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老師講述
第十一講 教育工作者的典範---至聖先師孔子(二)
尊敬的諸位貴賓、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360》的課程,這幾節課剛好是談到我們「為政.綱紀」當中尊師的句子。二百五十九句提到,「是故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而聖人教導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老師不因身分而尊貴,而是因為他的行為而尊貴。所以他人對我們的尊重、敬愛,不是去要求來的,不是去指責來的,是自然感召而來。「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為人師表者,自己做出來的行為值得人家尊重,自自然然實至名歸。
剛好七月初,在南京居美馨中心他們辦了一個振興師道的課程,當時參加的有一百多個校長、幼兒園園長、教育界的同道參與。剛好跟我們這一句非常相應,所以談了幾個禮拜,都是以「做孩子一生的貴人」這個主題跟大家交流尊師、師道。從這個題目我們就感受到,假如每個當老師的人,他著眼的都是學生一生的幸福、一生的成就,他看得很深、看得很遠,這一念心就值得學生、值得大眾尊敬他。
我們上節課談到的是第六個大項:教育工作者的典範——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夫子教導我們「仁者愛人」,夫子一生的教誨都離不開仁愛之道。「仁」字,兩個人,想到自己就想到他人。所以仁者特別能體恤別人的需要,就像大家今天看我戴這個頭戴麥,跟以前不大一樣,好像看起來像歌星(開玩笑)。
這個頭戴麥是我們信息部的同仁,他們確實也是力行仁道,感覺我們講課的老師們拿麥克風,有時候拿一、二個小時,怕我們手酸。他們觀察入微,看到我們在台上上課,上到下半節,可能都是這樣快要沒力氣、都托著,然後又看我們常常要站起來寫黑板,拿著麥克風再這樣寫,有時候還拿著課本,不是很方便,所以就替我們準備了這個頭戴麥。這個用具背後就是他們力行仁愛、替人設想。
所謂「知行合一」,所了解的道理,必然落實在哪裡?落實在他的工作,他工作要服務人,他體貼入微、觀察得很細膩,落實在生活、處事待人接物當中,這個叫實學。夫子教誨我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最後就是篤行。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是知,篤行是馬上去落實。
上節課我們談到夫子治學這些態度,我們上次一起學習了十句經文。這十句,我們有沒有學的過程當中轉變我們的心態,跟我們的靈魂結合在一起?這叫「隨文入觀」,這個「觀」就是馬上變成我們的態度,這個就善學了。不然聽了十遍、二十遍,道理還是道理,我還是我,那就學成知識了。
比方舉個例子,夫子治學「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句話我們學習了,從此以後,對古聖先賢的經典沒有一絲一毫的懷疑。這個「信」,入心了;「好古」,這個「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相信古聖先賢的智慧、慈悲,手不釋卷,一分一秒都不浪費,有時間就學習,「信而好古」。我們的態度就因為學習轉變過來,所以叫修身、修行。修正我們的態度,修正我們錯誤的行為,叫修身,叫修行。
「述而不作」,所講述的話語,決定都是古聖先賢教誨的東西,不能隨便講自己的意思。因為我們是教育工作者,按自己的意思講,假如跟真理不相應,那就誤人子弟。所以這個「述而不作」一學完,每次開口要隨順聖賢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想法看法。
您看這個治學,言語謹慎的態度,恭敬、謹慎。對於學生,講一堂課,我們要對得起這一堂課的緣分,絕對不能誤導他人。聖人治學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的程度遠遠不如古人,更應效法。
