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一對夫妻帶著孩子一路奔波來到學校,想諮詢秦老師孩子的病因。
在講堂上,孩子媽媽諮詢秦老師說:「兒子今年8歲了,但身高只有3歲兒童那麼高。醫生說我孩子患上了生長發育遲緩症。幾年來,我們夫妻倆帶著孩子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大醫院,所有的招數都使過了,錢沒少花,淚水和汗水也沒少流,就是沒解決問題,孩子至今還沒上一年級。聽好心人說找秦老師可以救孩子,我們就來了,老師,為什麼我家孩子會這樣?」
秦老師問:「你們前些年平日裡是不是看不上別人家的孩子了?」
孩子媽媽如實的回答:「是的。的確是。」
秦老師進一步追問:「你們是不是經常性的斜眼惡瞅別人家的孩子?」
孩子媽媽說:「是的。尤其是我丈夫這方面表現的特別突出。他嘴巴很討賤,嘴裡特別喜歡挑人家孩子的各種短處評說,為這事我們倆沒少吵架,但每次他都當開玩笑,就是不改。」
秦老師說:「老話怎麼說的呀?『笑話人家前,笑話人家後,最後落個讓眾人笑個夠』,有沒有這句話?」
課堂的人答:「有!」
秦老師接著說:「是呀,笑話人最後不如人吶。現在果報落在你們自己身上了,痛苦吧?」
孩子爸爸羞愧的底下了頭,孩子媽媽哭得淚人一樣。
秦老師說:「這就是平日裡不注意口德,也就是意惡、語惡的後果。果報現前,笑話別人最後自己丟人現眼,讓自己成為別人的笑料,這就是如是因,如是果,沒有辦法吶。」
孩子媽媽哭著說:「秦老師,我的孩子還有救嗎?請您發發慈悲,救救孩子。您說什麼我們都會照做的。」
秦老師說:「求我沒有用,還是求自己最好用。我能做的,就像十字路口的交警,告訴你們哪裡錯了,給你指條正確的道路,但走不走就是你們的事了。很簡單,從今天起,你們要斷惡修善,翻轉心念,每天只想別人的好,多表揚人家的好;多反觀自己的惡,每日堅持念善,眼善,口善,多與人為善,行善積德,慢慢的就會好的,去做吧。」
秦老師開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為善受福,作惡遭殃,這是一條真理、一條定律。面對因果,一定要謹之又慎。
《無量壽經》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