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3, 2018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十六講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四)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十六講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四)

蔡禮旭老師講述

第十六講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四)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上次課程談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在嚴以律己當中,我們從心地上下的功夫是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首先我們看到「不貪」,假如這個貪念不能調伏,我們就變成欲望的奴隸,怎麼可能能去教育好學生、能去感化他人?我們自己就在貪求的痛苦當中,自己不能覺,不可能覺悟他人。
所以諸苦皆從貪欲起,人生的苦,坦白講都是求不得。嬰兒一天笑一百八十次,剛好我們一個同事,她的孩子六個多月,她說不止,我算過了,超過。嬰孩每天笑這麼多,結果我們成年以後每天平均笑不到七次。根本上就是貪欲一直在增加,所以愈來愈多的求不得苦產生。 
  假如我們不貪了,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都歡喜接受,這個貪欲慢慢就淡了。「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對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歡喜去接受。不管是哪個人、哪個事情,都是來成就我的,那在這其中,就不生好醜了,沒有喜歡、不喜歡的問題。那假如一切境界都歡喜接受,一切境界就不能干擾我們的清淨心。人心一平靜、一清淨,就生智慧,不生煩惱。以這個貪,要下功夫調伏。
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他不會去刻意要求物質上的享受,不然他的貪欲就愈來愈提高,欲令智迷,他怎麼會有智慧?所以儒家強調從「格物」下手,這個格物首先就是調伏貪念。
而且人有時候不只現在的當下會貪求,甚至會擔心未來,那也是貪求。俗話講說「做白日夢」,也是貪求未來。所以會對未來希求,或者會擔憂,首先要明白一個真相,就是「欲知將來結果,只問現在功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需要去煩惱未來,現在跟未來是分不開的。
農夫講,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耕耘。而我們感受到一個教育工作者,他要教化學生,要教化人心。這個教化的「教」字,「教」字左邊兩個叉,下面一個小孩,以身作則。醫生醫人身體的病,老師是醫人靈魂的病,所以世間人尊重老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那現在人的靈魂出了什麼問題?最嚴重的問題,自私自利。不為父母、不為他人著想,現在學生、這個時代人的病是自私自利,那我們怎麼治他們的病?無私奉獻,就治自私自利的病。 
  我印象很深,當時二OO三年,我剛到海口沒多久,到了一所中學給中學生講傳統文化。兩個小時之後,本來一開始,這些中學生來,臉色都不好看,因為被逼來聽傳統文化的課,然後很大的比例手上都拿著一本書,他們想沒辦法只好坐下來,想說等我開始講了,他開始看他的教科書。
但是畢竟孩子還單純,老祖宗這些教誨符合人性,通每個人本有的明德,愈聽愈感興趣。結果課程結束,學生想要發言,其中一個學生舉手,邊講邊哭,他說:「我聽學校領導講,這個老師講課不收費。」
這個學生對我的影響很大,不收費,就可以讓一個孩子哭,你說這個孩子是不是證明「人之初,性本善」?可能他在這一生十幾年的歲月當中,他所感受到的現象是見利忘義。他願不願意這樣?他不願意。所以我們才付出一點點,就讓這些孩子這麼感動,所以人確實是可以被感動的,得要我們真幹。社會的病是自私自利,我們完全犧牲奉獻。
  所以湯恩比教授有講,「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仁義,哪有想自己?大乘佛法,慈悲為懷,念念為眾生。湯恩比教授說,他研究人類的歷史(他是世界歷史專家),有三個人無私奉獻:
第一,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釋迦牟尼佛是老師,他教書四十九年沒有間斷,一天講八個小時,吉尼斯世界紀錄應該評釋迦牟尼佛是全世界第一的老師。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個老師教四十九年,每天講八個小時,沒聽過?連大年初一都沒休息,連除夕夜都沒有休息。第二,耶穌基督。你看為人民受苦,釘在十字架上第三,甘地(印度的甘地)。甘地以和平的方式,取得國家的獨立,請問少死了多少人?這也是很值得敬佩的。
  湯恩比教授期許孔孟學說、大乘佛法救世,又舉出了這三個榜樣,我想我們身為炎黃子孫,應該有方向、有目標。能無私,絕對不貪,生活知足常樂,吃得飽,穿得暖,有一個房子可以遮蔽風雨,夠了。因為把精力耗在物質的享樂跟追求,靈性、智慧是會下降。真正人的靈性提升,他不打妄念,一天吃一餐、吃兩餐就夠了,不需要消耗這麼多能量。所以大家不要看到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就嚇得半死,其實他們那樣的生活是非常自在的。