我們效法孔子怎麼當學生,治學的態度。今天一開始,我們繼續從夫子的行持、從古代的經典當中,找到夫子為師的風範。我們第六個大項,教育工作者至聖先師孔老夫子,上禮拜我們先談到孔子治學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地方,今天我們談夫子為師的風範。
首先第一點,智慧。夫子在《中庸》當中有提到,「天下之達道五」,五倫大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人與人的關係離不開這五種,那真正要圓融、和諧這五個關係,要靠三達德去落實。這三達德包含師生關係,古代講師徒如父子,這個是在父子關係,但是現在又講,現在的師生只能像朋友,那當然還是離不開這五倫的關係。事實上,緣分,是多少緣分盡多少力量,但是這顆一心一意成就學生的心是亙古不變的,但緣分有淺深。
要圓滿五倫、圓滿師生關係,首先第一個,我們用三達德來學習。智慧表現在哪裡?「務本」,找根本。在《論語》當中教誨我們,「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人會愛父母,進而會愛他人;人會敬兄長、敬姐姐,愛護兄弟姐妹,進而去愛護同學、朋友。林則徐先生留了「十無益」,非常精闢。這個「無益」的意思,假如人生沒有遵循這十條道理,那可能這一生沒什麼意義,都是做表面功夫。這十無益當中提到,「父母不孝,奉神無益」,所有的神聖都教我們從孝道開始做起,每天拜,都不落實,根本是糟蹋聖賢人的教誨,怎麼會有福報?當然無益了。「兄弟不和,交友無益」,連你最親的手足你都不愛護,你那交
朋友都帶目的,不是真正的情義,這個都是務本。
朋友都帶目的,不是真正的情義,這個都是務本。
做人要務本,不然就本末倒置。現在很多人對客戶好得不得了,對自己的父母不理不睬,這個在社會當中人家瞧不起,他不能立足,甚至他的事業不可能長久。「他現在好像還賺不少錢。」那是他祖上的福報庇蔭他的,他還不懂得做人,那福就要折光了。
所以大家冷靜去看看,沒有本的事業,是不可能長久。所以整個社會呈現企業的壽命愈來愈短,我記得好多年前看到的數字,可能現在更嚴重了,應該差不多十年前的數字,中小型企業平均二點九年。一個企業不到三年就關閉了,那不就好像扮家家酒一樣?胡鬧了。
大型企業平均七到八年,大型企業要牽動多少資產,牽動多少的員工?可是才七到八年就倒閉了,那會延伸很多的社會問題、家庭問題!事業不能長久是結果,因是什麼?沒有德行的根本。賺一點錢,外面的誘惑一來,兵敗如山倒,所以這個務本就非常非常的重要。
其實我們看到這個企業這麼短,跟我們教學的人有沒有關係?
有,那老闆可能是我們教出來的學生。所以任何的家庭問題,團體、社會問題,全部都是人心的問題,全部要靠聖賢的教育才能改變人心。現在家庭社會的這些亂象,都得靠教育才能夠解決。所以我們看到《論語》這些句子,確實可以體會到,「半部《論語》治天下」。
我們就看這一句就好了,「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他孝順了,就愛護別人,就移孝作忠,那好多問題都解決了,哪有衝突?哪有不忠於國家、不忠於領導的事情?悌,愛同學、愛朋友,種種矛盾就化解掉了。所以真的是半部《論語》治天下,這一點都不誇張。
我們看到這個「務本」,對一個教育工作者太重要了。我們總不能教了一輩子,結果是什麼?本末倒置,甚至忘本,那我們不是好心做壞事?教育界非常多的同道非常認真,但是他們眼看著學生的素質愈來愈差,找不到根本,我也是。
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一年不如一年,我也著急。結果祖宗加持、祖宗保佑,剛好讓我翻到經典《孝經》「開宗明義章」,看到了一個最重要的務本的句子,「夫孝,德之本也」,德行的大根大本找到了,「教」是教育,「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假如不從孝道開始教起,就不叫教育。這個對我們太重要了,我們不能搞一輩子,連「本」是什麼都不知道。
有人會想,現在的學校這麼多,而且從幼兒園學到大學,十八年的時間都有,這個算不算教育?假如不教孝道,叫知識傳習所,教了他很多知識,但是做人不懂。這個我們翻開報紙就看得出來,現在不孝子,不是說沒讀書的人是不孝子,學歷讀得很高,父母還沒下葬就開始爭財產了。
大家冷靜去看很多大企業家,他那些孩子都是留美、留法、留德的,為什麼他去世之後,那棺木一、二年都下不了葬?擺不平。他培養了這麼多的子孫,全部都讀一、二十年的書,但是不懂得孝道,只懂得money(錢),拜金主義。拜金主義怎麼是教育?功利主義怎麼是教育?
