁民撿了他的錢,非要漁民還,否則就拉漁民去衙門。漁民覺得莫名其妙,和老財主爭吵起來。

  這時,躲在菩薩像後面的年輕人非常非常著急,埋怨菩薩怎麼不顯靈呢?自己一定要主持公道。於是就忍不住對老財主說:“你冤枉漁民了,錢不是他撿了,是前面一個窮人拿走了,你去找他要吧!”

  眾人走後,菩薩開口對年輕人說:“你不是答應我不出聲嗎?”

  年輕人為自己辯解道:“我再也不能不說話了,我不能做你這樣泥塑木雕的菩薩,我要做主持正義的活菩薩。”

  菩薩說:“是嗎?難道你認為的就一定是正義嗎?老財主丟失這袋錢可以消除業障,破財免災;窮人撿了這袋錢能救活自己生病的孩子;漁民因為和老財主打架被拉去衙門,可以避開今天的颱風。可是由於你插手此事,老財主業障現前,中風癱瘓;窮人孩子沒錢醫治,結果病死;漁民出海遇難。現在你告訴我什麼是正義呢?”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曰:“大道無為,無為即為有,無有者不居也,不居者即處無形,無形者不動,不動者無言也,無言者即靜而無聲無形。”

  不說話,意味著不以自己的好惡是非標準,來給外物貼標籤。不介入世俗的爭執裡邊,不被那些虛幻無常的假相所引誘,不以凡夫的眼光來評價世俗的人事物。否則自己就會掉入紛繁世界的好好壞壞、是是非非、誰公平誰不公平的各種判斷裡。

  不做判斷,不做描述,不加入任何各人的主觀,只是單純地看著外物的起起伏伏的變化。咦,這不就是禪修的要領嗎?

  《指月錄》:“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處,僧曰:'新近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喫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喫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喫茶去,不曾到也雲喫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喫茶去。'”

  我對生滅無常的世界沒有任何意見。沒意見,心就不動。我們凡夫的問題就在於自己的意見、觀點、價值標準太多,總是要以此為準繩來對外境進行評價判斷,那其實是一種干擾,是一種打亂。宗薩欽哲仁波切說:“我們全都是有控制癖的人,對吧?我們都希望下命令,都希望成為操控者。”顯然,這真的是我們眾生的標誌,總是以自己的語言和態度去決定外界的是非。而修行無非就是去掉這個。《金剛經》裡說“不生法相”,就是說不對外境產生自我意義上的執相。

  禪修的要領,就是要求我們對所有的念頭或外境,只觀照,不評判。“你開始學習如何忽視念頭。……禪修的時候,你看著念頭,知道它們在那裡,但你忽視它們。你沒有款待正面的念頭,也沒有勸阻負面的念頭,就只是看著,所以你沒有跟它們交配。沒有交配,就沒有繁殖,你會非常自由。這就是禪修的理由。”

  還記得那個“你對你對你也對”的禪宗公案嗎?兩位弟子在為一個法義進行爭執,各自認為自己是對的,相持不下,於是來找師父……後邊的經過地球人都知道了。師父不是在和稀泥,而是不想捲入是非對錯的爭辯中,因為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不同,階段不同,那麼看似相對立的觀點,其實並不是非此即彼,也就很難說清楚誰對誰錯。

  “「智慧已經在那兒。」它就像一股清泉,但為什麼我們體驗不到?因為我們一直攪和在交配當中。那麼要如何才能體驗智慧呢?要藉由什麼都不做,藉由不攪和,藉由隨它去。當你不再交配,不再隨著一個念頭而起心動念,無判斷的智慧就出現了。這個智慧是什麼?就是無分別,不是嗎?那麼無分別是什麼意思?以非常粗略的形式來說,無分別基本上就是不判斷。你所要做的就只是看著,不要涉入,不要動念。看著念頭,但忽視它們,不作判斷。”

  “只是看著,不投入、不交配”,仁波切用簡短的幾個字把禪修要領揭示了出來。我們最大的毛病就是對外界發生的任何事情,不僅看了,還以是非心分別心投入了自己的心意識,在裡邊攪和。以個人的喜好、價值觀、道德標準來衡量外境,於是得出自己認為正確的結論。豈不知,這個結論只是對你來說是對的,可能在別人看來其實是絕對錯誤的。看看那些邪教吧。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修行首先就是修一顆無分別的心。

  在《西藏生死書》裡,我又看到了班的故事,不過這位作者的講述比別處多了一句話。他是這麼說的:

  ……班就把一塊餅浸入酥油裡,吃著,仰望佛像,佛像似乎正在仁慈地對他微笑。

  「你是多麼好的喇嘛啊!』他說:『狗跑進來,偷吃人們供養你的食物,你只是微笑罷了。風把燈吹熄,你仍然繼續微笑。……

  後邊這句話,我非常喜歡,別的版本里沒有。讓我再次自問這個問題:什麼是佛菩薩呢?當然可以有很多種答案,可當下我的回答是:總是微笑,但不說話。

  明海大和尚在一次開示中說:“佛教界一度有一個引人關注的新聞,涉及一位法師,我有幾次被人問“你怎麼看……”?我的回答是“我幹嘛要看呢?”我說不看的意思是:看了以後我不產生評價,我內心沒有說Yes or No。因為它提供的信息一定是一個模式,是某一個路徑,它把我引入到那個路徑裡,我只能選擇是左邊是右邊。可我不走你的路徑。”

  不被外境所牽著走,做個萬劫巍巍獨立人,這就是道人風範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