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3, 2018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十七講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五)

《做孩子一生的貴人》第十七講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五)

蔡禮旭老師講述

第十七講 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五)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
我們提升自己,第四個下的心地功夫,進入「不傲慢」。從《禮記》開篇「曲禮」就講「毋不敬」,對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就不可能傲慢。《易經》六十四卦,只有一卦六爻皆吉,就是謙虛,謙虛就對治傲慢。
哪些表現是傲慢?比方瞧不起人是傲慢;比方我佩服的人我才尊重,這也是傲慢。不佩服的就不尊重?那不還是用高下心在看人嗎?學聖教的人要看到人家的本性,不要對人有成見,對人有成見也是傲慢。「那是習氣」,習氣是可以改的、可以放下的。他「本覺本有」,他本來就有明德本善,他一定可以恢復。所以要對待每個人都把他當聖賢看,一樣的尊重,那我們這個態度不就給他信心嗎?
  而當我們去尊重別人,坦白講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順我們的性德,對別人不尊重就隨順傲慢,那不是不愛自己、糟蹋自己?要平等恭敬,不能說什麼「我佩服的我才恭敬」。請問大家,經典裡面有沒有這一句?所以他都不照經典做,傲慢。都照自己的意思、不照聖人的意思就是傲慢,自我的主見非常強。所以隨順聖賢經典的教誨,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隨順自己的想法、看法,這是學聖教第一步,一定要踏出去的。孔子「述而不作」,他所談的都是經典,沒有說自己的看法、創作,然後首先來要求自己,這些經典要求自己。
  好批評是傲慢的表現,很武斷,看到什麼就馬上判斷,「一定是怎麼樣」,那很可能會判斷錯,這一形成習慣就愈來愈傲慢。武斷、批評,這都不好,對自己、對他人的殺傷力太大。有句格言說得好,「德盛者,其心和平」,德行非常好的人,這句也可以讓我們勘驗自己的修養,「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刻薄、傲慢,「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
「觀德於忍,觀福於量」,德行好,他度量一定大。「其心和平」,對人都是包容、信任,「見人皆可取」,他看人家的優點,「口中所許可者多」。坦白講,「都看到人家的好處」,也要練習。「這個道理很好,我也很想看人家的優點,可是好像都看不到。」
為習慣看人家缺點,慢慢訓練,每天寫看到誰的優點,每天寫、每天寫,慢慢的欣賞別人優點就變成習慣。「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都是批評,都是瞧不起人,都是記恨人家,「故目中所鄙棄者眾」。這個德薄就表現在他的傲慢上面,包含常常跟人家爭對錯也是傲慢。好為人師,別人都聽不下去了,就一定要跟人家講,這個也是傲慢。 
  為什麼會傲慢?原因當然有很多。我們剛好《群書治要》課程有講到「度量」這個章節,對傲慢有比較多的探討。這裡就舉幾個比較普遍的心態,就是「高下見」,慢就起來了,我高,人家低。所以我們學聖教,假如肯領納於心,就調伏傲慢。
像《弟子規》講「聖與賢,可馴致」,大家都可以成聖賢,有什麼好傲慢?《弟子規》說「凡是人,皆須愛」,我們對人都沒有友善的態度,就沒有落實《弟子規》,有什麼好傲慢?「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勿諂富,勿驕貧」,不要人家沒有錢你就驕傲,或者沒有學歷就驕傲,這樣不好。
  人很容易因為外在的條件比人家好,傲慢;或者覺得自己的學問、道德比人家好,傲慢。坦白講,傲慢的人就沒有學問,也沒有德行了。有句話叫「文人相輕」,那已經是給文人戴高帽了,相輕的人就不是把書、把經典真正讀進去了。
首先「毋不敬」就沒做到,那是什麼?有名無實的讀書人,那要折福的。所以假如我們告訴別人,「我是學傳統文化的。」你已經告訴別人了,不可以傲慢,一傲慢就折福,名不符實。名者,「名亦福也」,我們有這個名,沒有做那個實,福報就在花掉。所以像我的話要調伏得快,不然因為我虛名在外,所以就長不胖,要趕緊實修,德行要趕緊跟上。
