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anuary 17, 2020

《論語別裁》秉筆直書罪罪惡惡

《論語別裁》秉筆直書罪罪惡惡
南懷瑾講述

又怎樣從春秋《左傳》看得出它的「微言大義」呢?如果讀懂了《左傳》上第一篇的《鄭伯克段於鄢》,就大概可知《春秋》的筆法。
鄭伯是一個諸侯,(春秋時,王道衰微,五霸崛起。五霸中鄭莊公是第一個稱霸的,接下來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等)在本篇中,孔子的「微言」在哪一個字呢?那就是這個「克」字。「段」是鄭莊公的親兄弟——共叔段。對兄弟是不能當敵人看待的,「克」字有敵對的涵義在內,打敗了敵人就是克敵,結果他對待兄弟用對待敵人的辦法——事先不肯教化,不止惡於其先,而且還故意培養罪行,最後又故作仁義。因此春秋的筆法,就在這一個「克」字的微言上,定了他千秋的罪狀。
左丘明寫這段歷史怎麼說呢?大家也許都讀過了,我們也不妨溫習一下。
鄭伯——鄭莊公是老大,他母親姜氏生他的時候是寤生——迷迷糊糊在昏迷中生的,作母親的受了驚,害怕了,於是心理學問題來了,姜氏因為這次受驚,從此對莊公沒有好感,始終心裡不高興。
由此可知,現代研究青少年思想問題的人要注意,有許多青少年的思想,主要都是在小的時候受到環境影響而形成的,環境上每一件事,影響他們的心理很大。譬如從小貧窮的人,尤其是孤兒,他們大多容易產生偏激心理,我也曾栽培過好幾個孤貧的少年,並告訴他們,窮苦出身、孤兒出身的人,最後只走兩條路,沒有第三條路:
一種是他將來成功了,對於社會非常同情,他有辦法時,同情別人、同情社會,因為他覺得自己是從苦難中出來的,就非常同情苦難的人。另一種人成功了,對社會非常反感,對於社會上的任何事、任何人都懷疑、都仇恨。他認為自己當年有誰同情?社會?社會上哪有公平?他心裡始終反感。
這兩種相反的心理,同樣是受環境影響而產生的,至於為什麼同樣的原因而產生相反的結果,這又牽涉到遺傳本質及教育等等問題了,如參照上文「學而不思… …」這段,便可思過半矣。所以有許多從事社會工作的人員辦孤兒院,辦得無論怎麼好,孩子還是有反感。對自己的孩子罵了以後,孩子雖然生氣,但過了一會兒就忘了。假如孤兒和那些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挨了罵,他不會生氣,可是他永遠不會忘記,因為他天生有反感。所以研究社會、研究政治,這多方面的學識,一定要注意。
講到這裡,就知道鄭莊公的母親姜氏有了心理偏見,而孩子在這種環境之下長大以後,就產生不正常的心理了。後來姜氏又生了一個孩子段——次子。在中國古代,長子是繼承官位的,將來繼承諸侯的當然是鄭伯。中國有句老話:「皇帝愛長子,百姓愛麼兒。」就因為長子是繼承人,而老百姓則往往喜歡年老時生的孩子。
可是姜氏生了第二個孩子後,告訴丈夫,希望將來由次子繼承王位,但基於傳統習慣是不可以的,所以後來還是由鄭莊公繼位做了諸侯。姜氏就要鄭莊公讓弟弟段到「制」這個最好的地方去做首長。而鄭莊公對媽媽說,「制」這個地方並不好,是艱苦之地,沒有發展的價值,既沒有經濟價值,又不是政治重心,把弟弟派到這樣一個地方去不太好,還是換一個地方好,叫媽媽另外選一個地方,結果把弟弟封到「鄢」這個地方去。
實際上「制」在當時鄭國,是軍事、政治上的重鎮,他不敢養癰貽患,因此,鄭莊公用了權術,說了一篇假仁假義的話,騙了母親。孔子寫這一段,這是說鄭莊公沒有用道德,而用權術。
後來,母親姜氏和弟弟「段」要起來造反,招兵買馬,積草囤糧,已經有了反叛的明顯跡象,左右大臣都向鄭莊公報告,鄭莊公明明清楚了,但說沒有問題,姑且等等看吧!意思是說,他的狐狸尾巴還沒有露出來,要培養他把狐狸尾巴露出來,再處理他。
這就是政治上古代奸雄權術中的一套,道德的政治,絕對不可這樣。兩者的差別也就在這裡。尤其對親兄弟,應該感化他,把這件事情坦然地告訴母親來處理,不應該像培養敵人罪行那樣培養他,最後母親與弟弟通同造反,鄭莊公出兵滅了這個弟弟。所以歷史上有人說,曹操培養了劉備和孫權,以便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手段是效法鄭莊公的,因此便指歷史上第一個奸雄是鄭莊公。
孔子著《春秋》為什麼用這件事開始呢?這就是說明社會的變亂,並不是普通人能夠引導的,都是權臣、有地位的人變壞了風氣,所謂亂自上生,所以上面講到季氏旅於泰山的故事,孔子說:「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也就是這個意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