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眾生習性難改,我下決心要改,在生活中如何具體有針對性地對治自己的心量小、易瞋怒,如何讓自己性格更好一些?
大安法師答:首先你能夠了解自己有煩惱習氣,也下決心要改變,這是一個善心。但要付諸行動不容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說要改,境界現前,依然如故,碰到冤親債主現前,無明火又會冒起來。
易瞋怒,這也是因為業緣關係。世間人和人之間,有的一看就生歡喜心,很有親和力,這是好的因緣;有的一看,就是心裡不舒服,就不想見他,甚至見了就想罵他,想打他;或者對方都也是,你怒目圓睜,對方也是對你很凶巴巴,這就是冤親債主,冤家路窄。冤家,一定是路窄的!因為多生多劫,你欠了人家的命債、情債、財產方面的債,或者很多的怨氣,人家報復你,一定要追隨你——你在哪一道,就跟著你到哪一道去。然後跟你還得要有關係,或者是你的父母,或者是你的子女,或者是你的夫妻,或者是你的上級,或者是你的下級,總是跟你產生關係,這個債務關係才能了斷。
所以,易瞋怒,這確實要迴光返照,這是自己的業力。易瞋怒,就是對方可能無緣無故地罵你,誹謗你,打擊你,你會覺得:為什麼他這個樣子?作還債想,沒有無緣無故的,一定是有原因的。
要修忍辱波羅蜜。所以修行人特別不能瞋怒,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這個瞋恨是障礙慈悲心的。瞋恨心一上來,就會一定要把對方置於死地,他才痛快的。但這樣去做,無論是他得罪你,還是沒有得罪你,你都是在造很重的惡業。
所以怎麼把心量打開?怎麼去修忍辱波羅蜜?學布袋和尚。我們天王殿供的大部分都是布袋和尚——唐五代時示現在寧波的一個布袋和尚,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笑容滿面,憨憨的,呆呆的,肚子很大,包容一切。布袋和尚包容到什麼地方?有個偈子,有點打油詩的樣子。就是:有人罵老拙——老拙就指自己;老拙只說好——罵得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躺倒——你要打我,我自己躺在地上去;有人唾老拙——在你臉上吐痰,這不是很侮辱人嗎?讓它自幹了——擦都不擦;我也省力氣,他也省煩惱。
他修忍辱修到這個程度,這就要般若智慧了,這就要無我的精神了。有般若的無我的精神,心量才能打開,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是包容世間難以忍的人和事。
佛陀給我們示現了一個榜樣。提婆達多多惡劣,誹謗佛,罵佛,要殺佛,要破和合僧,要爭取僧團的領導權,公然對佛陀說「你老人家年紀大了,該休養休養了,僧團歸我來管了」,諸如此類。直到最後一次,提婆達多爪上放了毒藥,以跟佛陀禮拜的機會,來把這個毒藥刺到佛陀的腳上。這個太惡劣了!地下裂開洞口,這就生身陷入阿鼻地獄。但是提婆達多有善根,阿難尊者一看,地獄都現前了,叫他趕緊「南無佛陀」——讓他懺悔,南無佛陀。提婆達多也念了一句「南無」,還沒有念下句,來不及念了,嘩!下去了。
對於這樣的惡人,佛還惦記著他。有一次跟阿難說:「提婆達多,你是不是去看望一下他,看看他在地獄裡面活得怎麼樣?」阿難尊者乘神通過去了。鬼王會問:「你找誰呀?」他說:「我要看望提婆達多。」鬼王就問:「你要看望哪尊佛的提婆達多?」這一問很有意思,就說明每尊佛來到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都帶了一個提婆達多過來。這很有人生哲理,說明要成佛離不開提婆達多,這是逆增上緣。這就是一把鈍刀,要磨得犀利,恰好在粗礪的磨刀石上,才磨得犀利,所以一定要有阻礙的。
阿難說:「我要看望釋迦牟尼佛的提婆達多。」那就見到了提婆達多。提婆達多說:「你來了,感謝你。」阿難說:「我是代表佛陀來慰問你的。」他說:「你告訴佛陀,我生活得很好。雖然在地獄裡面,但我享受三禪的快樂。」說明提婆達多是示現的——佛是示現八相成道,提婆達多也是示現惡人,他不是真實的惡人。
這在大乘佛經才由本垂跡,告訴真相。《法華經》專門有一品叫《提婆達多品》。提婆達多曾經作過釋迦牟尼佛的老師,傳授《法華經》的,所以這一期是以老師的身份來示現一個冤親債主、冤家對頭。在聲聞教裡面是授記提婆達多為辟支佛——就是未來他會成辟支佛,辟支佛的名稱就叫「南無」。在《法華經》,他授記作佛——提婆達多是我的善知識,我由於有提婆達多故,快速地圓滿菩薩的六度,快速地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提婆達多在未來多少多少劫之後,劫名是什麼,住多少劫,他的佛號叫「天王如來」。
我們看佛陀的示現,他對於這樣的示現的惡人寬宏大量,沒有一念的怨恨,而在慈悲地關愛他,在下地獄的時候還要拯救他,以後還給他授成佛之記。所以我們一定要打開心量,特別對冤親債主,得要像對親人一樣地對待,這叫怨親平等。雖然對凡夫來說很有挑戰性,但我們要向這個方向奮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