  我們又談到「不瞋」,不瞋恨,不亂發脾氣。《格言聯璧》當中有講到「忿如火」,一個人的憤怒像火一樣,「不遏則燎原」,你不遏制它、不調伏它,那個怒火可以把整個草原全部燒掉、森林全部燒掉。有人因為一個怒火不能調伏,最後夫妻離婚,孩子、家庭破碎,這樣的情況很多。所以老祖先教誨我們「窒欲」,節制欲望,不貪;「懲忿」,要調伏忿怒,不瞋。
  上次跟大家談到「六忍」: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其實我們要了解,貪瞋痴慢疑,它都是依附在「我」貪、「我」瞋、「我」痴、「我」慢、「我」懷疑,所以這些煩惱有個賊王。
俗話講「擒賊先擒王」,把自我中心給砍斷,念念為他人,貪不起來,瞋不起來,這些習氣起不來了。這個是上根利智,直接從根本下功夫。諸位學長,我們從今天開始練個功夫,念念為他人著想。我們練一個月再來分享一下,很有味道。我們「理有頓悟」,體會到都是這個自我在作祟,但「事要漸修」,在每個處事待人接物當中去發覺,「又是我瞋,又是我貪」,把它放下,為人想。
  第三,「不痴」,不愚痴,不意氣用事,要有智慧,要用理智。之前我們首先提到深信因果,這個是能辨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不能只求眼前,其實,所行的一切善就像一顆種子,種在地上,遲早「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它一定會開花結果。
有個讀書人叫柏之楨,他非常愛護動物,所以冬天大雪紛飛,鳥都沒有東西吃,他把雪都掃開,空出一塊地,把很多的米糧撒在地上,讓鳥兒過冬。結果後來發生流寇侵襲每個村莊,他們村莊也遇到流寇侵襲。流寇那都是強盜,一進去可能全家就被殺光。
結果突然他們家就聚集成千上萬的鳥,平常都沒有。為什麼這些鳥要飛過來?萬物都有靈知,牠感覺到這些強盜的殺氣。請問大家,地震發生前,動物有沒有感覺,有吧?只有一種動物沒啥感覺。你們笑什麼?你們這個笑帶有智慧,為什麼?叫自知之明,我們都知道,我們都是最晚知道的。很多生命都知道,牠都感覺到那個能量,所以鳥感覺到了。
  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有戶人家就是愛一隻老鼠,沒有殺害牠,養牠,最後這一家人就被那隻老鼠救了。老鼠那一天到處咬他們,把他們都氣得跑出去,最後救了他一家人。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所以李叔同先生後來出家,弘一大師,他讓他的學生畫了一個《護生畫集》,那裡面太多動物報恩的故事。
要深信因果,讓孩子從小就相信善有善報,他行善會非常的歡喜,養成習慣。結果飛來這麼多的鳥,那個盜賊遠遠看,這戶人家這麼多鳥,鐵定沒有人住,才會有那麼多鳥在那棲息,就轉到另外一家去了,他們家二十幾口人倖免於難。所以經典告訴我們,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愛護鳥,讓鳥兒不害怕他們,是無畏布施;讓鳥兒不用挨餓受凍,是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保了全家的性命。
  另外,杭州有個婦人,看到小動物就很生氣就殺害,點一把火把,把那些螞蟻都燒死,那一燒,都是成百上千的。看到蚯蚓,她也不高興,就拿石灰粉把蚯蚓洞堵住,剛好又遇到下雨,雨下下來,跟石灰一作用,會起高溫,就把那些蚯蚓給燒死了。
結果後來她生了個孩子,當然對這個孩子百般呵護,有一天剛好孩子放在床上,出去了,沒多久回來,床上變成一個黑團。就近一看,被整群的螞蟻咬得遍體鱗傷,都變成黑的了,這個都是真實的故事。你說螞蟻那麼小,牠有沒有靈知?對,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所以我們馬來西亞有句俗話講,「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對,「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今天打人,遲早被人家打回來;今天罵人,遲早被別人罵回來。「天道好還」,天道是一個循環,真明理的人,不愚痴了,哪還要去傷害別人?傷害別人就是傷害自己。最後孩子死了,自己暴斃了,就傷心到最後也死了,所以一定要深信因果。
  再來,我們提到「不痴」,是改過不因循苟且。因循苟且是糟蹋自己,怎麼會有智慧?而且我們要了解,一分時光,一分命光,寸金難買寸光陰,不能蹉跎時光不改過、不提升自己。不珍惜時光是很愚昧的表現,所以珍惜時光,「明明德,親民」,就成就自己、成就別人,這有智慧。
  接著,我們又提到第三個,檢驗不愚痴,就是在人生的重要抉擇,他能有正確的判斷。這個很重要,像我們上節課講到,今天我們要起一個因緣,要看得很深遠,有沒有哪些配套措施?辦了一場講座,當地能不能運用媒體?當地能不能有個長期教學的單位,護念大家的修學?能不能樹立榜樣,讓大家去取經?人不能起一個緣分,後面就不負責了,都要想得很長遠才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弘揚文化不是熱鬧,不是辦活動而已。
  包含傳統文化是師道,所以抉擇老師、抉擇朋友非常重要。古人選擇朋友非常慎重,「君子忌苟合,擇交如求師」。孔子生前對著學生講,他去世之後,子夏會愈來愈進步,子貢會退步,在我們《群書治要》上面就有。因為子夏都喜歡結交比他有德行的人,子貢喜歡跟比他差的人在一起,他就會退步。
所以為什麼孟母要三遷?前天,有對從北京來的夫妻,帶著兩歲半的女兒,說要來了解漢學院辦學狀況。我請教他們貴姓,那位母親說:「我姓孟。」孟子的後代,您看她從北京坐飛機到吉隆坡來,幾千公里,我們對他們的態度也很感佩。
  所以擇友、擇師,比方擇師,找那個您最佩服的人,你對他就百分之百不懷疑,這就是緣分。而且還要冷靜,不能說很喜歡他,就跟他學。首先,你很佩服的人,他也要是一個好弟子,他也要有師承,這叫冷靜。這是關係自己的道業,不可隨便,不可一時衝動。他是不是也具備當弟子的態度?他有沒有主動請教、主動匯報、主動請示、主動參與這些態度?