夫子講「君子喻於義」,培養君子是讓他了解道義,做人的本分,義是應該的。家的本分是什麼,團體的本分、對國家民族的本分是什麼,這是培養君子。「小人喻於利」,從幼兒園就教他競爭,那是培養小人出來了,會傷父母的心,會傷領導、會傷他人的心。他縱有二十年知識的積累,他還是不可能能去利益人,因為心壞了,才幹愈高,所產生的副作用愈大,這個我們教育工作者要體會得到。
我曾經聽同道們講,有才無德叫危險品,還有講的更絕的叫毒品,那變毒害社會了。《資治通鑒》是司馬光先生花了十九年寫的,有篇文章叫「才德論」,就提到「才勝德謂之小人」。跟孔子講的,「小人喻於利」,那小人他都想自己多了,就很難去利益到別人。
所以當時在《孝經》看到這句話,好像眼前一片光明,在我們家,所謂手舞足蹈,實在很難表達自己的心情,就在家裡面跑了好幾圈,拍桌子,太好了!太好了!終於找到本了,心就安了,安在這個真理上。全天下的人都不教,我們一定教。為什麼?我們不能對不起孔老夫子的真知灼見。儒釋道的聖人都讓我們從孝道開始做起,這是做人的本。老子也講忠孝友悌,都是從這裡做起。
這個務本的智慧,我們複習一段話,大家就知道了,就是我們《群書360》其中一個句子。魯哀公問孔子,房子往東邊建吉不吉祥?孔子說有五件不吉祥,房子往東邊蓋不算在內。這五個不吉祥,全部都是務本的智慧。
「損人自益,身之不祥」,這樣的心念,念念都折自己的福,怎麼會吉祥?都要去損害別人,利益自己,這個叫愚痴,損人決定不利己,這個對自身來講是最大的災禍,不吉祥。接著談到家庭,「棄老而取幼」,孝道沒有了,「家之不祥」。國家團體「釋賢而任不肖」,賢德的人不要他了,講真話都聽不進,把他貶得遠遠的,用一些溜鬚拍馬的、奉承的人,「國之不祥」。「人存政舉」,你有真正的正直、無私的幹部,才能成就事業,現在人才不要了,您看夫子這每句話都講根本。
我們再複習一句,因為我們一起學古文,諸位學長,我們已經進入第幾個年頭了?第四,從二O一O年開始。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背這句是決定不能忘本,哪怕四年過去了都不能忘。「出師表」,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這千古文章,忠臣淚寫下來的,其中有一句點出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治亂興衰的關鍵。
孔明先生講,「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後漢桓帝、靈帝那個時候,宦官當政,民不聊生,就是有德的人都被貶掉了,甚至被殺害了。所以夫子這段話非常有智慧,「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
「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社會風俗愈來愈差,為什麼?父母不教孩子,老師不教學生,領導不教下屬,長輩不教晚輩。以前的社會風氣是看到小孩子不守規矩,不認識的小孩,都會教導他。因為每個小孩都將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他們假如不懂事,對社會的危害都很大,所以您看當時每個成年人的責任感是如此。
結果現在的風氣變成,「小孩有小孩的想法,學生有學生的想法,我們管不了了。」講這句話要負因果責任,所有聽我們講這句話的人,都覺得對,你就誤導了他們的人生態度,這個要下十九層地獄,誤導大眾的思想觀念。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每個人人生的身分、本分背後都是責任,怎麼會管不了?怎麼會沒有我們的事了?這個太沒有責任心了,這不行。難怪下一代失教,愈來愈狂妄,父母大人的話都不聽了,那可能是我們的態度偏頗了。
第五個不祥,「聖人伏匿,愚者擅權」,聖人不出來了,都是這些急功近利的人當權,把整個世界的潮流都帶往追名逐利去了,這就「天下不祥」了。現在為了賺取眼前的利益,把整個地球母親破壞得體無完膚。從環境上,這是天下的不祥;從思想觀念,殘害下一代的身心。這個「愚者」是誰?錯誤的書籍那些作者。現在很多暢銷書排行第一名,那是邪知邪見,那就變「愚者擅權」。包含一個國家的教育部長、主抓教育的人,他對教育的認知本末倒置,「愚者擅權」,下一代就培養不出來,這個就是「天下之不祥」。
所以現在能把老祖宗五千年教育的智慧、理念、經驗、方法、效果,得要做出成績來,因為現在人不相信老祖宗這些教誨,你不做出成績來,他還是懷疑。現在全世界的教育比較重視知識技能、考試,沒有重視最重要的孝、品德這個部分。所以哪個學校落實德行教育,成為國家、成為天下的樣板,這個功德太大了!現在這個時代,「你說這個好,拿證據來!」你沒做出實驗還不行。
所以在二OO五年底,我的師長在廬江辦了一個中華文化教育中心,對當地四萬八千鎮民推行倫理道德、《弟子規》、孝道的教育。一年的時間,離婚率、犯罪率大大下降,證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社會大眾,包含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我記得二OO八年的時候,有一期的課程,馬來西亞的校長、老師,還有家長去了一百四十七個人,那台飛機差一點就被他們給包了,全球華人對整個文化非常的珍惜。一個地方做出實驗來,大家很有信心,起而效法。像我們現在在巴生,興華華小,還有幾個實驗的學校做出一定的效果,現在很多包含我們海峽兩岸這些教育界的人,他來了,主動要去請教、要去吸收這些學校的經驗,這個都是做出效果才能給人家信心。
