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9, 2017

淨土法門:我有一些首飾,請問學佛之後是否還可以戴?

 淨土法門:我有一些首飾,請問學佛之後是否還可以戴?

發布:學樂  

  問:如果茅山道士在自己家裡施咒語,咒起屍鬼附在身上吸人精氣,壞人身體,念藥師經咒是否可以解除咒語?還是有其他辦法可以解除?

  答:你遇到任何困難,所有方法都失效了,經咒也沒有辦法了,一句阿彌陀佛肯定有效,這是灌頂法師說的,所以一定要相信。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想它有效就有效,你想它沒有效,念佛也沒有效。世尊在《無量壽經》對於阿彌陀佛的贊歎,「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代表了所有一切諸佛如來對阿彌陀佛的贊歎,我們要有信心。21-275-0001

  問:有一位練氣功的人被靈體附身罵人,幫助的人見到之後不敢接近。請問這種現象是冤親債主找上門來,還是業障現前?如何才能夠消除?

  答:你說的這種現象兩種情況都有可能,唯有業障現前,冤親債主才會找上門附身。幫助的方法,一定要調解,家親眷屬可以問附身的從哪裡來的,是什麼原因來找,一般都會說。如果是要報仇,要開導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的道理,跟他談條件,例如幫他誦經、念佛,或者為他做經忏佛事都可以。《地藏經》、《十善業道經》,這兩種經是鬼神最喜歡的。答應他們念一百部回向,這個一百部就是專門為他念的;如果能有他的名字,還可以為他供一個牌位,他都會歡喜接受,這個怨就解掉了。21-275-0001

  問:被靈界附體的人如果見到有人到他家不喜歡,並且打人、罵人,應該怎樣應付?是否修行功夫好的人和出家師父才能夠調解?沒有修行功夫的人能不能去?

  答:沒有修行功夫也能去,最重要的是要有誠意,誠則靈。這是去把利害得失說清楚,要說明冤冤相報,兩邊都痛苦,而且這個痛苦不是一世,還要延續到將來後世!只要把道理講清楚、明白了,一般都能夠接受。對方不接受,還是我們的誠意不夠,一切反求諸己,一定能夠接受、能夠化解的。21-275-0001

  問:遇到父母或家人生病時,請問我該去拜忏、參加念佛共修,幫助他們消業障,還是待在他們身邊照顧?

  答:在他們身邊照顧是正確的。你到外面去拜忏、消災,說老實話,是消不了他們的業障。你留在他身邊,自己讀經、念佛,念的音聲很大,讓他也聽見,如果他能跟著你念就更好了。你讀經讓他聽見,他聽了歡喜,或者聽了不明了經的意思,你方便為他開導、解釋,讓他生歡喜心而能念佛,這就是消業障。這比你離開他在其他地方拜忏、念佛,效果不知要大多少倍!

  而且我們不能忘記一件事情,就是諸佛菩薩所示現的,都是給社會大眾做最好的榜樣。如果父母或家親眷屬生病,我們不去照顧,反而到寺廟去做法會、拜忏,讓你的街坊鄰居、親戚朋友看到,有時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大家一看,這個小孩連父母生病都不照顧,他們就會告訴別人千萬不要叫小孩學佛,因為學佛都不孝,父母生病要死了,他都不管,你讓這些人造口業毀謗三寶,罪過多重!

  所以,諸位同修一定要通情達理,此時是最好的機緣,讓你表現佛弟子真正的行持,誠心誠意、全心全力去照顧,照顧當中一切依佛法。親戚朋友來看病的時候,看到你這種行持會佩服,這真正是孝順,使他們心裡能感動,學佛原來有這樣的好處,他自己也會學佛,也會勸他的家親眷屬學佛。所以,父母年老,尤其是在病痛時,一定要全心全力去照顧,勸父母念佛,將佛經的道理講解給父母或家親眷屬聽,這是無量功德,比你拜忏、共修的功德不知殊勝多少倍!這個必須要知道。24-007-0003

  問:我有一些首飾,請問學佛之後是否還可以戴?

  答:這屬於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你要懂得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的境界不相同,小乘是保守的,大乘是開放的。《法華經》講得很明白,末法時期是一個思想、生活開放的時代,應當弘揚大乘,大乘適合這個時代的根器。在古代封建保守的時代,則很適合小乘,所以小乘在當時很流行。

  我們看佛菩薩滿身的璎珞,他也很大方,沒有感覺得扭扭捏捏。所以,你今天穿華麗的衣服,戴珍貴的首飾,也要學佛菩薩一樣,喜歡戴就戴,不喜歡戴就不戴,這樣生活多自在、多潇灑!學佛是要「離苦得樂」,絕不執著這些相,著相就錯了。

  既然不著相,為什麼我們學佛也穿得這麼華麗、戴這麼多的首飾?你要懂得,這一切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就是行菩薩道。如果你戴這些首飾,覺得自己很高貴、很榮耀、很驕傲,你的想法、做法就錯了。

  你穿著華麗的服裝,戴名貴首飾,用這個來度一切眾生,就是行菩薩道。為什麼?社會上有許多人看到學佛的人,這樣也不能戴,那樣也不能穿,這個也不能吃,嚇得他不敢學佛、不敢入佛門。而你行菩薩道,是這樣一身打扮,而且虔誠的念阿彌陀佛,別人會覺得你這樣可以學佛,那我也可以學佛,你就接引許多人了,所以這是行菩薩道。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因此,起心動念不為自己,是為一切眾生,這種方式就可以普度社會上一些富貴家的子弟。你明白這個道理,如是發心就對了。由此可知,菩薩道沒有定法,完全在自己的用心,用心為社會、為大眾,不為自己,就是正確的。24-007-000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