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31, 2018
做人有做人的藝術,說話也有說話的巧妙
星雲大師:做人有做人的藝術,說話也有說話的巧妙
發布:君合
言必契理,
言可承領,
言則信用,
言無可譏。
——《十善業道經》
這是《十善業道經》裡的一段話,提示我們說話的技巧與方法。
做人有做人的藝術,說話也有說話的巧妙。所謂「做人難,人難做」,關鍵在於說話的不容易。假使一個人談吐誠懇得體,符合進退之道,處人處事自然圓融無礙,人生路上會更加平順多彩。那麼,話該怎麼說呢?
第一、言必契理。
有的人說話,懂得因應對方的需要而說,比方見到農夫,就說農夫的語言;見到軍人,說軍人的語言;見到商人,說商人的語言;見到工人,說工人的語言,這就是「契機」。除了契機,還要「契理」,說話的內容要合乎道理,更要能有益於人。因此佛經的言論,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不但契合眾生的根機,也契合諸佛的真理。
第二、言可承領。
我們所說的話,要能讓人接受。有的父母怪兒女不聽話,兒女也反抗父母,認為父母不聽他們的心聲;有的老師不懂得因材施教,學生無法吸收,考試自然也不盡理想;有的人聽到好話「聞善言不著意」,不能承受、領會別人的教導,這是非常可惜的。說話最大的妙用,是要對方能接受,才有可能作進一步的溝通交流。
第三、言則信用。
所謂「人無信不立」,做人忠誠守信,是立身處世的根本。如果一個人輕諾寡信,說出的話不能兌現,就難以再讓人相信。因此我們要學習說真實語,守信不妄言,才能獲得他人永久的信賴。
第四、言無可譏。
說出來的話不但要讓對方可以接受,還要能不讓人譏評。很多人一開口就讓人不高興,因為他只顧及自己的立場,說話不得體;有的人一開口就給人不歡喜,因為他傷害別人的尊嚴,甚至得罪了人還不自知。
佛光山開山之初,我為佛光人定下四大工作信條: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主要的用意,是勉勵大家要處處給人、為人設想,因為慈悲沒有敵人。常說柔軟的愛語,給人一點慈悲,給人一點佛法,收獲的不只是別人,自己也能得到很大的利益。
標籤:
星雲法師
[相關文章] - 星雲大師:人生真正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 2023-02-14
- 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 - 2023-02-07
- 星雲大師:藥師佛與阿彌陀佛有衝突嗎? - 2022-05-19
- 星雲大師:讀誦《金剛經》好處很多很多! - 2022-02-14
- 星雲大師: 《人間萬事》失業怎麼辦? - 2021-11-05
- 星雲法師:禮藥師佛一樣可以往生西方 - 2021-07-27
- 如何以四無量心做為立身處事的根本? - 2020-05-27
- 做人為什麼要謙卑? 謙卑之道的四點 - 2020-05-16
- 星雲法師:愛的真諦 - 2023-02-22
- 星雲法師:把自己安在「無」裡面,人生會很快樂! - 2023-02-1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