就是具體講,他有沒有落實《弟子規》?落實《弟子規》就是具備了一個當學生的態度。你覺得他辯才無礙,那有辯才不一定是良師,你得看他有沒有知行合一。因為現在的人很佩服人家的才華,一下子就被才華給吸引,還是要很冷靜,從根本去看事情。一個好老師,首先一定是一個好弟子。
  接著,這個智慧還用在能辨別善惡、辨別邪正上面。邪正不好辨別,現在追名逐利的佔大部分,那不都跟著邪走?義才是正,「正義正義」,應該是要時時想著父母恩、國家恩,這個才是正。甚至有個國家的報紙,篇幅很大,寫了一句話,「欲望是人類進步的動力」,登在報紙上。麻煩了,他的新聞局都不知道邪正怎麼分辨
現在好多電視節目,殺盜淫妄,國家也在放。古代執政者都用經典來對照,所以演出來的東西都是「忠孝節義」,不識字的人都懂做人的道理。現在電視節目邪正難分,都亂了。我們回想自己成長過程,我自己唱的那些歌,都不是中正之樂,都是靡靡之音,自己糊裡糊塗就被污染了。
  那辨別善惡,可以提供大家看《了凡四訓》。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是有非、有陰有陽、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偏有正、有難有易,皆當仔細去辨別。不然不辨善惡,那就是痴。
其中一開始,一群讀書人,那已經讀了幾十年的書了,他不見得能辨善惡,跑去問中峰和尚。以前有一句話叫「無事不登三寶殿」,以前出家,他的學問、道德要跟考進士差不多,考過關了,拿個度牒(指古代中國為了管理僧道,允許他們出家所頒發的證明文書)才能去出家。這句俗話就讓我們了解到,當官的人、世間的人煩惱問題解決不了,到哪去請教?到三寶、到山上去請教這些很有學問的出家法師。而且他們心地清淨,我們在紅塵當中打滾。
  這些讀書人就問,說:「經典當中說,善一定有善報,惡一定有惡報,一定是這樣嗎?」他有懷疑。你說打人罵人是惡,中峰和尚說「未必然也」;禮敬人、讚歎人是善,中峰禪師說「未必然也」。所以連善惡都辨別不清楚,怎麼可以辨善報跟惡果?連善因善果都分不清楚,當然結果一定會看錯。
所以中峰和尚提醒他,「如是為了利益對方,打人跟罵人是善。」他們看得太表面了。當然,我們不能學表面,打人罵人是善,你打下去得把他打醒你再打,打下去以後他恨你一輩子,那是沒有智慧。禮敬人、讚歎人,內心是為了求得他的目的,那還是不善,那是諂媚。所以看事情看到根本處,起心動念,心地上才會準。「利人者公,公則為真」,沒有夾雜自私的心,這個才是真善;「利己者私」,夾雜自私自利在裡面,「私則為假」。所以這真假都要會判斷。
  剛好昨天遇到一個董事長,事業也做得很不錯,他是搞污水處理的。他在初中不知道有沒有畢業,書讀得很少,他說他讀到初中而已,我說,你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說為什麼?我說因為你沒有被考試轟炸,你沒有被填鴨一直填下去。
我請問大家,小學生的眼睛比較明亮,還是大學生?你們說的,不是我說的。人愈來愈清明,心地愈透亮,靈魂之窗是眼睛,怎麼會書愈讀神情愈暗淡?所以教學方法要思考。不能這樣壓,壓到最後悟性都沒有了,壓到最後父母的感受他都體會不到。所以整個學校系統,一定要重視德行孝道的教育、悟性的開發。
  其實他是一心一意希望大自然這些河川能夠恢復清潔,他有那份願心。他說這份願心起來以後,很多全世界高端的那種水處理的技術,他研究《易經》,他一靜下心來,很快的就把它想通了。
當初要到馬來西亞來,他卜卦,不好,他說這個因緣可能不妥。最後,他起了個念頭,他說,這筆生意我可以不成功,但是我一定要把中國最尖端的水處理技術送到馬來西亞去。這個願一發出來,這個生意就做成了。所以他以後可能常常會到馬來西亞來,然後我啟
請他,你要講《易經》,《群書治要》,《易經》是群經之首,你責無旁貸。
  結果昨天我們談話的時候,剛好他談到他選擇配偶三個條件:
第一,孝順。第二,勤儉,能幹活。他說他太太一個人可以幹三個人的活。第三,家裡要窮。因為他說家裡窮,她到我們家來,她就受得了。而且他看得很遠,他說因為我事業再怎麼發達,我不是去享樂的,所以我這個太太一定要陪我安貧樂道。
他現在事業做得很好,穿得很樸素,追求心靈的成長、精神生活這個部分。夫妻現在學傳統文化,學得非常歡喜。他的太太我見過,上次剛好到他住的常州,他太太非常樸實。他擇偶的三個條件,提供大家做參考。你說我都結婚了,以後你娶媳婦還是什麼,可以參考。
  這些人生的閱歷可以多積累,說不定哪天人家就問你怎麼找配偶,你就可以供養他。很難講的,你會遇到什麼人問你什麼話,很難講。像我這樣的人,都可以變成證婚人。沒有結婚,還當證婚人
