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28, 2018

《幸福錦囊集》,二、學習篇:如何幫助子女立定人生志向?

《幸福錦囊集》,二、學習篇:如何幫助子女立定人生志向?

蔡禮旭老師講述
 
立志要趁早
人一定要立定志向,立志要從小立定才會有成就。范仲淹先生在小時候,看到一個算命先生,就問他:「請你看看我的命,以後可不可以當宰相?」算命先生從未遇過口氣這樣大的小孩,就跟他說:「你口氣未免太大了!」范仲淹有點不好意思,接著又問算命先生:「那你幫我看看,我能不能當醫生?」這位先生很好奇,為何兩個志願差別這麼大?就問范仲淹。
范仲淹回答:「唯有良相、良醫可以救人。」良相可以救一國的人;良醫,可以隨分隨力救人的生命,救了一個人的生命,可能是救了一個家的命運。算命先生聽完以後很感動,因為范仲淹念念都是要救人,所以他跟范仲淹說:「你有這樣一顆心,就是真正的宰相之心,你以後一定會當宰相。」這位算命先生也很懂得鼓勵孩子,後來范仲淹真的當了宰相。
我們思考一下,范仲淹年輕的時候,他念四書五經是什麼態度?是要念出修身、齊家、治國的方法。而其他讀書人是要念出什麼?只為了求功名利祿,所以對於經教的領會有相當大的差別。范仲淹這樣念了十年、二十年,他寫出來的文章一定是鏗鏘有力,而且針對國家的時弊,所以他能順利的在仕途中步步高升。
立聖賢之志
文天祥有一首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丹心是指一個人的至誠心、真誠心;照汗青,汗青是代表史冊、歷史。用我們的真心鑑照哪一部歷史?「中國歷史」。確實在中國幾千年的承傳當中,第一次出現滅種的危機,滅聖賢種。因為中國的承傳,最重要的兩大支柱就是孝道和師道,現在孝道是否還存在?岌岌可危。而師道又是奠基在孝道的基礎上,所以我們有責任把孝道、師道表演出來,還要傳承下去,這樣才能承先啟後,才對得起祖宗們對我們的慈愛。
我們要修身、齊家、治國,要先鑑照誰的歷史?修身要從自己開始,人一定要對得起自己,不可以自欺欺人。我們回頭看看,這幾十年的人生路上,自己覺得是否踏實?假如已經感受到了歲月的蹉跎,時光的流逝,那就要趕快轉變態度,珍惜時光,好好學習,開發智慧,不要等到年老的時候,才感嘆「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方悔讀書遲」。
我們要齊家就要用這一生的努力去鑑照我們父母的歷史,所以一定要做孩子的好榜樣,也要讓父母在這一生感覺到,養育我們這樣的子女非常值得、安慰。假如在父母的一生中,你給他的是這樣的一種感受,就真正盡了一分孝心。
除了我們要鑑照父母的歷史,還要教導子女學習聖賢教誨,當孩子長大以後,他進入社會與人群相處,他會感受到,就是因為得到了父母對我們的聖賢教誨,才具備了正確的人格、正確的人生態度,才讓我們一生能立於不敗之地。當子女對父母是這樣的感受與感恩,那我們這一生在子女的歷史上,也寫下了我們的責任、義務與恩義。
我們還要鑑照誰的歷史?我們的另外一半。讓先生、讓太太在自己的人生歷史上寫上修身、齊家的好榜樣。你們有沒有想過要寫修身、齊家的記錄留給後代?時光很快會逝去,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希望多做些事,可能都來不及了。現在趁年輕的時候,要盡心盡力去愛護對方,使對方感受到我這一生就是因為娶了這樣的好太太,我的家業、事業才會有這樣好的發展。當先生對太太是如此的評價,所感受到的是這樣的一種體會,這個太太就是做得相當圓滿。
人生的價值在於成就身旁所有人的人生價值,這就叫中國文化的承傳。當人有這樣的志向,自然就會好好的充實自己,好好規劃時間,而不會蹉跎歲月,消磨光陰。
立志始從當下行孝
孩子在學習聖賢學問的時候,我們應該正確的引導他們立志。假如他說我要做總理,這個目標對他現前的生活來講比較遠,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立志要從現在開始做起,在家裡做一個孝子,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從這裡開始做起,才是真正的立志。
孩子就會覺得,我現在學習聖賢學問,幫媽媽端一杯茶,幫媽媽洗腳,都是在力行聖賢教誨,都在學習做一個孝子。很多孩子會說:「媽媽,我長大之後,一定買大房子給你住,買大車子給你開。」媽媽聽了高興得不得了,儘管孩子每天都會跟她吵架,但她仍夢想著以後孩子會買大房子給她住。而孩子的孝心不應該寄望在幾十年之後,真正有孝心的孩子會從當下開始做起。
我們常用《弟子規》去引導孩子,與父母講話要和和氣氣;每天要幫母親分憂解勞,做家事;書要認真念,讓父母放心,這些都是做孝子的必要條件,所以引導孩子不能讓孩子的志向與生活脫節。我們引導得正確,孩子在做的過程中就會非常高興、踏實。
通過德行教育,有個孩子在一周就做了四十三件孝行,老師們從心裡為之感動,這就是孩子落實在家裡做一個好孝子,在學校做一名好學生,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還有很多孩子搭乘公共汽車時,看到長輩、老人一上車就會立刻讓座。這麼小的孩子都懂得讓座,其他的長輩以及小朋友,一看到就非常感動,進而大家就會效法學習,得到助人為樂的喜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