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存心自有天知
南懷瑾講述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有一天感嘆沒有人了解他。子貢聽見就說:老師何必這樣悲觀!怎會沒人了解你?孔子說,我這一生,「不怨天、不尤人」;從基層的學識,艱苦的人生經驗起步,但不為現實所困,能夠昇華,走入形而上的境界。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因為孔子出身窮苦,在艱難困苦環境下,體會到人生哲理,成就智慧的德業,昇華上達,超越世俗,因此對人世間也不要求別人的了解,存心自有天知。
上面等於結束了自微生畝以後的一段話,下面又轉入另一波瀾。
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是魯國政治上、社會上有地位的人,當時魯國政權在季家三兄弟手中,公伯寮就暗地挑撥是非,在季孫面前,講孔子學生子路的壞話,這也是間接的攻訐了孔子。當時有一個孔子的學生姓子服,名何,字伯,後來諡號景,當時是魯國大夫。
有一天來告訴孔子,公伯寮在搗亂,到處造謠和老師作對,並且在季孫家說子路的壞話,增加老師的麻煩,今天我在政府中的權力可以左右一切,可以放手去做,這種害群之馬,我有力量除掉他。意思是向老師請示,要怎樣處置這樣一個壞人。
孔子說,不要那樣衝動,不可以這樣,我走的是為國家民族、為人類、為天地行正道,能夠走得通,是命。倘使這個文化命脈真的要中斷了,也是民族、國家、時代的命運。公伯寮這樣搗亂,影響不了什麼。又有什麼關係?
這一段書,第一點是看出孔子思想、意志的堅定;第二點說明了孔子的人品道德。在他學生裡有這樣有權力的人,而且不止一個,但是他始終不運用。他認為這種現實力量,對於文運世風的興衰,沒有什麼影響,所以他否決了子服景伯用權力對付公伯寮的建議。由此再引出下文的另一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