幸好我們有講過《群書治要》,「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
你看五倫關係的核心是夫婦,夫婦一講情義,教出來的孩子,都有恩義、情義,這些孩子跨出去了都是忠臣。五倫的核心,夫婦,「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這個社會能不能出君子,看夫婦和不和樂。夫婦常常吵架,孩子去哪裡學跟人相處和睦?《禮記》這段話,你們都讀過了,有沒有背起來?改天你們當證婚人,就可以講這一句。
  這個「不痴」第四點,禮旭舉這些,其實不痴在哪裡?一切人事物都跟不痴有關。看人看不準,就是愚痴;做事沒有章法,不就愚痴了嗎?所以我們對待一切人事物,不是愚痴,就是有智慧,要用智慧來洞察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只是舉一些角度,供大家去體會不愚痴的重要。看得深遠,這個人有智慧。什麼是深?看什麼事情都看到根本,《論語》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看得很遠,不是只看眼前,不是急功近利。那看得深,叫務本。
我們想到師長講的,「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這就是務本。實實在在講,務本的人決定沒有對人的指責跟批評;指責、批評的人,決定沒有務本。比方說,我們指責自己的另一半,那錯了,正己化人,「正己」是本,「化人」是枝末。這個根本立住了,吸收到營養水分,哪有枝末不茂盛?所以另一半不好,回過頭來,「我做得還不夠好」,和諧家庭,從我心做起。首先,打掉什麼?打掉指責他人的瞋恨、傲慢,這就對了,務本。
  有個太太,她給她先生打電話,剛好先生在忙,對她有一點不耐煩。然後她就說,「我是給你鍊你的耐性,我是磨鍊你。」當然,先生不耐煩,被境界轉了,但這個太太講這個話有沒有道理?第一,「我是磨你的耐性」,她已經在要求對方了。所以念頭不能察覺就愚痴了,「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那不正己,自己不先做好,而求於人,而要求人,則必怨。
孔子說要舉一反三,我們最起碼正反兩面要考慮。接著,她說要去磨鍊人。老師磨鍊學生,是
這個老師德行已經成就了,他知道這磨下去會開悟才磨他,不然你磨下去叫造孽,叫跟人家結惡緣,那不是真的磨。
  所以大家不要拿著道理去扣在別人的頭上,還是要先自己做好,為什麼?自己做好才有信任的基礎,沒有信任的基礎,人家一聽就不歡喜了,幹嘛這麼強求?什麼事情,要水到渠成,而不是去要求別人。「你要相信我,你要聽我的,我為你好」,講這個都已經不自然了。那個都是要說服別人。
今天團體裡面有很多的問題、不足,還是要回過頭來反省自己。「德不廣不能使人來」,我們團體流動率很大;「量不宏不能使人安」,我們度量不宏大,人家跟我們相處,壓力特別大,他就安住不了了。可不能我們底下的人走了,還罵人家沒有善根,那就愈錯愈離譜。
  甚至於一個人有度量、有涵養,這個員工要離開,挺優秀的員工還離開,鐵定我們要反省。然後請教他,「你覺得我們團隊還有哪些不足,請你給我們指教。」這樣會進步,「福在受諫」。
這個員工要離開,必然他一定有看到問題,尤其傳統文化的單位,那是應該我們依教奉行,是像家一樣的溫暖,怎麼會有這個情況,人家還不願意待,要離開?這要反思。這個時候請教他,他講出來的,我們趕快去改善。
不然我們給傳統文化臉上抹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寫出來了,感謝他這幾年或者這段時間為傳統文化、為我們團體的付出,然後我們會用力、用心改善這些情況。假如我們改善得不錯了,歡迎你再回來。我想這樣他不會帶著怨恨走,他也會有一份對我們的期許。相逢自是有緣,人要珍惜彼此的因緣,不要結惡緣。
  接著,看得遠。《了凡四訓》有句話,對看得遠註解得非常好,「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我遇到盧叔叔是十一年前,他非常有智慧,他是洞察機先。他看到社會當中用的打火機,上面都有女人的這種暴露的照片,這個徵兆會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萬惡淫為首」,他們都很敏銳。
