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 2025

《百病尋源記第二部》一個犯嚴重邪淫、不知廉恥的女人

在這裡我向大家懺悔:我是一個犯嚴重邪淫的罪人,是一個不知廉恥的女人。

回顧不堪回首的往事,要從我十五歲上初中時說起。愚昧無知的我初中時就談對象,還和他(稱A吧)發生了關係。班主任老師發現後,專門苦口婆心地教導過我。但那時的我仍執迷不悟、不知悔改,就這樣一直糾纏著還享受著。其間,我還貪慕虛榮的交了一個學弟和我做筆友,說白了就是有虛榮心,現在想來我真是內心骯髒。就這樣荒唐了三年,直至父親因心梗去世,那時我才十七歲。

沒了父親我更淪陷了。當時,我認為A給了我心理的安全感,越這樣我越無法自拔了;我不知道自己是缺父愛還是貪婪色欲……我明知道這種行為不對,但卻無意自拔。從我們一起上學到一起外出打工,我和A糾纏了四年。後來,在沒有和A分手的情況下我又經過同學認識了B ,感覺和B有新鮮感。其實當時是什麼心理我都不清楚,我只感覺我離不開性,唯獨性行為可以讓我安寧,現在想來我好骯髒。一切無明,業力讓我水深火熱不能自拔……

由於東窗事發,我被A甩了。但我又追著求A ,再次和A和好了。我也曾想過跟A結婚,但是媽媽堅決不同意,現在想來媽媽是為了我好。再後來,由於我們都不打工了,各自回了自己老家,就徹底分手了。

由於父親的離世,我總感覺沒有安全感,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急需尋找一個溫暖的懷抱,用邪淫麻痺自己,誤以為那就可以給我帶來安全感。我二十歲時,在東北認識了一個比我大九歲的男人C 。當時也是色迷心竅,他追我,我竟然同意了,這樣又開始了邪淫的生活,還瞞著媽媽跟他回老家同居有半年之久。現在自己都不敢回想,都覺得當時的行徑實在是太可恥了。

我還特別的不孝,父親離世後,哥哥為我們撐起了這個家,付出了太多太多。後來,哥哥選擇要出家為僧,我是百般阻撓。我對不起哥哥!現在我才知道我哥哥有多麼愛我,沒有他和我媽媽就沒有今天的我。而在這之前,我對媽媽和哥哥都一直是怨恨,一點沒體會到家人給予的愛,就只有心煩,完全被邪淫迷惑了心智。現在我知道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啊!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成了相親一族。D是我眾多相親對象的一員,相處的過程中還和D發生過關係,也是荒唐了半年就分手了。

最後,我認識了現在的丈夫,他是一個令我崇拜的優秀男人。我和丈夫在沒結婚以前也是毫無例外的發生了性關係……我是多麼可恥骯髒啊!現在我們剛剛結婚不久,孩子才3個多月,風平浪靜的小家庭,美滿幸福。

婚後幸福安逸的生活,愈加讓我又開始不安起來。我每每想,我做了那麼多羞愧的醜事,哪能有這麼幸運呢?我感到了恐懼,感覺這一切都不是真的,懷疑這是離婚的前兆。於是新一輪的鬼迷心竅,胡思亂想又開始了。我十分迷戀篤信算命,一次又一次找所有可以找到的算命先生給自己算命,總感覺自己要找到點什麼,一次又一次的算。自作孽不可活吶!

想啥來啥,終於我遇到一位巧言令色的算命先生,給我了一個「滿意的答案」 。他告訴我,我和丈夫最近十年不會離婚,十年後必定離婚。我問:不離不行嗎?算命先生說:不行,必須得離。還假模假樣的說是因為家暴致使的離婚。這一說辭簡直是晴天霹靂,我複雜而惡劣的情緒致使奶水沒了,我對不起我剛出生三個月的寶寶,而我卻是這齣好戲的導演者,只因自己的一味臆想,是多愚昧啊。

邪淫是最直接影響婚姻感情的,如果我沒有這麼多不恥的經歷,我很清楚我的生活應該是另一種狀態,『好比一件名貴的禮服,不小心在明眼處燒了一個破洞,指定是穿不出高貴場所的。只能束之高閣,或者將就在生活中隨便穿穿。天道規律決定一個不貞的人跟這件禮服是一樣的待遇。』希望大家以我為戒,不要邪淫,不要透支自己的幸福,不要讓自己後悔。

這篇文章的內容是我的親身經歷。佛家有言,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我皈依佛門後,感激佛菩薩的慈悲救度!雖然我有些事情實在是羞愧到不齒的地步。在此我向古聖先賢,自家的列祖列宗們、累生累世的冤情債主、因我邪淫而受到傷害的人們、有心無心傷害的所有眾生們,向你們深深懺悔,我知道錯了,發願知錯就改,不在二犯,肯請你們原諒我,給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此生,我會儘自己所能好好行善積德,以贖之前所犯罪孽。希望我將這骯髒私事說出來能讓更多人引以為戒,讓很多無知懵懂的青少年男女從中吸取教訓,不再重蹈我的覆轍,少走彎路,哪怕是無數讀者中有一個人可以從此發心、開始戒除邪淫,可以早日重生,脫離痛苦的折磨也是值得的。

小編點評:

很多人覺得,趁著年輕時好好瘋一把,多少感情與性經歷,多少歲月無邊,這都無所謂,只要最後能找個好男人嫁了,或娶個好女人,便一切安好了。可是,這世間哪有這般便宜的好事呢?凡事都有定數,用一分就少一分,用完就沒有了。感情的福,也是一樣的。物以稀為貴,感情用的太濫,身心都髒亂的像個破舊的布娃娃,又哪裡有讓人憐愛你的理由?上天欠你的,記在賬上;你欠上天的,遲早要還!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所有的遭遇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果。

一代佛門大德虛雲法師曾說過:「以智慧明鑑內心;以禪定安樂內心;以精進堅固內心;以忍辱滌蕩內心;以持戒清淨內心;以布施解脫內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