  所以這個「高下見」,包含頭髮比較烏黑亮麗也會傲慢,對,不然女孩子怎麼一直要給人家欣賞一下?學聖教的人所在之處,要讓人家生歡喜心。你一頭烏黑亮麗的黑髮,假如遇到我,我白頭髮都好幾根,我不就很自卑嗎?包含身高也會傲慢、學歷也會傲慢、雙眼皮也會傲慢。所以人在這種攀比的社會不傲慢,你真的不是普通人。你學了以後一直觀照才能慢慢把它去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清清白白的來,幹嘛染這麼多惡習?真是對不起自己,要慢慢善觀己心,把它放下。
  還有一種傲慢叫卑慢。比方說從小家裡沒錢,被人家取笑,產生心理的障礙。大學畢業一出社會,拼命賺錢,賺到錢以後買大房子、買大車子炫耀給人家,好像以為這樣可以撫平自己內心的這種遺憾,錯了。為什麼?他房子再大,有沒有人房子比他大?那他不就又要痛苦了?他車再好,還有人的車比他好。
所以假如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好像要掩飾自己的自卑,然後去掙一大堆錢、去讀很多書,然後取得這些外在的條件,那樣的人生累死了,人比人氣死人而已。人不是因為外在的條件而尊貴,是因他的行為而尊貴!多少國家的領首,背後被人民罵得死去活來,那有什麼好尊貴?我們感覺那是可悲。為什麼?他對不起自己、對不起人民。
你看許哲女士,她有什麼社會地位?對,她也沒有當科長,她也沒有當經理,她也沒有這些地位,但是她為什麼是國寶?她無私無我,因行為而尊貴。我們的行為跟經典相應,這才是尊貴,不是去跟人家攀比,要把人家壓下去,那個方向、目標都錯了。
  這些傲慢的態度怎麼對治?第一,跟聖人比就不容易傲慢。「德比於上則知恥」,慚愧、知恥都來不及了,還有什麼好傲慢的?假如我們傲慢心起來了,就起一個觀想:「孔子、孟子、聖賢祖宗,你們一定都看到我的傲慢了,我實在無地自容,我還告訴你們要成聖成賢,居然還順著自己傲慢。」這樣慚愧心就起來了。
這幾天我們共學班的學長,他們有一個課程是「述祖德」,能把自己父母的恩德、父母的德行、祖上的德行,他能回想起來,然後去告訴大家。同時「道己過」,懺悔自己曾經的不孝跟過失。好多的學長分享當中都提到,祖宗真的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有個學長,他出生的時候就沒有見過他爺爺,結果他爺爺幾次到他的夢裡來,他還以為是神仙,因為鬍子很長。所以就跟他奶奶說,「那個白鬍子很長,我遇到神仙。」她說,「那是你爺爺。」
  所以孔子在《中庸》裡面講,你看在祭祀的時候,「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聖人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身體會壞,靈性不會壞,所以我們的祖宗都很有德行,很多都在更高的境界,都看得到我們,他靈性是往上升。《三字經》就證明,「竇燕山,有義方」,那不就是他的祖父來點化他,他改過自新,不然他福都折完、快沒命了。所以人要相信真理,要相信祖先,不要懷疑真理、懷疑自己的聖賢祖先,這一念就折大福報。
  我有跟大家舉過例子,有個新疆的女士,她的老闆學傳統文化很慷慨,印了很多書跟光碟,她有點貪小便宜,每次都拿很多,拿了以後又不看,放在床下。突然有一天她女兒說,「媽,我夢到爺爺」,就是她公公,「爺爺說」,她女兒三歲,「趕快把妳床下的書拿出來看,尤其《了凡四訓》要看。」她嚇壞了,因為她女兒不知道她床下有書。祖宗都在護佑,剛好她那時候動了念頭,想跟她丈夫離婚,她公公就來了,後來還滿認真。我們中華民族很清楚有祖先、有天地的這些神明,所以大家到鄉下地方都還看得到,敬天、敬地、敬土地公、還有敬灶神(灶神爺記錄善惡)、祭祖先。人有這樣的恭敬心,他就斷惡修善,不敢放縱,這都是很可貴的文化
  所以第一點,跟聖人比。師長教導我們,「學儒就學孔子」,就從今天開始,不是跟張三也不是跟李四比,是跟孔子比,這決定不傲慢,因為還差一大截,趕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其後」。「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就是感覺跟不上夫子,差距太大了,趕緊要勇猛精進、追趕上去。所以師長這句法語很得受用,「學道學老子」,以老子《道德經》為標準。「學佛學釋迦牟尼佛」,以這三教的聖人為榜樣。像我們從事教育工作,釋迦牟
尼佛一天教八個小時,教四十九年,我們就往這個目標邁進,哪還有時間傲慢?