  包含當時我們在廬江,同仁之間彼此稱呼都是,比方姓王,我們稱「王老師」;比方姓謝,我們稱「謝老師」。結果當時盧叔叔就說這樣子不妥。我們說我們想用「老師」,是期許彼此「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個期許是好的,但是我們在用這個「老師」的時候,能不能提起這種態度,而沒有染著這個稱呼?因為「人皆好為人師」,假如都被叫老師了,慢慢變成都是我教別人,不是別人教我了。
假如好為人師了,還能不能提得起「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就不容易了。因為後來觀察到打電話的時候,比方某某同仁打電話,「你好,我是王老師。」那他自己稱自己是「王老師」就麻煩了,像我們打電話一定是「你好,我是蔡禮旭」。因為我們覺得我們配「老師」兩個字,我們還遠遠不夠格。「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他們都看得非常細微、非常長遠,洞察人心的變化。所以後來就調整了,都叫「學長」。
  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長遠,不論自己而論天下,比方說女子的穿著,古代為什麼非常保守?因為她想到社會風氣。現在個性張揚,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請問大家,一個女人穿衣服,想到天下的社會風氣,她穿衣服有沒有功德?有。功德在哪裡修?心地上。我們奶奶輩的,你看她們穿得多端莊,人家看了就肅然起敬。現在穿得暴露,人家一看都輕慢她。我給大家保證,哪個國家穿著最暴露,女人最不被尊重,甚至女人被傷害的情況比
例一定非常高。所以自重而後人重,女人要先尊重自己。
  女人被尊重表現在哪?哪有說表現在暴露,表現在身材?那不是把女人給貶低了嗎?那不是把女人物化了嗎?女人是天下太平之根本,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概念,所以還說中國人瞧不起女人,這個都是亂講,這假如還是華人講出來的,這個造的罪孽就重了。「太太」這個稱呼是周朝傳下來的,周朝出了三太,她們養育出來的孩子都是聖人,太姜、太任、太姒,代代都出聖人。女人因為孝順父母、孝順公婆、相夫教子而尊貴。因為家庭跟天下有沒有好的發展,女人家操之一大半。
  哪有人不尊重自己的母親?可是現在很多孩子,對母親沒有以前那麼恭敬。恭敬不是要來的,恭敬是因為對孩子的愛,孩子自自然然感激母親。假如都不愛孩子,那孩子怎麼提起對母親的愛跟尊重?現在什麼重要?賺錢重要,照顧孩子不重要。義跟利倒過來了。而義利一倒過來,不長遠,這《易經》都提醒我們,「利者,義之和也」。這個「利」不是眼前的利,是長長久久的利,他必然是落實道義,這個「和」,就是他的道義都盡得很好,他才能長久的利益。
  比方說當商人的人,他做手腳,他沒有義,他的利能長遠嗎?馬上敗家子就到他們家來了,不義之財,必然要流失掉。夫妻只賺錢不教育孩子,敗家子就來了。之前有跟大家提過,湖南株洲一對夫妻開工廠,不教孩子,孩子賭博、賭馬,傾家蕩產,夫妻去自殺,孩子最後福也折光了,三十來歲就死了。所以古人《易經》這個話值得我們深思。利,一定是從盡道義,哪個行業不是盡道義?人生任何一個行業都是服務他人,符合義。
  《了凡四訓》對這一段,提出的是子貢跟子路的故事。子貢在其他的國家,把自己魯國被抓的國人(去被人家當奴隸),他把他贖回來。按照國家規定,國家會給他贖金,可是他不領,非常清高,結果孔子罵他。
子路有一天在路上看人家溺水快滅頂了,他奮不顧身跳下去救他,那個人感他的恩德,把自己的牛送給他,子路收了,孔子讚歎他。收了人家的牛,一般人說,「你付出還拿收穫。」那子貢贖人不拿收穫,反而人家會覺得他很高尚。
孔子的看法不是這樣,他看得很遠,子貢贖人不拿錢,以後每個要贖人的人,想到這件事他有顧忌,「我贖回來還拿錢,比不上子貢,會不會讓人家笑話?」他有猶豫,就有可能錯失救人的機會。一個人沒救回來,他可能是一家之主,這一家人就靠他活,可能就誤了一個人、誤了一個家。但是他假如把贖金拿回來了,這些罣礙、這些擔憂就沒有了,就不會猶豫了。
子路奮不顧身去救人的命,接受了那頭牛,這個社會上大家就傳,「善有善報,善有善報,以後要多救人。」那風氣不就帶起來了。不能只看一時、表相,要看得很遠。   
沈老都看得很遠,我非常幸運,能親近他老人家幾次的機會。比方說,他就期許我們,「教書是最沒有『錢』途的行業(金錢的錢,賺不了什麼大錢),但卻是最重要的行業,因為文化傳承要靠師道。」看得遠!
