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7, 2024

南懷瑾先生:真要做學問,須直接從原典入手

●閱讀任何一本經書,把它熟讀一百遍,甚至一千遍,它本身的註解就可以體會出來了。

我向來主張,讀古書不要一味迷信古人的註解。讀秦漢以上的書,不可以看秦漢以後人的註解,要自己以經注經,就是讀任何一本經書,把它熟讀一百遍,乃至一千遍。熟了以後,它本身的註解就可以體會出來了。

如跟著古人的註解,他錯了,自己也跟著他錯,這後果可不得了。須知古人也是人,我們也是人,古時有聖人,現在也可以有聖人,為什麼不立大丈夫的志向呢?

朱夫子的學問好,道德好,修養好,沒有話說。他對《四書》的見解好,也沒有話說。不過,錯誤的地方也不少。到明朝以後,一味亂捧朱夫子,把中國文化捧上了錯誤的道路,這個罪過也不輕,為害中國文化近千年。——《孟子與離婁》

 

我們做學問的辦法,最好以經注經,以他本身的學說,或者本人的思想來註解經典,是比較可靠的事。然後,把古人的學說消化以後,再吐出來,就是你自己的學問。 

有些人做學問,對古人的東西沒有吃進去,即使吃進去,也消化不了,然後東拉西扯,拼湊一番,這方法是不能採用的。我們要真的吃下去,經過一番消化,再吐出來,才是真學問。正如雪峰禪師所謂:「語語從胸襟中流出,蓋天蓋地。」——《論語別裁》

 

●如果學會了這一點,自然能夠親嘗法味,融會貫通。

我常勸學佛的同學們,不要陷於這一百年來的佛學著作及註解中,昏頭轉向,應該直接研究佛經。至於名詞不懂,則可查佛學辭典,乃至於我所寫的及我所說的,只是幫助諸位了解研究佛經而已,不要以我的話為標準,要直接以佛經為依歸。

前幾天,我的一位在大學擔任系主任的學生來找我,說最近準備寫一本《××概論》,問我怎麼寫較為妥當?我說你不要再寫什麼概論了。我向來對學生看什麼概論持保留態度,什麼哲學概論、文學概論、政治學概論、經濟學概論,唉!已經概了幾十年了,還在那裡窮概。一把剪刀,一罐漿糊,東抄一段,西剪一段,就是一本概論。

奉勸各位,真要做學問,須直接從原典入手。最近國外有人寫信問我,想要研究佛學,第一步要從哪一本書入手,我想了一下,還真答不出來,只好回說沒有。

但假如要看佛學概論的話,印度佛教本有的佛學概論有兩本,一是《大智度論》,一是《瑜伽師地論》。中國的佛學概論是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以及永明壽禪師的《宗鏡錄》。他說老師,這些概論我看不懂呀!看不懂,我也沒辦法。

注意!學佛要依經不依論,佛經看不懂的話,一字一字慢慢啃,一字一字慢慢查,下苦功夫,配合日常生活的反省檢點終會有所體會的。——《圓覺經略說》

 

現在研究佛學最好的方法,近百年來的著作最好不看,包括我的著作在內。不是說這些完全不對,而是最好讀原經。

這不只是研究佛學,做其他學問也應該讀原典。讀了原典熟了之後可以「以經注經」,會融會貫通。

像我們讀到「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注這裡了,或者也可以用《維摩詰經》這句話去注《金剛經》,就清清楚楚了,後人的著作就變多餘了。——《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這些文字你們看來都懂,但由於缺乏好學深思,故懂是懂,始終無法細膩深切地體會經中的奧義。

學人要深入經藏,非得切實發求證心仔細參究,並將所讀經文徹底回歸於自己內心不可。一切經論到頭來都超越他人的註解。要直接閱讀原典,以完完全全懇切樸實之心,徹底投入,才可親嘗法味,獲益無窮。——《學佛者的基本信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