所以,怎麼讓聖教能夠發揚光大,師長老人家有一句話點到底蘊上了:「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人能弘道」,我是一個老師,我把老師這個本分盡到;我是一個父親,我把一個父親的本分盡到;我是一個太太,我把太太的本分盡到。就在自己的這個身分當中行大道、行仁道。接觸我們的人,看到我們的人,統統受感動,這個道就弘出去了。
我們接著看第二個,展現智慧是夫子看事情看得非常的深遠,不是在眼前。套一句《了凡四訓》上面的經文,能展現這個看得深遠的角度在哪裡:「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現在社會風氣問題出在哪?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夫子當時的威望非常高,他的學生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弟子當中子路勇猛第一,好像在那個時代,沒有人比得上子路的勇猛;以治國的智慧,可能沒有人能夠超過顏回;還有理財的能力,冉求很強;子貢的外交口才,那是無人能出其右,這歷史當中都有記載。當時兩國要交戰,子貢出面,給他們曉以大義,戰爭就平息掉了。
有這麼多的人才、這麼多的弟子,但夫子為什麼當時沒有發動革命?發動革命,他自己治理一個國家,給天下做樣板,不是很好嗎?老人家幹嘛這麼辛苦,周遊列國十四年,還遇到很多危難?可能我們會這麼想,但夫子看得很遠。夫子看,現在的國家領導人,還沒有壞到要起革命這個程度,他又不是像夏桀、商紂魚肉人民,還沒到那個情況,假如發動革命,以後沒有夫子之德的人,動不動就要謀取政權,就民不聊生了。所以夫子考慮的是「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
在《論語》裡又有,夫子講「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夫子看得很準,看到那個做假人去陪葬,夫子說,做假人的這些生意人,以後會斷子絕孫、沒後代。為什麼?把假人做得像真的一樣,會造成以後有人拿真人去陪葬,果然被夫子講準了。
所以聖賢人他會防微杜漸、洞察機先,這個都是他們看得很深遠。所以「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要給當世跟後世的人做榜樣,不可以隨性,不可以馬虎,一心恭敬、謹慎。
《了凡四訓》裡又有一個例子非常具體,夫子學生子貢,當時去把魯國的百姓(因為在其他的國家做俘虜),子貢花錢把自己的國人贖回來。按照當時的法律,魯國政府會拿贖金給子貢,子貢說不用了,他很慷慨,說不用了。
結果這個事情孔子知道了,孔子就責備子貢。因為這麼做好像很高尚,但是魯國人民都不富裕,都不像子貢是大商人,可是子貢不領贖金,以後想救人的人就有點猶豫了,我也沒啥錢,把人贖回來,又不好意思領贖金。
他一猶豫,就有可能因為這個猶豫,沒有把人贖回來,那不是斷了一個人重要的人生機緣了嗎?你把一個男人贖回來了,他的父母、他的妻兒有人照顧。所以當時孔子抓住這個機會點教育子貢,你做任何事,得要考慮整個社會、國家的情況,不能只是你一個人率性,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聖人舉事」,聖賢人做一件事,是要移風易俗,這樣才能教化百姓。
另外又有一天,子路在路上看到人快淹死了,非常勇敢,跳下去把那個人救起來,那個人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太激動了、太感恩了,把自己家裡的牛送給他。大家知不知道一頭牛換作現在是多少錢?比方說你開工廠,一頭牛就是一台大機器的成本,要靠這個吃飯的。很高興,把牛送給他,子路也接受了。
孔子讚歎子路,你「拯人於溺」,人家差點就淹死了、差點滅頂,你把他救起來,對方感激送牛給你,以後魯國人都說好心有好報,行善的風氣就帶動起來了。一般人來看,子貢不受贖金比較高尚,子路收了人家的牛好像比較低俗,但孔子看事不是這樣的,他看整個面,看整個長遠的影響,所以這個看得深遠。那我們當老師也要看得深遠,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有智慧。
第三點,怎麼看出夫子的智慧?以下幾點都跟我們《禮記‧學記》最重要的教學法相應,「禁於未發之謂豫」,有智慧的人教育自己、教化他人,他是用預防法,不是等他染上壞習慣了,然後再來教,那個叫亡羊補牢。夫子說「少成若天性」,《易經》講「蒙以養正,聖功也」,所以教育的智慧就體現在「禁於未發之謂豫」,不只是教育他人,還要教育自己。自己沒有染上的壞習慣,「未生惡令不生」,不能再習染了。「已生惡」一定要把它馬上改掉,
「過則勿憚改」。
「過則勿憚改」。
第三點在哪裡體現?在非常多夫子的教誨裡面都有體現,我們舉一句就好了。夫子說,「君子有三戒」,這個戒就是預防,「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所以保護青少年的心靈非常重要,「非聖書,屏勿視」,現在全世界的青少年非常慘烈,都被這些邪惡的書籍障礙他的清淨心。父母、老師不能不懂,尤其是國家要管理好這些出版物、這些光碟。人民是需要保護的,孩子是需要保護的,還讓他們有判斷力,要隔絕這些污染源。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鬥是什麼?好勝心、嫉妒心、見不得人好。大家有沒有發現,同年齡的人競爭性比較強?