有一次,我們在跟他談話,有人說,「這個繁體字……」沈老看著他說,「是正體字,正體字它一點都不繁。」注意,人會有潛意識,繁體字、繁體字、繁體字……最後內心是什麼感覺?正體字、正體字,內心是什麼感覺?正統的,正統的裡面含有人生的智慧。
大家看這個「臭」字怎麼寫?自大再多一點就臭,有意思?你看那個「孝」字、「忠」字,會意。「忠」,心一偏,就不忠了。「信」,人言,人講的話不守信,就不是人講的話,不守信就是把自己的人格給踩在地上,你看這個多有味道。「義」,義怎麼寫?羊,羊是吉祥的意思,是美善的意思,所以把我愈來愈完美,叫義,這樣人生觀對了。
讓我吃得好、穿得好,那不叫讓自己愈來愈美、讓自己靈性愈來愈高,不是,那是讓自己愈來愈墮落。所以大家注意,沈老這段話聽完了,以後要改口,不然有罪過,讓人家落一個印象,「繁」,繁他就不學了;「正」,正體字,他要認祖歸宗,要認正宗的。 
  我記得以前,在念一些西方翻譯的書籍,其實我在念大學的時候,感覺我們喪失民族自信心,連我們念師範學院,讀的翻譯書多。中華民族是全世界最懂教育的,五千年的理念、五千年的經驗、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效果,為什麼我們念師範學院都是念別人的?喪失民族自信心。
翻譯過來有一個詞,叫「以人為本」,大家看過這個詞沒有?請問大家,當你看到這個詞,這個「人」,你第一個先想到誰?自己。那麻煩了,以自己為本不就自私了嗎?所以這西方翻譯過來,要注意。
西方功利社會是自我為中心,可是中國有一句話,孝子心中只有父母,沒有自己。「楊香扼虎」,她父親被老虎咬著就快喪命了,一個女子,衝過去把那個老虎揪起來。她有自己,她就有恐懼,她救得了她父親嗎?不只對父親是這樣,你看以前的兄弟,趙孝、趙禮(漢朝),為了兄弟去死,奮不顧身,他哪有自己?有自己的人做不出這種事情出來,做不出德育故事出來的。
  所以這個「人」,一般假如沒有進一步引導,可能這個詞會被誤用。大家注意看,民主國家都講「我的權利」,你看到哪個民主國家說「我的義務」?「我大學畢業了,我要去盡我的義務。」少。因為被引導到都是要去要自己的權利,利字當頭。為了自己的利,可以把機場佔領、可以把火車車軌佔領,他哪管其他人損失多少,他哪管每個人還等著回家,幾個月不回家了,他不去想這個。
  所以人性要體會得到,我們老祖宗通達人性,這個自私不可長,自我不可長。今天有個人拿了一張團體照,「你也在裡面。」然後把這個團體照拿給你,請問你先看誰?所以這個「人」你假如用習性去看待他,他就變自私自利了;這個「人」假如用本性來看,那他要恢復明德,那就抓到本。
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價值,提升德行、提升人性才是人生的意義,而不是追名逐利、而不是靈性一直墮。好,重視德行了,恢復明德,請問德行的根本是什麼?人之本在德,德之本在孝,你看都是找根本。所以師長在講經的時候說,「我們中華民族以孝為本」,有智慧。怕什麼?怕這句話被人家誤用成自私自利,趕緊拉回來,以德為本,以孝為本,「夫孝,德之本也」。
  再來第五,不愚痴是什麼?不忘本,知恩、感恩、報恩。不知恩、感恩、報恩,那就是忘恩負義。但是這個時代,沒有人提醒,不知不覺會隨順這些物欲的橫流,就「欲令智迷,利令智昏」。
個一、二歲的孩子,他虛榮心還沒起來。我就聽過,有個朋友跟我講,他說有個年輕的婦女,還沒結婚,應該長得比較年輕漂亮,到她的朋友家。她朋友生了孩子,年齡也比她長,就問她的孩子(二、三歲的孩子),「你媽媽漂亮,還是阿姨漂亮?」這個阿姨沒有智慧,亂問。很多人很沒有智慧,情執深重。
你假如當爺爺奶奶,你可不能問你的孫子說,「爺爺對你比較好,還是外公對你比較好?」你是逼他分別、逼他執著。所以人有時候不自我教育,說能教育好人,我也不相信。你要引導他,要看到外公的恩德,還在那爺爺要把外公比下去,奶奶要把外婆比下去,這也是愚痴。所以她這麼問那個孩子,那個孩子連想都沒想,「媽媽漂亮。」她自己有點受傷,叫自取其辱。你怎麼可以向著孩子的天性在那裡破壞?