  第二,這個傲慢容易在學習聖教的過程會起現行,聽多了,可能拿道理去看別人、去要求別人,這也容易傲慢。所以我們讀經也好、聽經也好,要有正確的態度,自己是當機者,是講給自己聽的。哪怕自己是跟大眾分享課程,講課給學生聽,那也是主要是勸自己。而且勸完大眾要提醒自己,我講的這個道理大家都聽到了,假如我沒做到,人家看到了笑話,人家看到了對聖教沒有信心,那自己就戰戰兢兢,更不可能傲慢。要有只有一個人是學生,是自己,其他的人都是老師。其他的人都是老師也不可能傲慢,這些心態都對治傲慢。
  真是如此,孔子就是這麼教的,我們要會用。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那他的善是我的老師;「擇其不善者而改之」,那他的不善也是我的老師。不同人,善、惡人是老師;同一個人他有善有惡,他的善也是我們老師,他的惡也是我們老師。
比方說這個人他脾氣大,那他就提醒我不要像他一樣,他不也在教我?而且假如我們看到一個人脾氣大,不斷鞭策自己,不要再發脾氣,我跟您保證,你完全把脾氣調伏掉,你又跟他是同事,或者是你的家人,他一定會感動,因為他看到你一直在改。人都有良知,一個大逆不道的人,你罵他「不孝」他也生氣;你說他「孝順」他還挺高興,他都有良知的。
  要轉,這個心態不轉,都跟人對立。他傲慢,你就看他傲慢,其實一個人傲慢能讓我們不高興,我們也傲慢了。「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蘇東坡這個故事很啟發人。「這個人脾氣真不好!」我們的脾氣也起現行了,那還能講別人?所以「工於論人者」,都是論斷別人就傲慢了,「察己必疏」,看自己就更不用心了,甚至還給自己找藉口都有。
孔子教育他的學生子貢,口才這麼好,又那麼有錢,坦白講是很容易起慢心,所以看到學生在批評別人,夫子抓住機會點,「端木賜,你很賢德了嗎?我在自己身上下功夫,都覺得時間不夠用了,你還到處批評人。」這個機會點抓得非常有智慧。
  所以往後看到任何人的過,不能動氣。首先,「好,他有這個,我全改,感動他,不辜負他給我的啟示」,多好。「仁者無敵」,就不跟人家對立,也不跟人家衝突了。這個是真正落實《弟子規》,「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把它改掉。
所以盧叔叔他讓我們很佩服,他說他要做改過的專家。我記得一直以來,長輩是我的父輩,智慧又那麼高,德行又那麼好,常常都問我們,「你覺得我身上有什麼缺點,你給我指出來,我改」,這麼謙退
我們講到這裡來反思一下,我們有多久沒有問另一半,「我有沒有什麼缺點,你可不可以幫助我?」要問這句話以前,要找一家咖啡店,要表現誠意。或者我們是當領導的人,我們多久沒有問下屬,「有沒有哪一些做得不妥?」那才是一個領導者受諫的態度展現出來。假如很久了,那鐵定我們這個很謙卑受教的態度還是不足的
  我們在學習態度上要了解,傳統文化是實學,是君子之學。在《荀子》的「勸學篇」說到,「君子之學也,入乎耳」,從耳朵進來,「著乎心」,這段話提醒我們不能學錯了,要內化到自己的心裡去,時時觀照這句教誨,「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君子求學的態度,耳朵聽進來,放在心上,時時觀照,時時落實,真的做到了「布乎四體」,他表現在舉手投足,「誠於中,形於外」。你看他言語柔和,你看他任何人的需要他非常敏銳,主動就去幫助。我們有時候看那個很熱心助人的人,我們坐在他旁邊都有點不好意思。
「奇怪了,他怎麼都能夠看到這麼多需要?自己都慢半拍。」這個就是他「布乎四體,形乎動靜」。一個人有涵養,他不只一言一行讓人感覺到如沐春風,連他不講一句話都給人很好的感受、磁場。師長有說他的老師章嘉大師,說在他老人家身邊,一句話都不講,身心舒暢。用科學講,叫磁場非常好,「形乎動靜」。 
  那小人之學?「入乎耳」,還沒有入心,都沒有先從自己修身做,就「出乎口」,可能就去好為人師,或者是指責別人、批評別人了。口耳之間只有四寸,那怎麼可能可以修養好自己七尺之軀?心是主宰,所以這些教誨首先要先入心,要用心去落實才行,不然都變「記問之學」,或者只是賣弄口舌而已。賣弄口舌變成毀謗聖教,人家說「那個學的,都是講而已,都不做」,這樣是有過失的。所以我們學習的態度,「入乎耳,著乎心」,學一句,實實在在去做一句,「布乎四體」。
  那我們具體來談一些,比方說批評怎麼對治?批評是傲慢的表現。我們有個學長,講到他父親教導他,「一個人,你沒有認識三年,你不要批評他。」這個教誨非常有智慧!一個人都沒有認識三年,怎麼會知道他心裡想什麼?看到他一個動作就判斷,看到他一個動作就批評,這個一定會批評錯,人家可能是善意,我們還覺得人家做錯了。所以這個家規很好,剛好我也聽了,我也要來效法,那就是他父親這個教誨跟我有緣;也可以教導孩子,他會用心去觀察、學習別人的優點,但不武斷,馬上去下判斷。
  而這個批評,首先對自己不好,好批評的人那個慢心一直增長,自己就墮落。第二,真正經歷過人世間很多團隊的事情,就知道這個時代做事容不容易?不容易。為什麼?人失去了善惡是非的標準。我們不是從小學經典,所以要建立共識就相對困難。而且人的福報又比較淺,沒有福報要做事情,往往很多條件不具足。
所以這種種分析,要成就一件好事就已經很難了,我們還常常批評,對於那些付出的人,會不會打擊他的信心,會不會打擊他的積極性?會。所以有大局觀,能看到現在成事不易的人,他決定不亂批評。哪怕真的有不足,私底下先肯定對方,然後很委婉:「假如怎樣就更好。」對方得到你的肯定他更積極,你又給他建議,他很歡喜接受,就對了。
  不然事情已經很不容易了,好還沒肯定,劈里啪啦就批評了好幾點,那做的人心寒。你說:「他真的做得不夠水平。」你有沒有去了解,他只有一個禮拜的時間,他又不是兩個月。所以好批評一定要改,不然這個口造了很多孽。
人馬上下判斷的時候,請問,客觀條件都了解過了嗎?所以人都不夠冷靜,會被習氣牽著走。你都客觀了解了,保證你不會批評。為什麼?你的動機是為了對方好、為了整個團體好,你怎麼會批評?你會善巧的,該肯定的肯定,該鼓勵的鼓勵,該提醒的提醒。
對了,批評會傳染,「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一個孩子、年輕人聽一個大人批評幾句,他就學會了;你要讓他學習好學,跟著你三年還不見得學得會。認知到這一點,在孩子面前,在下屬、在年輕人面前,絕對不做錯誤的示範,不然我們沒有資格做領導,也沒有資格做長輩,你已經把他帶壞了。
  所以教兒教女先教自己,當父母哪有那麼容易?當老師、當領導哪有那麼容易?我們只是有個名而已,實是什麼?實是理智,實是念念為他想,不是逞口舌之快。情緒化的人已經沒有資格當領導跟老師了,是我們有那個福報坐那個位置,但是更要警惕,我要名符其實,所以「君、親、師」都得學。祖先給我這個福報,讓我可以做老師,學生信任我、家長信任我、國家信任我,要對得起這個信任。那人就謹慎了,不會放縱自己。別人叫我們老師,我們還給
他錯誤的示範,情何以堪?
