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別裁》時衰鬼弄人
南懷瑾講述
說到這裡,引出孔子的話,對於當時風氣的變動,大發感嘆!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我們讀了這幾句話,感想也非常多。處身現代的世風,也有孔子當時同樣的感嘆。在孔子那個時候,是一個變亂的時代,在變亂的時代,各種怪現象都會出來。所以孔子的憂愁,就是深恐國家民族的文化命脈斷絕。
他說,古代的聖人過去了,我見不到了,但是學聖人之道的總有吧!如果能看到照聖人所教的道去學,雖然沒有學完全,但已經夠得上稱君子的,我就已經滿足了。這是他無限感嘆的話,可見那個時候,真正夠得上稱君子的人都已看不見了。
緊接著,他又說,真正的善人,過去歷史上有,現在沒有了,至少我還沒有見過。只要看到一個有恆心的人,做到「守死善道」;思想的中心確立了,隨便社會怎樣變更,甚至天塌下來都不管,一定走自己這個路子的,這樣有恆心、有毅力的人,能夠見到,也就好了。這是說能一生為歷史文化犧牲下去的人,也沒有了。
下面相反的說當時社會的現象:「亡而為有」,亡就是無的意思。他說現代社會上的人,充殼子的多,根本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架勢可擺得大,亂充蠻有學問的樣子。社會到了變亂時,這種現象有的是,有人有了錢,就附庸風雅,像是蠻有學問的樣子。當然那些人碰不得的,他一開口就完了。
「虛而為盈」,社會變亂中,有的人內在本來空虛得很,可是還引為自滿,自認為對。我們從社會上可以看到,凡是過分傲慢的人,他的下意識中,一定有很重的自卑感。要原諒他的傲慢。「約而為泰」,約是儉約。在變亂的時候,有很多人本應節約的,但很少這樣,都是要充面子,講排場。沒有米下鍋了也不管,排場先擺出來再說。
有了這三種情形當中任何一類型的人,一定不會有恆心向學問道德努力的。因為他的心理上就已經不健全了。這是社會的病態,也是個人的病態。不但孔子那個時候是這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也是這樣。翻開古今中外的歷史來看,凡是變亂的時代,都是這個樣子。所以處在這樣變亂的時代中,我們就要特別注意,加強自己的修養了。
這些是說孔子的教育與方法,同時說到他對於時代的憂心。下面又說到他對生活的態度。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或許說,這兩句話應該放在專門記載孔子個人生活的第十篇《鄉黨》中。為什麼卻編在這裡呢?自有它的道理。這兩句話是說明孔子作人做事的態度。他釣魚就是釣魚,不用機械性的方法,不用大網去網。(綱即是網。)以現代的生產觀念來說,這種態度又是落伍的了!
如果說光是用釣竿去釣魚,連企業公司都不要設立。這簡直與經濟政策完全相違背。但這個話不是討論生產問題,是個人作人的原則。就是說他釣魚也好,做什麼也好,不喜歡用機心來整人。
「弋不射宿」,打獵的時候,拉弓射箭,不射宿鳥,就是對還巢的鳥,棲息在那裡的鳥,他是不射的。這一點也代表中國過去文化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現在當然也還保留。我們從舊體小說就可看到了。中國人打鬥很不喜歡用暗器,常用的暗器是所謂「鏢」。萬不得已要用鏢時,必定同時大喝一聲:「看鏢!」表示先打了招呼,通知了。這雖然是一個小動作,也就是民族性的特徵,是我們民族的傳統道德。
現在說起這些中國文化,從另一方面看,都是落伍的思想了。但以最新的觀念來說,又不落伍了。現代的生物學家,盡量提倡愛,愛動物,全世界都組織保護動物會,保護野生動物會,提倡禁獵。
我們過去認為,愛護動物是應有的道德,如相傳的「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中國人都曉得,過去小孩讀書,老師都教的,成為生活教育。春天,鳥剛孵出小鳥的時期,不要去打,否則母鳥被打死了,小鳥將在巢中餓死,非常悲慘。這種教育,看起來好像是一件小事,但是擴而充之,就是仁愛心。所以將孔子的這兩點,放在這裡,就是說愛心的擴充,是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