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5, 2022

太上感應篇 - 第72集 - 淨空法師講述 - 1999年新加坡、澳洲淨宗學會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看《感應篇》第二十九段,這一段也只有一句:

  【推多取少。】

  前面教我們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如何落實?這一句就是真實的教誨。人要不能夠相讓,斷惡修善就決定做不到,所以要懂得讓,相讓是美德。在中國古書裡面記載,孔融四歲就懂得謙讓,這是見到善根非常深厚,當然後天的教育也佔了決定性的因素。人皆有善根,這是我們不能否定的,他的善根淹沒而不彰,過在沒有機會接受聖賢的教誨。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所以對於教育看得非常重。不但童年教育重要,實際上他已經把它引申到胎教,當母親懷孕的時候,她的心情、舉止對胎兒都會產生影響,所以儒家的教育是從胎教開始。懷孕的時候,做母親的人思想就純正、就清淨,真正要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對於子女照顧的這才是無微不至。

  現代人哪裡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縱有深厚的善根,被這個社會風氣習染,他的善根福德不能現前,惡的習氣都被勾引出來,這才是真正社會動亂的根源,一切不安定的根本。儒家、道家、佛家,可以說都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們在社會上有能力競爭,放棄競爭;有本事取得功名富貴,他也把這個完全捨棄,過著隱居的生活,清貧的生活,樂於從事於社會偉大的教育,真正做到奉獻自己、造福人群。他們的眼光遠大,不是看在這一世,看到往後生生世世久遠劫後,所以他們的成就備受世人崇敬。幾千年來提到這些古聖先賢們,即使在現前的社會,還是有許多人尊敬、讚歎、嚮往,向他們學習。

  《太上感應篇》是道家的教學,文字雖然不多,義理非常豐富、非常圓滿,字字句句都說之不盡。『推多取少』,就是斷惡修善的落實,它小註子裡面開頭第一句就說得好,「此句所指甚廣」,理跟事都是深廣無盡。他舉一個比喻,兄弟分家,朋友交財,財務上的往來,要懂得謙讓,這是美德。如果是爭取,諸位就要曉得,貪瞋痴煩惱就現前,這是佛家最大的忌諱,三毒煩惱如果不能夠遏止,果報在三途。所以眼前得的這點便宜算什麼?得不償失。

朋友共財更要相讓,有些同修問我,朋友來借錢,我們要不要幫助他?我告訴他,你有能力就幫助他,但是要記住,借給他,就決定不要想他還來,這個朋友愈交愈厚。借給他還想要還,還要討債,好朋友反目成仇,這又何苦?所以借給他的時候決定不要想他會還我,借給他就是送給他,就是贈與,你的心多安,你多快樂!他將來還你,很好,歡喜;不還你,決定不要再提。所以幫助人事先要想到自己的能力,盡心盡力幫助人,養自己的厚道,後福無窮。你能常常這樣做,你在社會上建立了公信力,你辦事有很多人擁護,有很多人幫助。你樂意幫助別人是因,種的因,別人幫助你是果報,種善因得善果,要懂得這個道理。所以要知道相讓。

  我們人生活在世間,實際上自己生活所需非常有限,古大德常講,活在世間也不過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你就能安安穩穩、舒舒服服過一輩子,為什麼不肯相讓?健康長壽最重要的因素,心地真誠、清淨、慈悲,這是健康長壽真正的因由。不是在吃得好,不是天天進補。諸位細細去觀察,在歷代帝王將相之中,那是大富大貴,他們生活條件富足,飲食起居講求是世間平常人望塵莫及的,我們看看歷史上幾個長壽的?三十、四十、五十死了的佔大多數,活到七十、八十非常稀少。反而不如農間的老農,農村裡面活到八十、九十、一百多歲的,我們常常聽說,你再去看看他的飲食起居,粗茶淡飯。他為什麼那麼健康?為什麼那麼長壽?可見得健康長壽不是進補得來的,不是用醫療手段可以獲得的。老農何以能夠健康長壽?他心清淨,他誠懇,他慈悲。懂得這個道理,生活起居一切隨緣就好。而且飲食起居是愈少愈好,心愈清淨,清心寡欲,自然就健康長壽。

  它引用《遺教經》上一段話,這是佛說的,佛講「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佛這句話我們聽起來不難懂,欲望多的人貪心重,沒有得到的想得到,所得到的又怕失掉,心理負擔就太重,煩惱太多了,患得患失,他為什麼短命?原因就在此地。諺語有所謂「憂能使人老」,這話是古人經驗之談,一個人憂慮、操心的事情太多,容易衰老、多病,壽命自然就不長。從這些事實真相、這些道理上來觀察,我們就曉得,儒家、道家、佛家,這些真正聰明人他們懂得養生,盡可能把憂惱的事情丟掉,身心自在。教化眾生是他們的事業,雖然做這分事業,認真努力去做,但是決定沒有希求,為什麼?有求就有煩惱,無求無煩惱,多求多煩惱。教導學生,教導子弟,對學生、對弟子決定沒有希望,為什麼?有希望就有失望。你能有成就,你的善根福德因緣好,我們看到歡喜;你不能夠依教奉行,不能夠接受教誨,還是造作一些罪業,他們看到點點頭,習氣煩惱太重。所以心裡頭痕跡都不沾,這個才真正懂得養生之道。