  剛剛分析的,批評,自己墮落,打擊付出的人。再來,你一批評,聽到的人又對當事人起成見,不是搞得團體失和?實實在在講,誰能聽了話心裡不落痕跡?「我聽了就過了,我不會放在心上。」這樣的功夫,我也服了你了,那也不簡單。那一落印象不就造成成見?
師長老人家,人家要講這個批評的話,他馬上說,「好了,你不要講了,我一輩子都記他的好。」智慧!人家一講,「他怎麼說你,你知道嗎?」「你趕快說,他怎麼說我的?」完了。
師長又提到,假如你一下叫他不講,交情又不夠,他惱羞成怒也不好。「我知道了,這事我知道了。」也是善巧,甚至再補一句,「他對我很好的,哪裡好哪裡好……」對方就講不下去了。還有,不適合勸他,「對不起,我上個廁所」,離開就好了。
  人要有自知之明,聽了以後會落痕跡還聽,那不還是隨順習氣?師長當時跟三個老師,那是台灣當代的高僧大德,學問太好了。學問很好,很多人嫉妒,會毀謗。你看師長那麼年輕就有這些應對的智慧,他不聽,不然把自己跟著這麼好的老師的機緣都給毀掉了
尤其人容易先入為主,除非你自己慢慢調整到你不容易落痕跡、不容易受他影響,聽了以後,很客觀的去判斷,你有這個功夫,那就還行,還沒有以前,要有自知之明。像我們認識一些長者,他們好像包青天一樣,斷案很厲害。甚至我們在跟他講的時候心偏了,他馬上就看出來,我們就講不下去了,有德行的人有這個功力。
  再來,批評,從大局來講,會影響整個團體的和睦。有大局觀,就慢慢會調伏自己這個習慣,自愛、愛人、愛團體。批評跟勸諫不一樣,勸諫的動機是為他好,而且還會抓場合,還會抓時機,言語還會「怡吾色,柔吾聲」,這個叫勸諫,這個叫護念對方。批評就是自己不高興了,逞一時之快而已。再來,武斷,很容易誤會別人、錯怪別人。這個都慢慢從生活當中,從自己的習慣、念頭當中去調伏。
剛剛跟大家寫了這一段,「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都看人家不順眼,「故目中所鄙棄者眾」,關鍵是內心缺乏忠恕。所以師長老人家,在儒家當中提取了四個字,這四個字就含攝儒家一切教誨;在佛家找了四個字,也含攝。儒家:「仁義忠恕」;佛家:「真誠慈悲」。
  人刻傲、武斷,武斷到底要證明什麼?「我跟你講,他一定是怎麼樣了。」到底要證明什麼?這樣去武斷,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我覺得應該冷靜想一想。對自己、對別人沒有好處的話跟事情不要做,不然就是隨順習氣,不然就是愚痴、沒有智慧。自害害人,幹嘛做?所以變成什麼?缺乏忠恕。忠是什麼?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對方,「盡己之謂忠」。盡力都來不及了,幹嘛批評、幹嘛武斷?所以缺乏忠。
  可能有人會講,「會,我對那些好朋友,我盡心盡力;那些人我看不順眼,我不盡心盡力。」請問大家,他對那個好朋友真的是忠嗎?這個值得思考。「忠」這個字怎麼寫?心是中,是中庸之道。這個人幫,那個人不幫,他已經不中了,哪有忠?「可是他也很盡力。」那是什麼力量?「愛憎」那個愛的力量,那個叫好惡的動力。我喜歡他就盡心盡力幫他,告訴大家,喜歡會不會變?不是真心都會變。
「我恨那個人。」保證他前面先愛那個人,愛愛愛,有條件的,對方都不回饋他,他就恨了。那哪叫道義?騙得了別人,真正明眼人騙不了。所以沒有平等慈悲,都不是用真心,不要被自己騙了,那是最可悲的。明明自己不是忠義之人,心裡還常常想著自己忠義,那就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態錯在哪,怎麼提升?
