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3, 2018
為人父母做到這點,就不必擔心兒女不孝順
嘎瑪仁波切:為人父母做到這點,就不必擔心兒女不孝順
發布:學佛網編輯阿明
不少人有疑問:“佛教一天到晚講“苦”,是不是很消極?”
當然不是。就像為人父母,會經常提醒小孩:“你多吃點兒,不然長不高;你多穿點,不然凍到會感冒;你要好好讀書,不然以後沒有好工作;你要和大家搞好關係,不然將來就沒有朋友”等。
其實,父母一直在為孩子將來不受苦做準備。佛陀把眾生視為兒女,告訴我們,輪迴即是苦,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都是為了眾生兒女不受苦的教育,都是為了眾生兒女苦口婆心的諄諄教誨,消極嗎?
現在的父母面對年輕一代,必須要求自己做好表率了。因為自己現在對長輩的所作所為,就是未來子孫們的榜樣。如果自己現在做得不好,將來孩子也會學著自己的作為對待自己,到時候就不能埋怨孩子不孝順,因為他看到你就是如此對待長輩的,沒有一個好的表率讓他學習,怎麼能怪他們呢?
我們要孝順長輩,把父母照顧好。好好孝敬長輩,就是兒女的榜樣,兒女也會跟著你學,也會做得好,而這樣的傳統就是我們慈悲的來源。關懷應該延長到每一個人的一生中。親友活著的時候,就要對他們多多關懷,特別是當他們在病中即將進入此生最後過程時,不要有刺激他們的心態或行為出現。很多人認為,在病人罹患不治之症時,早一點告訴他事實,可能對病情會有幫助。很多醫生也有這種觀念。可是,從我與病人接觸的經驗發現,多數人對自己能活下去抱有很強烈的希望,如果我們提早告訴他病痛將會帶走其生命的真相,會打擊到他。這需要很多的善巧。
標籤:
嘎瑪仁波切
[相關文章] - 心中有慈心的人,看誰都高興,這並不是因為別人做得好,而是他自己修得好 - 2019-12-30
- 所謂的冤親債主,大都是我們曾經比較親的人 - 2019-12-24
- 不用好奇你的前世是什麼,沒有意義! - 2019-12-03
- 無論是善緣還是孽緣,都可以扭轉為積極的助緣 - 2019-11-29
- 談到修行,首先要從「做個懂得感恩的好人」開始 - 2019-11-29
- 看不見自身的「我慢」,最可怕 - 2019-11-08
- 願意助人為樂,一定是有福報、有能力的人 - 2020-01-13
- 把快樂寄託在物質的增長上,就像猴子水中撈月一樣不切實際 - 2020-01-09
- 為何很多健康、高智商的人卻生下殘疾或智障的孩子? - 2020-01-07
- 心量大小,是長期德行的培養,人人都喜歡被包容的感覺 - 2020-01-02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