  我們去為社會、為人民、為眾生做一些好事,有緣去做,眾生有福,我應當做,多做一點;沒有這個緣分,眾生沒福,落得清閒自在。決定不是攀緣,我一定要做這樣,那你就有憂惱,你就有欲望。諸佛菩薩在十法界,我們在經上讀到,隨類化身,隨機說法。是不是他自己想到這個地方來教化眾生?不是,如果想到,他是凡夫,他不是聖人。他怎麼來的?眾生有感,他是應來的,我們今天講應邀、應聘,應是被動不是主動。我們眾生有感、希求,他就來;眾生要沒有這個念頭,不會來,他來幹什麼?他來不是找麻煩。所以諸佛菩薩,連儒家、道家,教學,或者是說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為眾生服務,全是被動,決定沒有主動我要怎樣怎樣,我還要製造一個機會要怎樣怎樣,哪有那麼多的事情?這種做法,這種念頭,違背了自然的法則,自然的法則就是自性的性德。儒釋道心地都是清淨無為,無為而無所不為,那是感應。

  我到香港來為大家講經,不是我要來的,是你們想聽經找我來的。你們既然想聽經,我不來對不起你們,你們不找我我絕對不會來。往年有一位雷太太每年都邀請我,我每年到這裡來講一個月。雷太太過世之後就沒有人再請我,所以我有好幾年沒到香港來。到香港回歸,我來看看,過去在這裡講過十年,總有這麼一段感情,所以香港回歸我到這邊來參觀一下。又遇到一些老同修,過去的老聽眾來告訴我,「法師,你已經七年沒有來了。」我說,「哪有這麼長?」算算果然是七年。我說,「不是我不來,你們沒有找我,你沒有找我我怎麼能來?」於是同學有幾位又來找我,你來找我這是感,我來是應。我們跟釋迦牟尼佛學習,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是主動的,主動的有煩惱,主動心不清淨,完全是被動的。佛教導我們隨緣而不攀緣,隨緣是被動的,攀緣是主動的。所以這句話意思就深長。

  佛又說,「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這是佛教導我們,我們要怎樣在這一生當中,過得很自在,過得很幸福。常言說得好,「理得心安」,道理明白,心就安,道理明白之後欲就沒有,欲望就沒有。所以跟一切眾生相處,他要的我們盡量給他,他要名,名給他;他要利,利給他;他要財,財給他,跟眾生結歡喜緣。我們所需要的他不要,他所需要的我們不要,他需要的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個東西我們不要,我們要的是清淨心,清淨心他不要,所以我們跟一切人相處沒有衝突。世間人為什麼處不好?利害衝突,彼此互相競爭,所以不能相處。我們跟一切眾生能相處得好,現在你們看到我跟許多不同的族群處得非常好,不同的宗教也處得非常好,什麼原因?你們要的統統給你,你不要的我要。所以決定沒有利害衝突,我們才能相處這麼好!我幫助大家的,是我接受佛菩薩、古聖先賢教誨,這一生所得到的真實利益,我貢獻給大家,跟大家分享這一分利益。如果你也覺悟,你一定也能夠「推多取少」,我們生活所需極其有限,很容易滿足。

  我在求學的時候,那個時候大概三十多歲,三十二、三歲的時候,跟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師日中一食,每天吃一餐。我二十六歲學佛,那一年下半年我把晚餐斷掉,佛家講持午,我這樣生活不少年。到台中跟李老師,李老師吃一餐,我就想這個對我來說不難,我也把早餐斷掉,我也一天吃一餐。吃到第八個月我才告訴老師,老師問我,「你覺得體力怎麼樣?」我說,「體力很正常,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狀況。」他把桌子一拍,告訴我,「永遠這樣下去,一生不求人」,生活容易!多欲就要求人,少欲不求人,古人講得好,「人到無求品自高」。所以我那個時候一天吃一餐吃了五年。

以後到台北去講經,韓鍈居士邀請我住到她家裡,她看到我每天吃一餐,她說,「法師,不行!這樣將來你的身體要是有什麼問題,我們全家擔當不起,你如果答應在台北弘法,你一定要吃三餐。」我們想想,弘法重要,隨緣吧!我就把一餐分作三餐,過去我年輕,一餐吃飯,普通的飯碗我一餐吃三碗飯,所以吃三餐每一餐吃一碗飯。跟她相處三十年,蒙她的照顧,現在她往生了,再不會限制我,所以我應該再恢復吃一餐,省事!省掉許多的麻煩。

  所以生活所需愈少,我們貢獻別人的就愈多,這是好事,對自己決定有利,對別人也有利益,自利利他。一定要懂得謙讓,過去我跟大家講過,人與人交往要懂得禮讓、忍讓,居於領導地位要懂得謙讓、謙虛,樣樣讓人。我們與一切眾生交往,沒有利害的衝突,這裡面就不會有任何的矛盾,不會有任何的誤會,就能真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助合作。對於社會安定,世界和平,一切眾生的福祉,自然就能夠圓滿成就。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