  所以,人時時是分別心作用。這個人對你比較凶,你都對他很客氣;那個人對你很柔和,你失約都對他失約,反正他又不跟你計較。那不是人都分別,欺善怕惡不就表現出來了?對你好的人你要更恭敬他,那才是對的態度。「反正他也不會罵我」,那不好。從這些處事待人的應對,我們內心深處還有很多習氣要調伏。
「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這段大家回去念《了凡四訓》這個開解,什麼是端、什麼是曲,開解得非常好。真心不夾雜絲毫的諂媚、絲毫的目的、絲毫的貢高我慢在裡面。所以能忠,只想著怎麼盡力去幫這個人、幫這件事,不會批評。
恕,寬恕,不會放在心上。甚至什麼?這個恕道「如其心」。雖然人家沒有做好,但是不會情緒化的把他全部否定,還會看到他的存心,還會看到他的難處,先給予肯定,然後來協助他,所以「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
  再來,對治這個傲慢。老人家有句法語,叫「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別人錯為什麼對?叫正常現象,他沒有學過,他怎麼會就包容、寬恕?「我對的也是錯的」,因為我們起一個「我對」,就要去爭對錯了,高下已經出來了,我錯了,我已經被習氣牽著走了,當然錯了。親人之間是為了爭個對錯嗎?還是為了利益對方?所以家裡不是法院,家裡是講情義的地方,講情就互相疼愛;家裡假如講理,講理就氣死你了,這個也是通達人情事理
  剛好禮拜一《朱子治家格言》,上個禮拜我們講到,「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常常覺得自己對,就是傲慢,不懂得反省。「因事相爭」,已經衝突了,「焉知非我之不是」,我有沒有錯?「我錯得少,我才錯兩分,他錯八分。」那還是錯。人有錯,他只要想那個錯,他就不好意思,他就不會繼續生氣了。所以說「我錯得少」,坦白講,他沒有認錯,他還是盯著他錯得多。人只要覺得自己有錯,慢慢氣焰就下來了。
不然再繼續思考:我咬著他八分錯,他會咬著我兩分錯,那不狗咬狗,很難看。「各相責,天翻地覆」。
  用一句成語來講就很容易了解,「一個巴掌拍不響」。很有道理,兩個人能吵得起來就是什麼?水平差不多,叫半斤八兩。那水平差不多有什麼好傲慢的?有什麼好爭的?這麼一思考,心就平了,不好意思了。
有人就會說,那有沒有一個人都沒有錯,都是對方錯?有,完全沒錯,就對方錯。那個沒有錯的人不是吃虧了嗎?保證他不吃虧,他會怎麼樣?他會變聖人,福慧圓滿,怎麼會吃虧?人有時候思考事情都不夠深、不夠遠,都是一時間:「我受不了了,別跟我講了。」舜王都沒有錯,沒有錯他還認錯,這才是修養。
叫「賢人爭罪,愚人爭理」。「愚人爭理」,一爭,家庭就失和,團體就失和;「賢人爭罪」,都是我的錯,別人就一看,他也都沒錯,還自己扛,大家的氣焰就下來了。你看自己的孩子跟人家爭吵,父親馬上去跟人家鞠躬、認錯,這個孩子就流眼淚,慚愧了。
  包含我們看五倫關係當中,都有完全沒錯,最後這樣的人成就都非常高,真的不吃虧。舜王智慧成就,福報現前當天子。德育故事裡面「張李丐養」,她先生很早就過世了,留下一個婆婆,又瞎(瞎了眼),而且脾氣又大,常常還罵她、打她。她自己一個女子當乞丐已經夠難的,夠苦的,還要奉養一個瞎了的婆婆,而且脾氣又大。
那一般,諸位女同胞,妳們入戲了沒有?這個角色讓妳演,會怎麼樣?最後她成就非常高,無疾而終。當盡所有的錢財幫她婆婆辦後事,辦完削髮為尼,無疾而終,坐著,活到八十幾歲就走了,大福報。五福臨門,最大的福就是臨終前沒有病痛,自在的走。
  我們接著進入「嚴以律己」第五個心地功夫,「不疑」。這個懷疑,首先我們體會體會,對自己的殺傷力非常的大。人懷疑自己就好像墮到深淵一樣,不知道底在哪,「啊,沒力氣了,做不了了,學不了了」,就一直往下沉。老祖先說天人合一,整個大自然跟人心是相交感。
大家回想一下,二十年前,很少聽到說哪個都市裡面突然一個地方有個大窟窿出現,整個房子、車子全部陷進去,連橋都陷進去。你們聽過沒有?現在這樣的新聞不少。人的疑心愈來愈重,疑心愈重,地會陷下去,就像人一沒有信心,好像跌到無底深淵一樣。
天人合一是真的,不是假的。人心善,風調雨順;人心不善,天災很多。老祖宗知道這個真相,一看到這些亂象,馬上反省自己,要求自己改過。首先誰先做?皇帝、天子先到天壇去懺悔自己。他這麼做就帶動全國人民也反省,所以很快的那個災禍就轉掉了。
  對別人殺傷力也很大,對團體殺傷力也很大。比方今天你一個好朋友他不相信你,保證當下我們很難過。再來,一個團體彼此之間不信任,這個團體隨時都會瓦解,因為互相不信任。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沒有互相的信任,懷疑了,這個團隊再有一百人、一千人,可以在一夕之間就瓦解掉,很脆弱的。可是假如互相信任,誰都不能影響,二人同心,其利都可以斷金,「三兄四弟一條心,門前泥土化黃金」。
