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9, 2020

侯松蔚教授:學佛切忌望文生義(下)

侯松蔚教授:學佛切忌望文生義(下)

第320期明覺文

  「無分別」不是無思考

  有人聽說佛陀智慧境界是「無分別」的,於是不去想、不去管現實種種衝突或矛盾,不分是非、馬虎處事,認為這就是「無分別」。

  《攝大乘論釋》曰∶「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者,所緣謂真如,能緣謂真智。此二平等,譬如虛空,即是不住所取、能取二種性義。由不分別所取、能取,是故說名無分別智。」

  可見「無分別」指沒有主體和客體的二元分別,亦即體證自我和對像都沒有堅實的本質(自性、他性皆空)。「分別」於佛學術語中,意同思惟,特指凡夫於執著主客二元實有的狀態中所作的思惟。這種思惟當然不存在於無分別智中,但無分別智卻能於遠離主客對立的前提下觀照一切現象。

  《攝大乘論》謂∶「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一離無作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地故,三離想受滅寂靜故……」《辨法法性論》也說無分別智「遠離不作意、超尋伺、寂靜……」意思是無分別智並非單純地不注意、不推理或頭腦空空如也、甚麼都不想。否則,熟睡、昏厥、世間的無想定便等同解脫;傻子則等同聖人;證得無分別智的諸佛,也不會弘法利生。

  若仍執著實有做到「無分別」的「我」,以及實有「無分別」這回事,便不是真正的「無分別」,而是以「無分別」這概念為內容的「分別」;只要不執主客實有,作任何思惟、做任何行為都不會有影響。因此,《六祖壇經》中的臥輪禪師聲言「臥輪有技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六祖直指此偈未明心地,是加系縛,並說:「慧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詳見拙文〈空不是無〉下篇。)

  另外,有人以為「無分別」就是不分彼此、派別、朋黨、種族等,這固然是善業,但若執著正在「不分彼此」的「我」、我所不分的對象、「不分彼此」這回事實有,則只是與慈悲係屬的福德資糧,並非無分別智;悟到主客皆空,才是與空性係屬的智慧資糧。

  「作明佛母」不是「光明佛母」

  密乘中有一位空行母,梵文稱為Kurukullā (宋・法護譯《佛說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儀軌經》,取梵文末二音節,譯為「酤羅菩薩」),現代音譯作「咕嚕咕咧佛母」;藏文稱Rigjema,現代漢文多從藏文字面直譯為「作明佛母」。

  由於是「搬字過紙」地翻譯,漢人多不理解「作明佛母」的詞義,甚至將之與「光明佛母」混淆。藏文rig是明覺或智慧;je是動詞化語尾,類似漢語的「作」或「行」;ma是陰性詞尾。rigje意思就是「明了」或「生起智慧」。事實上,翻譯成藏文的印度原典《聖度母作明現證儀軌》,明言增長智慧也是此尊主要功德之一,不過今人多偏重其懷愛事業。

  至於「光明佛母」,則是十地菩薩示現摩利支天(梵文Mārīcī,參唐・不空譯《佛說摩利支天菩薩陀羅尼經》)的身相,藏文稱Özer Cenma(光明佛母、具光天女),主要功德為消除怨敵、盜賊、禍亂等障礙。

  「光明佛母」與度母(觀音菩薩)化現的「作明佛母」完全不同,前者的「明」為「光明」,後者的「明」為智慧――古時漢文佛經早已用「明」解作「智」。

  「三寶總集」是一尊而非三尊

  《三寶總集》是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伏藏,在噶舉派也十分盛行,兩派道場泰半皆修持此法。其主要儀軌包括蓮花生大士、威猛蓮師、獅面空行,不少人以為《三寶總集》的「三寶」就是指上述三尊(因為剛好都是「三」),但其實上述三尊是三根本(上師、本尊、空行),而非三寶(佛、法、僧)。

  《三寶總集》是整套伏藏法的名稱,也是特別對蓮師的稱呼。蓋因上師具足三寶體性,蓮花生大士即屬上師之表表者。正如《總攝輪出現續》所言:「上師是佛亦是法,如是上師亦是僧。」

  是故修持儀軌中蓮師部份的自生文句有言:「三寶總集蓮花光焰身」(「蓮花光焰」為蓮師之尊號);供養文句云:「獻予三寶總集王」;奉獻食子云:「三寶總集蓮花光焰尊」;灌頂儀軌則說:「三寶總集上師者」。「三寶總集」一詞,並未見於威猛蓮師及獅面空行的部份,前者灌頂儀軌謂「權猛熾盛上師者」,後者則謂「空行總集獅面者」。

  批判:分析或針對?

  除了佛學專有名詞,如果思考不慎,連普通的日常用語也會望文生義或誤解歧義!

  例如某位仁波切開示不要批判別人,一名弟子即表示:若不批判社會或歷史,人類則不會有進步。其實,仁波切所說的「批判」,指挑別人的錯處;弟子所說的「批判」,則是分析判別。後者的目標是求真、求正確;前者的動機卻是抨擊、貶低別人。兩者所用字眼相同,意思卻有別。

  ※ ※ ※

  本文所述,只是望文生義的部份例子,旨在讓讀者舉一反三,明白並非每個字詞或概念都能想當然地倉促判斷。開始時誤解一兩個詞語,可能導致後來許多理解和推論出現大錯。因此,我們應小心思考詞句,甚至考究某概念的出處或根據,確保基礎穩固。

  很多疑惑和錯解,皆源於定義不清;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定義,再作深入的修學,自然無往不利。可別覺得斟酌詞義費時失事!最初不稍加用功,其後將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神去釋疑;甚至花了大量時間精神,也不一定能解惑,因為由始至終都沒把握重點,結果只會每況愈下。此即部份行者學佛多年,仍然一知半解的原因之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