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11, 2021

學佛人年輕時要立志,不同俗輩

學佛人年輕時要立志,不同俗輩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學佛要進步很困難,要退心卻很容易。就單單一個例子,好不容易吃素一段時間,又想著吃肉,想著紅塵事情。退道心是很簡單的,修行要立志。弘一大師有講過學佛要注意幾點,一個是惜福,習勞,還有個要自尊。這個自尊不是一般理解的自尊心,現在人講的自尊心都是面子問題,這點不算。自尊就是要做出個榜樣,不能含糊,見賢思齊,這樣才能進步。
 
我也錄一下宋朝的翠岩禪師的《警僧銘》,

 凡一披緇,便非庸類。豈可泛常,僅同俗輩。
 立志立心,宜勇宜銳。進道進德,克精克勵。
 處眾處獨,宜韜宜晦。埋光埋名,養智養慧。
 隨動隨靜,忘外忘內。離聖離凡,拔群拔萃。
 一粥一飯,信施信饋。飽享飽餐,須慚須愧。
 勿效庸僧,成群逐隊。說張說李,雜痴雜穢。
 爭是爭非,誇能誇會。本性本真,盡盲盡昧。
 凡戒凡律,或犯或背。虛朝虛暮,喪月喪歲。
 可悲可憐,必沉必墜。常警常惺,滅殃滅罪。

   《警僧銘》很好。中國的祖師很偉大,寫了許多語錄,文采飛揚,義理深刻,發人深省。他們不僅道德好,修持好,而且文采也很好。這點很不簡單。能做祖師的,鬼神欽佩的,都是很了不得的。好比近代弘一大師,持戒清淨是一點,而他的文字功,也是了不得。持戒好的人,應該是不多,但也會有。但能達到弘一大師這樣子持戒好,文字好的人,卻非常少。這篇《警僧銘》,大家可以唸一唸。背一背,按現在話來講,就是很有正能量。雖然他對僧眾講的,但對在家弟子仍然有很積極作用。

   這個開篇就說,不要把自己當成庸俗之類。學佛的目的是完善我們的人格。人成即佛成。儒家也講要止於至善,要有立志,有目標。就要向聖賢看齊,向善知識學習。善知識的功德很大,超過佛,因為佛已經入滅了,他只有留下法,這些法要如何活起來,生動起來,就要尋找善知識。

    如果作為在家人,要看佛說吉祥經。開篇就講,“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親近有德者,是為最吉祥。”人要多親近善知識,所有善知識中,以修行人為尊貴。你要親近善知識,也要有資糧,過去曾經結過這個緣分。才是可以。大家不要小看出家,好像出家很簡單,你沒有緣分,沒有人肯收,那就是福報不夠了。要親近善知識不容易。

   走江湖這個名字其實是來自禪宗。江是江西,湖是湖南。唐朝時,百丈禪師,馬祖道一都在江西湖南兩地弘法。天下的禪和子都羨慕而來,來參禪學習。所以叫做走江湖。趙州八十尤行腳,講的趙州古佛到了八十歲,仍然到處去參訪。禪宗非常注重參訪善知識,近代虛雲老和尚就是走遍了大半個中國。所以天下名山中,如天台山國清寺,是天台宗道場,學法華經的,都往天台山。學華嚴經的,都往五台山顯通寺。學禪宗的,就往高旻寺等大叢林。這些都是大善知識住持的地方。

   到要參訪善知識,是要有條件的。現在人去寺院拜拜,遊山玩水的,不算參訪。以前人去參訪,都是帶著疑情去的。他有了一定的境界,然後再去求驗證,找善知識驗證。但如果我們還沒有境界時,先要培養好福德資糧,然後善知識一點撥,就好了。善知識就是給你點撥作用的。

   這時代仍有許多大善知識住世,你能否親近到,看到善知識的光芒,就需要你的福報。我就特別有感覺。見到一個人僧人,你看到他面貌平平,舉止也一般,你會忽略他,看不到他的功德。為什麼,因為有業障就看不到他的功德。就像買寶貝,首先要識寶一樣。你沒有功德時,你怎麼能看到他的功德呢。這就是一種感應。

   修行要立志,一個人志和腎氣足不足有關。小孩腎氣足,你問他長大要做什麼?他會說當科學家,當天文學家,他不會說,我長大了去當普通工人就好了。為什麼,他腎氣足,所以志向高遠。越長大,腎氣不足了,他志氣就沒了,到了老年,腎氣虛弱,就想著曬曬太陽,回憶一下往事就好了。

   在中醫上看,人耳朵高的人,志氣就比較高,心也比較高。心高是可以,但氣不能傲,氣要收斂起來。這就是了不得了。像趙州八十能行腳,走著去參訪善知識,虛雲禪師114歲還能上雲居山,把雲居山興旺起來,這可見他們的志氣之高,非同俗輩。

   修行要立志,意志力也特別關鍵。比如鑑真大師他東渡日本,前面五次都去不了,最後一次,眼睛都瞎了,他最親愛的徒弟也死了,他還是憑著堅強的意志到了日本。人能立志,他的潛能是無限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腎精,從先天時父母給的。身體垮了以後,精神上也就垮了。像年輕人,為什麼要立大志,多學習,尤其是關於智慧的,佛經,道德經,黃帝內經,都可以學一學。現在精力好,記憶力也好。佛悟道是在三十五歲,六祖得法是在二三十歲,弘一大師出家時是三十九歲,但他出家前,已經很有名氣,二十文章驚海內。年輕時文章已經很有名氣了,他功底已經非常好了。不要等到了老年來學,除非你老了身體還特別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w6yg.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