比方我們現在四十歲,看到另外一個跟我們年齡差不多的人,表現比我們好很多,我們可能就覺得,有什麼了不起,運氣好而已。或者是就要跟他拼個高下,不懂得「道人善,即是善」,這個都是嚴重的習氣。真會教育孩子,從小就讓他戒色、戒鬥,讓他「見人善,即思齊」,就不鬥了。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所以人的患得患失之心,一般都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嚴重。除非這個人活得很明白,人生最重要的是提升靈性、提升智慧,不是要去貪求更多的東西,因為愈貪求,就有求不得的痛苦。所以這個世界上,不明白人生意義,走錯方向,愈活愈笑不出來,佔大部分。我們不要說別人,我們就說自己,請問我們現在的笑容跟二、三歲的時候比起來,啥時候多?好,這個是「禁於未發之謂豫」的教育智慧。
第四點,因材施教。你很了解他的程度,你很了解他的心態,你才好指導他。《禮記‧學記》說,「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孫」就是循序漸進法。他的程度是這樣,你跟他談孝道,就以他能理解的。他程度還不能體恤父母,你就跟他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他雲裡霧裡,太高了,所以說循序漸進。
《禮記‧學記》裡有一句話,也是這個因材施教非常好的註解,叫「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你知道他心態偏頗在哪,你才能把他導正,「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最重要的兩個綱領:長善、救失。「知其心」,知道別人的心態哪裡不對,可以幫助他。
但我們想一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去知道別人?所以我們要知人、助人,首先我們還是要自知、自助。孔子有一次問三個學生,什麼是智者?什麼是仁者?子路說,「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有智慧的人讓人能了解自己,仁愛的人讓人能愛護自己。子貢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
最後是顏回講的,「智者自知,仁者自愛」。這個也是務本,一個人把自己的人生搞得亂七八糟、顛三倒四,他如何、拿什麼東西去愛人?有,現在這樣的人不少。比方說自己的身體、自己的事業搞得亂七八糟,然後看到一個心儀的人就說,「我一定讓你幸福」,橫批:騙人。他連自己都愛不起來,他拿什麼觀念、態度去愛別人?
這個因材施教是第四點,我們舉一些具體的例子。
首先舉,教孝道,夫子怎麼因材施教?觀察每個學生的心態跟他現在的家庭情況。在《論語‧為政第二》連續好幾句都是教孝道,跟為政有什麼關係?大有關係。《孝經》開篇就告訴我們,「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所以整個國家推展孝道,天下
就治了,國家就治了。所以「為政」裡面連續好幾次都是談孝道,孝道跟為政大有關係,是為政的根本。因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教學又以孝為先。
就治了,國家就治了。所以「為政」裡面連續好幾次都是談孝道,孝道跟為政大有關係,是為政的根本。因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而教學又以孝為先。
經句裡首先提到「孟懿子問孝」,孟懿子是一位大夫,也是孔子的學生,他的父親孟僖子臨終以前交代他們兄弟兩個,我死後,你們一定要向孔老夫子學禮、求學問。孟懿子向夫子請教孝,孔子回答:「無違」。回答完了,這個因緣聚散了。樊遲駕馬車帶夫子回去,在這個過程裡,孔子就對樊遲說,我剛剛遇到孟孫問孝於我,我跟他說「無違」。結果樊遲駕馬就問說,「夫子,無違是什麼意思?」那大家想一想,假如好學,應該不等孔老夫子問。
請問大家,我們回到春秋時代,能幫夫子駕馬,幸不幸福?幸福,可以當面請教問題。可是你看,真正在身邊不主動問,還得夫子主動問。這個也看到夫子的慈悲,抓住每個因緣啟發他的學生,學生不主動問,畢竟他在身邊,問他,第一個意思。
坦白講,夫子應該在講話的時候,看學生的表情就知道有沒有聽懂。眼睛雖然瞪很大,但是那個不是明瞭的眼神,明瞭會放光的,不明瞭有點呆滯,但是點頭。第一層意思是樊遲不懂;第二層意思是孟懿子可能也不懂,他又不主動問,透過他這個同學,再確定一下他有沒有懂。結果樊遲說,「無違是什麼意思?」
孔子具體告訴他,「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因為跟夫子學習是孟懿子的父親給他的臨終交代,你決定不能違背,這個就是禮敬自己的父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都要禮敬,這就是盡為人子的本分。
還有一個言外之意,因為夫子崇尚周禮,所以當時要讓三家恢復禮制。他們的城牆都建得太高了,應該要打掉,要符合禮制。結果只有孟懿子不聽話,沒有遵守。所以夫子這個言外之意,也都是要提醒他們,德行偏頗的地方在哪裡。所以在夫子的《弟子傳》當中沒有孟懿子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夫子的學生,但為什麼不列入?古人在處理這些事情很有智慧,他一個動作把實質的東西顯現出來,為什麼?不是跟夫子幾十年叫弟子,夫子的話你不遵守,實質上不是弟子。
這些做法有沒有教育後世?包含司馬遷編《史記》,把孔子擺在那裡?「世家」,那是貴族!這麼一寫,不就把夫子對整個民族的貢獻凸顯出來了。「孔子世家」,所以孔子叫「素王」,雖然是平民,他的影響力超過君王,貢獻超過君王,所以司馬遷也不是普通人。又把項羽拉在「本紀」,本紀是皇帝,怎麼項羽擺在本紀?