大家看,整個聖教弘揚開來,一開始都幾個人而已,彼此信任,眾志成城。那我們體會到了,別人不相信我,我一定相信他,慢慢那個風氣就被自己帶動起來了;別人不跟我和,我一定跟他和。其實誰不願意跟人和?誰願意懷疑別人?你完全的信任,那一份至誠就感通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人現在很希望建立自己的自信,而我們觀察到,現在有信心的人不多,甚至那個信心,隨時會遇到一些境界會變化。首先第一個,信心不多,為什麼?我們從小到大都跟人家比,這個攀比的風氣太明顯,比來比去。像我就很沒有信心,第一個,成績不好,小時候成績就考十幾名、二十幾名,回到家頭都不敢抬起來,不好意思
再來,小學畢業身高才一百五十五左右,站在那裡,「完了,完了,我會不會跟我媽媽一樣高?」每天在那裡跟我媽媽比,「媽,我怎麼跟妳差不多?」現在想起來很不孝,要懺悔。對,「兒不嫌母醜」,怎麼可以嫌我媽媽矮?這個你看,罪業。但那個時候風氣,自己就很在乎,就希望長高一點。
所以我到學校去,我們那些女同學有的一百六十幾,初中的時候女孩子先長高,男孩子比較晚,我們那些女同學(也不能怪她們,她們也沒學過《弟子規》),每次都走在我身邊來,就這樣(比高),我就沒信心了。人在這樣的環境你說有信心,這個人也不簡單。他要不是契入真理,不然就是傲慢,那不是自信。人只要有攀比了哪有真的自信?除非他真正了解真相。什麼真相?我本有明德,本有本善,我一定可以恢復,他幹嘛自卑?
  所以經典可以開人的智慧,開人正確的人生態度。「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我有明明德,我幹嘛自卑?我有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我不自卑了;「苟不教,性乃遷」,我還有習氣,我不自傲了。所以經典很好用,幾句話你領納在心裡,你的整個心態就轉了,不自卑也不自傲。為什麼?我有習氣,可是習氣可以改掉,我還是可以恢復我的本善,我幹嘛自卑?「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所以信心一定是建立在真理,決定不是建立在外在的比較條件上。說因為我很高,我很有自信,那你假如到NBA去?那些人都比你高,那你會不會沒自信?你說我學歷很高,學歷比我們高的還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信心假如是建立在這些條件上,遲早它要變化,那它不是真的
你說可是我先天,比方說我先天是殘障,我怎麼會有自信?很多我看有些報導,先天一出生,腳就沒有了,手也沒有了,非常樂觀。那個演講,底下那些學生都哭得痛哭流涕,他以自己的人格感到尊貴,他以自己不氣餒、念念服務社會感到尊貴。這些學生一看他,「我有手有腳,他沒手沒腳還造福人群」,被他感動了,他也不自卑。這樣的例子很多。所以我們當父母也好,當老師、當領導,我們用這種真理來對待一切人,我們信任一切人、不懷疑一切人。
  那我們了解經典不會騙我們,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從今天開始,會不會因為哪件事沒信心?會不會因為哪句話,像消了氣的皮球?會不會?「人之初,性本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句經句入心,就得大受用。
剛好前幾天有朋友問,說:「你怎麼這麼相信經典說的話?你怎麼這麼相信聖人說的話?」我說:「人要騙人總有個目的?他沒有目的,他騙你幹什麼?」所以師長就講,這些聖人講了那麼多的教誨,大部分你都懂,都是真理,可是有些境界高,你不能理解,那首先他講的這個你能理解的部分都是對的。再來,你不能理解的部分,你要相信他一心一意就是要成就你,他不可能騙你,他又沒有要佔你一絲一毫的便宜。
  所以首先要什麼?信聖人的話,不懷疑經典。信聖言量,這個人有善根。因為你可以判斷,他絕大部分你能理解的,都是對的。其他不能理解,你就要老老實實照他去做,你慢慢就跟他一樣契入那個境界。聖人在二十樓,我們在三樓、四樓,那你要爬上去,當然要聽他的教誨,慢慢就爬上去。你理解了,你真相信了,「信解」,你真的去「行」,你就「證」,證就是契入他們的境界,而且你會邊走邊明白,確實是這樣。
  那我們建立信心了,但是自己基礎還是比較差,沒有關係。「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其實人容易不相信自己,容易找藉口。比方,「我以前受英文教育的,我怎麼弘揚中華文化?」行不行?行,perfect(完美),太好了。為什麼?學英文教育的人,一心一意學好,那些從小讀漢字的、讀中文的人全部:「哎呀,丟臉了!」他不把所有人的羞恥心都喚醒?他沒有這個身分,還喚不到這麼多人。有沒有道理?你們沒反應?要給我鼓個掌,不然我沒信心。錯了,信心不能建立在別人的掌聲當中。