  可是大家冷靜去看,上了初中、上了高中,「媽,你看人家媽媽都穿名牌的,你看人家都用什麼化妝品。」就開始嫌了,所以人一不小心會染著,「欲令智迷,利令智昏」。慢慢的,「爸,你怎麼賺那麼少錢?」「爸,人家開那車很大。」完了,毀了。所以有句格言講,「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這個才是保留善良的天性。
  說到這裡,自己很慚愧,我當時大學前後就開始做事業了,回到家裡,套一句我們閩南話講叫「蘸醬油」,就蘸一下就好了,就是回到家,行李一放下,人就不在了,就開始去找朋友,去忙著事業了,也沒有跟父母、姐姐們好好談一談,讓他們放心,就沒有做這些事情。所以人不知不覺墮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我七、八年前穿西裝的樣子?看起來還有點銅臭味,那個習氣還在,還沒洗刷完。現在還有嗎?不要問別人,要問自己。以銅自照,正衣冠;以心自照,見吉凶,好好看自己的心態就對了。 
  再來第六點,不愚痴是通達人情事理。《紅樓夢》有句話,我不是叫大家去看《紅樓夢》,我說這句話挺好,還可以用,因為《紅樓夢》裡面哭的場景什麼的太多了,還是讀四書五經比較穩妥。但這句話挺有味道,「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人情事理,你是用智慧,還是用你的好惡、用你的情緒去對待,結果完全不一樣。
孔子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這裡面有人情的智慧。這個事情已經造成了,沒有辦法挽回了,就怎麼去彌補,亡羊補牢,就不要一直在那裡抱怨,這樣當事人可能變惱羞
成怒,甚至於大家聽這個都很難過。你就把它當作一次寶貴的教訓,學到就好,不要一直發牢騷,然後借題發揮,這個不好,算舊賬,這都不理智。
「遂事不諫」,這個「遂」就是他的心意已決,你只要提醒,不要強勸。比方說你知道這個親戚朋友錯了,「我跟你講,你做下去鐵定多慘。」這種話要不要講?這強諫,可是他心意已決,你給他講得這麼肯定,說他這麼慘,他真的很慘,他不回來找你,為什麼?氣放不下,面子拉不下。
  所以要懂得,留一條後路給對方,這個當父母、當領導、當老師的人都要懂。不然現在很多父母,動不動:「你敢!我跟你斷絕父子關係。」可是,可能你的孩子已經一定要這樣做。因為現在的年輕人,他不是從小讀古書,他那個接受父母、別人勸諫的態度還不足。
所以現在年輕人、往後的人,等於是還沒有恢復到從小就讀古書的人,他是成年以後才學,得要慢慢調伏那些傲慢、面子,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接受。往往都要什麼?跌一跤,跌二、三跤了,頭磕破了,回來,「媽……」「來來來」,趕快「擦藥」,先不要罵。擦完藥,「很久沒吃媽煮的菜了?」然後趕快煮好吃的,讓他睡飽。「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沒事了。」拍拍他的肩,給他溫暖。
等到他平復了,肯聽你講了,機會就來了。假如你說:「你給我出去,就別給我再回來了!」那就完了,他一不回來,更慘。我怎麼講這個有點心臟跳得比較快?我定功不足,演戲要演到戲是假的,心不能動。心不動才是真心演,心動了就是情緒演。
  所以古人這些話,你慢慢從人生去體會,很有味道。人家師長知道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不妥,老人家是什麼?提醒,沒有強諫、強勸。寫了一封信,刻了印章,「和平天使」、「神愛世人」,刻了兩個印章送給布希總統,寫了封信,很恭敬、很懇切。
結果後來仗打了,也不好收拾。過了幾年,師長又邀請跟布希總統見面,這個時候他就覺得師長當時提醒他是對的。所以後來那次見面,師長就告訴他,青少年教育、倫理道德很重要,他就聽進去了。他好像之後就有在修正,有在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在他的整個政策上。所以人生這應對進退、人情事理,要敏銳,不要跟人家結惡緣。
  師長還講過,說:「二十歲以前,可以勸;二十歲到四十歲,要用暗示;四十歲以後,就別勸了。」大家笑得這麼開心,是我們都屬於四十歲以上了。這個話中有人生的歷練在裡面,當然,更重要的是提醒我們,要時時「聞過欣」,人家勸我們,我們歡喜接受,「直諒士,漸相親」。其實,人不容易看清楚自己的程度,往往會高估自己。比方,「我也接受人家勸,他勸我我又沒有不聽。」
