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7, 2020
如何以四無量心做為立身處事的根本?
星雲大師:如何以四無量心做為立身處事的根本?
心,有染污心、清淨心;分別心、平等心;愚迷心、覺知心。心,還可分為虛妄心與真如心。虛妄的心就是染污心、分別心、顛倒心;真如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四無量心,能產生一切福德智慧,能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四無量心做為立身處事的根本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處事要有慈心:
待人處事要本著一顆仁慈的心,仁慈的心就是給人歡喜、給人安樂的心,而且是能體諒他人、肯為別人服務的心。有了慈心,在處事時,就能退讓包容,對別人不利之事,就不會放任而行。《大學》說「止於至善」,就是要我們以仁慈之心利益眾生,使眾生得到歡樂;以純善之心樂於公益,讓眾生得到幫助。
第二、助人要有悲心:
人要有悲天憫人的心,悲心,就是幫助別人離苦得樂的心,就是像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心。幫助別人時,有悲心才能不在乎個人的利害得失,才能全心全力為眾生去除困難;對於世間一切痛苦,才能沒有貴賤怨親的分別,而以平等之心施以救濟,就如太陽,不求回饋而無私的普照世間。所以,助人時要懷著悲心,才能無私的救助他人。
第三、做事要有喜心:
你每天工作有歡喜心嗎?還是心不甘、情不願,一點也不快樂?做事時,「心甘情願」才會讓自己快樂;滿心歡喜的去待人處事,才能讓人感到真誠。做事不歡喜,就會容易感到疲累與辛苦,你帶著歡喜心,別人也會因你的歡喜而感到快樂,如此事情做得再多也不覺得累。如駝標比丘,卅年的歲月以歡喜心為人提燈籠照路,迎送掛單的人,而讓自己與他人都得到了利益。
第四、修行要有捨心:
你要想修行嗎?你想要修身養性嗎?修行與修身都要有捨心。舍心就是要能放得下,要能看得開,要能不計較,不自我執著;修身就是要捨棄不良的嗜好、捨棄不善的行為。語云:「捨才能得」,如果你能經常主動的給人一個微笑、主動的去幫助別人,相信必能獲得更多的善意回應。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也是每個人生活中都應該具備的四種心。
標籤:
星雲法師
[相關文章] - 星雲大師:人生真正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 2023-02-14
- 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 - 2023-02-07
- 星雲大師:藥師佛與阿彌陀佛有衝突嗎? - 2022-05-19
- 星雲大師:讀誦《金剛經》好處很多很多! - 2022-02-14
- 星雲大師: 《人間萬事》失業怎麼辦? - 2021-11-05
- 星雲法師:禮藥師佛一樣可以往生西方 - 2021-07-27
- 做人為什麼要謙卑? 謙卑之道的四點 - 2020-05-16
- 星雲法師:愛的真諦 - 2023-02-22
- 星雲法師:把自己安在「無」裡面,人生會很快樂! - 2023-02-1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