  坦白講,所有一般覺得很不好的記憶,你一轉念,那都是給眾生最大啟示的機會。「順逆皆佳境」,什麼境界都是最好的,你用覺悟去看它就是最好的。白方禮老先生,他有什麼地位,他有什麼財富?可是他對教育的貢獻多大!他能這樣去支持教育,帶動全中國的人,甚至海外的人一聽他的事例都流眼淚。就因為他是那樣的背景,他無私無我的去為教育,就感動所有的人,「我的條件都比他好,怎麼可以不做?」
所以諸位長輩,你不要說:「我今年七十歲了,太大了。」Perfect,你發願,你都不要講一句話,你就那個白頭髮坐在最中間,後面的人都被你感動,而且保證你延壽二十年以上。這個事這麼重要,中華文化可以救世界,整個民族文化承傳這麼大的事,你發願,老祖先馬上就庇佑你了。
  我講這個話是有根據的。李炳南老師,這麼有智慧的人,他一看學生短命相,讓他弘法(弘揚正法)就延壽了。你看李炳南老師多麼善巧,讓師長去學講經,「你來看看,他們都小學畢業而已」,你看他善巧方便。師長想:「我初中畢業,小學畢業都能學,那我也可以。」不然師長那時候覺得自己不行。善巧方便進來了,就安心了,就開始學了。老人家命中四十五歲,已經延壽四十多年了,身體還這麼好。所以我們也有信心。所以漢學,深入十年一部經,不分男女老少一起來。這個「嚴以律己」就跟大家談到這裡。
  接著,「寬以待人」,這個是恕道。寬恕寬恕,寬表現在哪?寬,心量一寬,不分彼此,設身處地,就表現出他的寬以待人。再來,不計較,那也是代表他的寬,沒有不能容的。師長講到,「普天之下沒有我恨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愛的人。」那還會跟誰計較?第三,寬表現在哪?厚。寬厚寬厚,厚道待人。
以這三點跟大家做交流。首先第一個,設身處地。設身處地第一個,不給人難堪;第二,不傲慢;第三,感同身受。
  我們複習一個故事,《群書治要》我們有講到《說苑》,提到楚莊王有一次宴請群臣,喝了酒,有個臣子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結果去拉了楚莊王一個妃子的衣袖。這個妃子也很厲害,一被拉了衣服,馬上就把那個人的帽帶扯下來。
當時這個臣子在拉衣服的時候是剛好遇到風大,把所有的蠟燭都吹熄了。所以帽帶就把它扯下來,然後這個妃子馬上去找楚莊王,「你有一個臣子對我非禮,拉我的衣服,你趕緊把蠟燭點起來,把那個人抓起來。」
結果莊王聽了以後,「我怎麼可以讓我的臣子難堪,來全妳婦女的貞潔?而且是我宴請大家,讓大家喝個痛快,有點失禮也是正常的。」然後,楚莊王就說,「今天要跟大家喝個痛快,假如沒有喝到把帽帶都扯斷,就是不夠盡興。」他這麼一講,大家就啪啪全部都扯掉,然後再把蠟燭點起來,這個事就過去了。
  後來有一場戰役,勢均力敵,楚莊王多次面臨生死危機,都是有個臣子上來護衛他,幾番解救他。後來他們勝了,莊王很感動。「我好像也沒怎麼厚待你,你怎麼為我這麼拼命?」結果這個臣子就講,「莊王,很多年前,你宴請群臣,結果蠟燭熄掉了,那個拉你妃子衣服的就是我,當時你寬恕了我,這個恩德我一直記在心上。」所以不讓人難堪,最後救回命。假如讓人難堪,可能會丟一條命,人家記恨在心就麻煩了。
  所以格言當中有提醒我們,「凡一事而關人終身」,這一件事有沒有關他終身?有,那個蠟燭一點燃,他這一生他的名節就沒了,人家每次看到他,「這個就是對君王妃子非禮的人」,他還怎麼做人?或者人他以前不懂事,家裡出了一些事怎麼樣,你知道了可不能掛在口上,「你知不知道他以前什麼情況?」這個都是不厚道「看人要看後半段,浪子回頭金不換」。
有些人還好打聽人家過去哪些事情,還講給別人聽,你要斷人家改過自新的路嗎?所以「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你真的看到了,「不可著口」,不要去講,要去給人留後路,去鼓勵他。「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這個話有失厚道,去損到別人,輕慢到別人都不行。
不然會養成習慣,好拿別人開玩笑,這個都損德。「雖閒談戲謔」,飯後聊一聊都不應該,「慎勿形言」,這個也是長養自己對人的恭敬,不要言語隨便。關人家終身的事還到處講,可能「一語折盡半生福」,一句話就把人半生的福報給折掉了,因為你斷了人家的路。所以老人都勸我們要積口德,積口德。所以人功德從哪裡積?從守口德開始積。對的,不然每天都漏光了。
  第二個不傲慢。這第一個不給人難堪,還有一個故事,寬以待人,我們就想到劉寬。他不只是不給人難堪,他不願意人家難受。他有一次騎著自己的牛出去了,走在路上,有個農民,「這頭牛是我的,你怎麼可以拿我的牛?」看那個人義憤填膺,這麼堅定一定是他的牛。
「對不起對不起,您趕緊牽回去。」當時民風也淳樸,人家也不會去偷人家的牛,他只是一時間認錯了,不然他繼續這樣爭執下去,可能那個人身體也會受損。「趕快,你牽回去。」結果那個人一回去,他家的牛跑回來了,「認錯了」。又了解他是劉寬大人,嚇得半死,然後趕快牽牛去還給劉寬。劉寬馬上說,「牛都長得很像,很正常,你認錯太正常了」,要給人家台階下,「還麻煩你給我牽過來,謝謝,謝謝。」