啟發後世的人,項羽有絕大的時機可以成為皇帝,可是他最後為什麼自殺?啟發後世的人,他太傲慢了,連死以前還不知道自己的錯,還怪老天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不是我不會打仗。所以這些聖賢人,他們的用意確實都能啟發後世。
第二個學生又問孝的問題,剛好是孟懿子的長子,「孟武伯問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憂」。孔子為什麼這麼指導他?一定是了解他的情況,而這一句很有含義。「唯」,唯一。「其」就是指孩子,父母唯一擔心孩子是在他生病的時候而已。人吃五穀雜糧,很難說一輩子從來沒生過病,父母只在他生病的時候擔心,其他都不用擔心。
代表這個孩子德行、家庭、事業、嗜好,都不讓父母操心,這樣才是為人子盡孝,立身行道那個先不講。我們都成年了,言語、行為、習慣還讓父母常常掛心,又抽煙了,又喝酒了,又亂發脾氣了,這都是不孝了。所以這段話,給我們的省思就很多了。我們馬上冷靜下來,我們的父母現在還擔心我什麼?我就不及格了。趕緊把父母的那個擔心去除掉,才是盡孝,養父母之心,不要讓父母再操心。
接著下一句,「子游問孝」。孔子回答,「子曰:今之孝者」,現在的孝子,「是謂能養」,就是覺得可以養父母、吃得飽、穿得暖,這樣就叫孝了。「至於犬馬,皆能有養」,「犬馬」,狗幫主人守夜,馬拉車代勞,牠們也是在奉養主人,兒子在奉養父母,都是奉養,「不敬,何以別乎?」但是那個奉養假如沒有恭敬的心,那我們的奉養跟犬馬的奉養不就差不多嗎?所以人跟動物的奉養差別在哪?發自內心的恭敬。所以夫子這一點就點出來,當時人盡孝太表面,沒有觀照自己的態度。
我們拉回來這個時代。現在這個時代,可能我們的標準覺得,有拿錢讓父母過日子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我們拿錢給父母的時候,有沒有恭敬心?有沒有跪下來,把這個錢放在額頭上,供養父母?還是語氣,「媽,拿去了!」那父母更難受!坦白講,我們很多為人子女拿給父母的錢,父母都存起來了,提供我們以後甚至孫子們用。重要的在哪?那個感恩、恭敬的心。所以夫子這些教誨,超越時空提醒我們。
第四句,「子夏問孝」,孔子講「色難」,和顏悅色奉養父母,難。剛剛一開始,第一句跟大家講到「無違」,要順父母的心意,不要違逆,所以「孝順」,這個「順」字就在這裡。父母講得對,趕快去做;父母這個做法不是很妥,不要馬上頂撞,要順勢而為,再規勸就好。所以這個順字很重要,毫無那種讓父母不歡喜的態度出現,因為一順,父母的心才能寬。
比方,假如妳的父母,她年紀大了,白頭髮很多,每天叮嚀妳,「女兒,我想染頭髮。」妳這個當女兒的說,「媽,染頭髮,那個東西對腎臟不好,會影響妳的身體。」結果老太太一而再、再而三,講了幾個月,我們就是不做。可能老人家很不舒服,甚至於她可能知道她的日子不多了,她就是希望自己離開的時候,染著髮,看起來比較莊嚴,這是她的心願。
因為剛好昨天聽到一位學長,他的外婆就是這個情況。他的母親也是為媽媽好,但是沒理解到母親的心。老人家看女兒沒幫她染,自己染了,結果聽到女兒的腳步聲上來了,躺在床上裝睡。老人跟小孩一樣,很可愛的。這個女兒體會到了老人家真的很想要染,馬上態度非常溫和,「媽,我幫妳染。」結果真的染完沒多久,老人家走了。所以女兒想起來,幸好有染,不然真的她這個女兒會留下一生的遺憾,沒有順。當然,你假如買那個染髮的是天然的更好。
所以當老人家很想吃什麼,你就不要先以營養學的角度,維他命多少,怎麼樣怎麼樣,這個時候不要用這些道理來壓,要能體會得到老人家的心意,這個是順。心地柔軟,和顏悅色。而那個和顏悅色不是裝出來的,是什麼?能夠有照顧父母、老人的機會,覺得是自己最大的福報,我能報恩,所以那個和顏悅色是沒有絲毫的勉強。
我們昨天跟學長們,他們看大陸一位孝子王希海老師照顧父親二十六年。他這二十六年,他覺得人生非常充實,看到父親睡得香、吃得甜、吃得歡喜,就是他最大的欣慰。因為盡孝跟人的性德相應,所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所以真正能照顧自己的父母,比方在醫院當中,五天、七天沒有辦法排泄,王希海老師就講到,一個為人子,怎麼忍心可以在那裡等著父母這麼多天排不出來,你必須主動採取方法,他就馬上想到方法。所以人的種種好方法,從哪裡來?從孝心、從真心出來的。一個人有百折不撓的真心,方有萬變不窮的妙用,方法就出來了。