光聽這幾句話,就知道還是不要勸他。勸的時候,自己又一直在解釋,別人下次也不勸了,好像變成他在錯怪你,那他就不講了。到時候哪一句你聽著不順耳,下次看到他,就躲到其他方向去了,他犯不著結這個怨。這個要學唐太宗,別人勸錯了都歡喜,這個可貴
  「既往不咎」,這事情過去了,就好像家庭也好,社會也好,國家也好,我們這幾代人全世界性的問題,缺乏倫理道德教育,政治界貪污,各行各業貪污,或者追名逐利,這個已經不是少數的現象,它是存在的。所以經典當中告訴我們,「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沒人教他,只是懲罰,只是責備,可能很難解決問題。你大力度的懲罰,可能會狗急跳牆。所以孔子在《論語》裡講,「不教而殺謂之虐」,你沒有教他,就要處罰他,就要殺他,這個是變成刻薄、變虐待了。
  所以這個時候怎麼辦?你在團體裡面,坦白講,大家修學都剛開始,假如全部從每個生活的細節去講,三天三夜講不完,為什麼?各人有各人的角度,各人都覺得自己對。所以處理人事問題,不要在一些細節、枝末當中,從什麼?從領導者做起,然後既往不咎
大家在一起都是有緣,一家人。我們從今天開始盡棄前嫌,以後我們坦誠溝通,話不要在底下講,直接講,那整個風氣就在大家的一種決心、態度當中慢慢轉過來。一個家庭裡面,很多話不敢給另一半講、不敢給家人講,跑去跟人講,那多痛苦?坦白講,去給人家講,還給人家看笑話,「不言家醜」。
家如是,團體亦如是。所以,我們有這樣的態度,大家坦誠溝通,勸人的人、提醒人的人心平氣和。為什麼?因為我們不是要借題發揮,不是要算帳的,是什麼?是為對方好,念念為他想,心平氣和了,而且什麼?言語柔軟,會讓對方感覺你是為他著想。
  實實在在講,我們今天去把道理告訴別人,要問問自己的心,我現在的心是屬於什麼狀態?是要去教訓他,是要去跟他爭個對錯,還是要去成就他?心錯了,講的道理再對,沒用。因為對方首先感覺的是我們的心,真的那個心是念念為他想,口才再不好,對方很感動。所以講的人心平氣和,聽的人歡喜接受。從誰做起?從自己做起。你看,又回到務本,任何風氣要帶起來,「好,那他們做」,那又錯了,自己做。
  第七,不愚痴,重實質不重形式。學習傳統文化,不是形式上聽了多少經典、讀了多少經書叫精進,那是方法。那些方法更重要的是什麼?讓自己明理,讓自己放下習氣,放下才是實質的功夫。不能用功用到表面去,因為用功到表面,還會貪著,「別人都說我很精進,別人都說我修得很好」,那個精進又變成八風吹過來。
實質的人,首先練基本功。又講到根本。什麼是基本功?放下跟一切人對立的念頭。假如今天看誰不順眼,基本功已經破掉了,其他的就別談。你每天磕一百個頭、一千個頭,那都是表相的東西。你經典可以背一百部,也沒用,你感動不了人,跟人對立,怎麼感動人?到哪,添亂。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能放下對立,成不了事。「萬物一體,謂之仁」,《格言別錄》裡面的。一體,哪有對立?我是左手,你是右手,現在我左手受傷了,右手會怎麼樣?右手說:「你是左手,痛死你,跟我沒關係。」不只這樣,不只袖手旁觀,「好,我跟你做筆生意,我幫你擦藥,你給我一百令吉。」利,不是一體,分自分他了。所以這個放下,不分彼此就不對立,一體的,一家人,哪有對立?
  第二,放下控制的念頭。不要要求,不要指責,不要一定要別人照你的意思,那叫強勢。別人是他人生的主角,我們是配角,盡力輔助他,他聽,歡喜;不聽,也不罣礙,這才放下控制。我們最能掌控的是什麼?是自己的心,是自己的道業。我們自己的德行提升都不管,淨管別人,最後別人說,「你五十步笑我百步,你別管我。」提升自己是首要,不是去控制別人、要求別人。
  第三,放下佔有的念頭。孩子跟我們是緣,你不能去控制孩子。你愈控制他,他愈不歡喜,愈躲著你,你跟他不就更沒有緣?就多少緣做多少事,盡力做完了,別牽掛。不然都情感、情執障礙自己,都不得清淨了。要學像鏡子一樣,「境來不拒」,人站在鏡子面前,照得清清楚楚,很用心,真誠慈悲對待;「境去不留」,這個人走了,鏡子還是清清淨淨,不牽掛,不有成見。這個是第七點,重實質不重形式。「不痴」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