  我們當時候看到這個故事,佩服。佩服完呢?效法,像他這樣的一種應對的柔軟。所以先人也告訴我們,多讀一些聖賢人留的話跟他們的故事,人會長見識,人那個氣度,看著看著慢慢就擴寬了。你說那個「二十四孝」,看一遍不流眼淚,不孝。我們回去試驗試驗,真的看完「二十四孝」都沒哭怎麼辦?再看一遍。人,你要相信自己,鐵定慢慢慢慢就化掉這個鐵石心腸。
  第二,這個不傲慢就是感受到,人傲慢的態度一起來,對方會很難受。像我也曾經跟大家分享過,我姐姐從小都是第一名,我都是十幾名、二十幾名。所以兄弟姐妹之間相處,你假如書又讀得好、錢又賺得多、學歷又高,小心,不知不覺就壓到自己的兄弟姐妹
所以假如自己特別優秀,更要慎重。不要回去,「太簡單了,太容易了。」人家都內傷了。因為每個人開竅的時間不一樣,你先開竅,不能以才智蓋人,「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要「收斂才智」。很重要,現在人都沒信心,我們一下子標榜自己,就把人家給弄得很難受了。這一點,我的二姐從來沒有因為成績去炫耀過、去標榜過,所以我沒有從我二姐身上感覺到壓力。
  再來,我父母也沒有拿我去比。所以我這樣的條件,沒有扭曲掉,是因為我的父母、我的姐姐們都不攀比,也不給人壓力,所以我感他們的恩德,我的人格還算健康。那我們這一段聽完之後,要回想自己對待父母、對待所有的親人要小心,不知不覺會傲慢。甚至更嚴重的,父母不識字,自己碩士、博士,那個傲慢氣就上來了。沒有父母哪有我們?那是太不應該了。
  不只不給人傲慢,給人信心。曾經有個企業家,他的小舅子在他的公司,小舅子表現不是很理想,他的岳父岳母就常常在他面前,「不好意思,我這個兒子不長進,給你添麻煩。」就講這些話。他一聽,「也對,他表現不好。」坦白講,他那時候只是想著「對」,他已經見了小舅子的過,可是他沒有體恤到一個當爸爸媽媽的人,在自己女婿面前講自己兒子的不是,那多痛苦、多難過!
  所以人經過學習不一樣,他能夠體恤他岳父岳母的心情。體會到了,不一樣,他岳父岳母又講,他馬上把話接過來,「爸,媽,是我不對,我沒把弟弟帶好,他其實挺好。」哪裡好哪裡好講出來,為什麼?還是有優點,岳父岳母一聽,很感動。
再來,這個話有沒有可能傳到他小舅子那裡?很可能傳過去,人的良心就被他喚醒了。我表現這麼不好,我這姐夫不只沒有責怪我,還怪他自己,我怎麼可以對不起他?但是假如,不是這樣的心態,還是見小舅子過,常常岳父岳母在那裡罵自己兒子,小舅子還坐在旁邊,我們還加一句、加兩句,就完了。
不傲慢,時時體恤別人的心情,在加上時時反省自己的不足,我想這個家庭種種的嫌隙,慢慢就轉化過來了。「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經綸」,這個才是真正把經教學進去,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人能弘道」,真的落實,家裡人決定會感動,身邊的人決定能感動。這個是不傲慢。
  第三,感同身受,「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同理心。像我們在學校,新來的同事,他對這環境都不熟悉,難免會有緊張。你能感同身受,就像愛護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他,他很快就安心,很快就融入了。我有聽一個老師分享,他剛到這個學校,他有個同事,在睡午覺的時候,就把自己的外套披在他的身上,他睡著了,他就非常感動。大家在一起,相逢即是有緣,就時時設身處地去愛護對方。所以一個團體老人帶新人,他很快就可以融進去。
  還有另外一個故事,應該大家也有印象,楊誠齋先生的夫人,七十來歲了,都起大早煮粥給僕人吃。她的孩子不忍心,「媽媽,妳年紀這麼大了,還起這麼早。」「他們都是父母的孩子,他們都有父母有親人,他們過得好,他們的親人都安心。而且這麼冷的天,肚子沒有一點熱氣就去工作,非常傷身體。所以我煮點粥,他們喝完再去做事情」。
愛人如己,感同身受。包含哺乳,她生了七個孩子都是自己哺乳。她說我給其他人哺乳,我就搶了她孩子的奶水了,自己哺。雖有這麼高的地位跟財富,還是一樣,那一顆沒有被染濁、那一顆愛敬的心對人。最後她四個孩子,有三個考上進士。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那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個禮拜再接著講最後一個大單元,就是自我教育從「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下功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心境、是綱領,但具體一定落實在倫常、本分當中,然後在落實過程當中,不斷閑邪存誠,觀照自己是不是真誠、是不是清淨、是不是慈悲的心在做。好,謝謝大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