他就幫父親整個肚子很仔細的按摩,還用熱毛巾去熱敷,然後用熱毛巾在肛門處給它溫熱,他父親就排泄出來了。當他看到他父親那種放鬆、舒服,他覺得是他人生最大的快樂。孝子心中只有父母,父母樂,就是他的樂。
就好像我們成長過程當中生病的時候,我們病好了,父母比我們還高興;我們生病了,父母對天地發誓,把這個病移到我身上,不要讓孩子這麼痛苦,這就是父子有親。王希海老師天性終身保持,沒有改變。因為王希海老師出入醫院的機會比較多,他就講到,父母生病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操心孩子。我們都知道,人的身體不好,最大的一個原因是情緒影響。
父母因為操心我們生病了,可是,父母生病以後,又特別怕麻煩孩子,很自責。孩子沒有體會到父母因我們生病,又因我們內心難受,怕麻煩我們。照顧父母怎麼能說是麻煩?回報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我們為人子女又沒有體恤到,甚至照顧個一、二天,發脾氣、不耐煩了,在醫院裡面罵老人,走到走廊上去罵,父母都感覺得到,那不是讓老人更難受?
所以看到這個「色難」,我們體會到,不管是古代的孝子還是現代的孝子,那一份心境令人感佩,念念只想著怎麼樣讓父母歡喜,沒有想自己。對我們來講,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想法:二十六年,那多辛苦!孝子不是這樣的。
孝子給我們提醒到,你照顧父母還起一個念頭,「要忍耐,要忍耐,要撐」,這個心已經是自私了,想到自己才會有撐,念念是父母,決定沒有「好辛苦,好累」,沒有這個念頭。因為只要有這個念頭,慢慢變什麼?我好累,我好辛苦,變我怨、我不耐煩,最後就我恨,那就麻煩了。所以孝子跟我們的差別在哪?存心不同。我們會自私自利,他們念念為父母想。所以和顏悅色是最可貴的,這個「難」,是難能可貴。
「有事弟子服其勞」,「弟子」是指學生,「服勞」,服務老師很勤勞。「有酒食先生饌」,有好的食物,先奉養老師,「曾是以為孝乎?」假如只是「服其勞」、「酒食,先生饌」,這樣還不能算是很細膩的盡孝。因為對老師最重要的是尊敬,但對父母,他有一份父子有親的天倫的親愛,還要和顏悅色。因為父母跟我們連心,我們做的是不是心甘情願,父母都能感覺到。甚至於互動的過程,還會撒撒嬌,還會有這些親昵的動作,這個是父母跟子女之間有的,跟老師之間主要是莊重、恭敬。這個是談到問孝的部分,這是因材施教。
再來,問君子。學生很多也都問君子。因為時間關係,就不舉太多例子,我們舉一個子貢。子貢問君子,子貢口才是第一名的,孔子針對他回答,「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你自己先做到的這些事情,再去講,這樣才能言行相符,這是君子的風範。那子貢講話講得快,口才又好,所以夫子針對他提醒:你要落實君子,契入君子,首先「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包含學生還有問仁怎麼落實,仁愛的「仁」怎麼落實?學生要去當官了,問怎麼為政,怎麼治理這個地方?夫子對每個學生的指導都不大一樣,這都是體現因材施教。
智慧第五點,叫抓住機會教育,體現夫子的智慧。《禮記‧學記》裡面說到的,「當其可之謂時」,這個時節因緣可以了,剛好發生了,學生也信任老師,這個時候可以指點他,他會印象深刻。
比方,我們接著剛剛講子貢,子貢有一天在批評人,「子貢方人」,孔子知道了,馬上提醒他,「賜也賢乎哉?」端木賜,你很賢德了嗎?還有時光、閒工夫在那裡批評人?「夫我則不暇」,我對治自己的習氣,用功時間都不夠了,你怎麼那麼多時間在批評別人?那子貢口才好,他犯了這個批評人的壞習慣,孔子馬上機會教育。
包含有些機會教育是什麼?看到學生的狀態,知道他領會錯了,領會錯了會愈偏愈遠,主動提醒他。子貢,你覺得夫子是強記,很博學、強記這樣治學的人嗎?「多學而識之者與?」是這樣的人嗎?那代表子貢對自己的夫子,覺得他是博聞、強記。
子貢一聽,「然」,對,不是嗎?你看他把自己的老師看錯了。夫子看得出來,主動給他提醒,「非也,予一以貫之」。夫子治學是「吾道一以貫之」,忠恕之道貫穿整個學習的,而不是強記一大堆東西,那是知識。
又有一次,我們得感謝子貢,跟夫子這些互動對於我們學習聖教很有幫助。子貢說,「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他把自己的心聲講出來,我不想別人這樣對我,我也不會這樣去對人。夫子馬上抓住這個機會,「端木賜,不是你的境界,你沒有那麼高。」能做到這一點叫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已經不簡單了。我們不希望人家誤會我,我們也不誤會人家;我們不希望人家懷疑我們,我們也不懷疑人;我們不希望人家給我們發脾氣,我們也不能對人家發脾氣,那就沒貪瞋痴慢了。一個人學習假如誤認自己的境界,他要再進步就很困難了,而且,誤認以後容易貢高我慢,所以要及時提醒。
另外一個學生冉求跟夫子講,夫子,我不是不好樂你的教誨,「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我實在是能力還很不夠。夫子告訴他,「力不足」,能力不夠是什麼?「中道而廢」,走到一半走不下去了,沒力氣、沒能力了。你現在還沒走,「今女畫」,你是畫地自限,你不是能力不夠。我們往往很多事還沒做,「不行、不能」。剛好冉求這個問題,夫子馬上給他點出來。
而且另外還點了冉求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他求道之心不夠切,但是很喜歡才藝,他就陷在喜歡才藝裡面。所以《論語》裡面有說,「小子鳴鼓而攻之」,冉求一些行為不好了,夫子說,你們可以去指正冉求。我們有看到,喜歡才藝,求道的心不夠切,才藝愈高,會不會偏掉?會。所以我們剛剛講《資治通鑒》,司馬光這個見地很重要,「德勝才謂之君子」。所以這個畫地自限,就知道他心態錯了,趕緊「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
又有一個學生子路,剛好孔子講,「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夫子是對著顏回講,假如有國君用我們,我們就行禮樂大道、仁愛大道;「舍之則藏」,沒有人用我們,我們好好提升自己,不強求,我們還是樂在道中。
而且我們看夫子跟顏子,他們雖然沒有被政治人物重用,可是那個貢獻不亞於政治人物。因為他們刪詩書,定禮樂,贊明易道,作春秋,那對後世的影響最大。所以有機緣沒機緣都不強求,沒有機緣也有沒有機緣貢獻的方法。夫子跟顏子這麼一講,我們不被用,也能夠歡歡喜喜,樂在道中,我們兩個做得到。
結果子路在旁邊聽完以後就插一句話,「夫子,你假如帶領三軍,你會帶哪個弟子跟著你一起去?」夫子就抓住了這個機會點,教育子路,「暴虎馮河」,空手打老虎、空手渡過很大的江河,這種匹夫之勇的人,我才不跟他一起去,我才不帶他,「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這個「懼」是非常戒慎恐懼,很謹慎去對待,臨事而懼。這個「謀」就是能夠集思廣益、客觀分析,然後再來做決策,「好謀而成者」。這就是謙虛、慎重的人,不是逞匹夫之勇,才能成得了事。好,這是夫子對幾個弟子機會點的教育。
第六點,是相觀而善的教育智慧。「相觀而善之謂摩」,所謂「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我們看《論語》裡面,夫子讚歎堯帝、讚歎大禹、讚歎古人、讚歎管仲,讓學生學習;讚歎今人,比方晏平仲,當時的聖賢人,讓他們效法,「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子產有君子之道四」,舉那時候的人讓大家效法。再來還舉什麼?同學之間,「有顏回者好學」,「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那所有的同學要效法顏回。這個在自己帶一個班,或者主掌一個學校,把這些優秀的學生、榜樣舉起來,也可以相觀而善。
好,這節課先跟大家談到這裡,謝謝大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