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28, 2019

世界正在悄悄獎勵善良的人


 世界正在悄悄獎勵善良的人

-01-

  兩個人非常渴,喝同一口井水時,一個用金杯,一個用泥杯。

  前者覺得自己富貴,後者認為自己貧賤;前者得到了虛榮的滿足,後者陷入無謂的煩惱中。

  他們都忘了,自己需要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

  我們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要被自己不需要的東西所煩惱。

-02-

  清朝蘇州孝廉曹錦濤,醫術高明,無論什麼疑難雜症,都能妙手回春。

  一天他剛要出門,一個女人跪倒在他家門口,哭著哀求:“先生行行好吧!替我姑姑看病。我們家窮,實在請不起別的醫生,聽說先生慈悲心腸,您一定肯屈駕上門醫治的。”

  曹公立刻前往救治。不料他看病結束離開後,病人發現枕頭底下藏著的五兩白銀不見了,懷疑被他偷走了。那女人上門興師問罪,曹公二話沒說,拿出五兩銀子給了她。

  回去後,姑姑說銀子找到了。女人很難為情,趕回來送還銀子並賠罪,同時她不解地問:“先生既然是被冤枉的,何苦還說自己偷了銀子?”

  曹公說:“我一心希望你姑姑的病快好,要是不承認,她一定急得病上加病,甚至再也無法醫治。我只求你姑姑病體康復,不怕別人說我偷錢。”

  這一片忠厚之心感人肺腑。曹公所生的三個兒子,長子為御醫,活到八十多,家境殷實;次子當了翰林,官一直做到藩台;三子也是翰林,精通經史,著書立人;孫輩乃至曾孫輩,人才濟濟,門庭顯赫。

-03-

  過客問:怎麼做到禁慾的?專家說禁慾有害健康呀?

  智者答:搔癢固然覺得無比舒服,但不癢的話,豈不是更快樂?

-04-

  有一個父親在學校教書,他的孩子念小學一年級,父子倆剛好同一個學校。孩子父親是行政人員,都是比較晚下班,所以孩子就主動地幫老師、同學,每一次都是最後離開教室,關好門窗。孩子很單純,能夠去服務大眾,他也很歡喜。每一天都是把教室都檢查好了,他就邊走邊有一點蹦蹦跳跳、歡歡喜喜地去找爸爸,再跟爸爸回家。

有一天,他父親跟他講:“你怎麼這麼傻,每一次都是你做,那你多吃虧!”哇,這個孩子愣住了。他爸爸這麼跟他講,他也覺得父親是他尊重的人,他就接受了,從那一天開始就不做了。所以父母、老師思想觀念影響孩子一輩子。他從那一天不只不會主動服務別人,開始非常計較,慢慢地變成刻薄。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他的同學父親去世了,他不只沒有憐憫,還笑話人家是沒有父親的孩子,同學就哭得很傷心。他罵完同學沒幾年,他們家遭小偷,他的父親脾氣也大,看到小偷就窮追不捨,把那個小偷追到死巷子,最後這個小偷可能情急之下,抽出一把刀就回過頭來刺他,剛好刺到心臟,當場就死了。兩年前這個孩子還笑人家沒有父親,結果沒多久他變成自己沒有父親了。所以刻薄,“薄”就無福。

  一個孩子本來這麼歡喜去幫助別人,他是有福氣的人,就因為父親錯誤的引導,他開始變得很計較,心量很小,最後沒有福報,又損人,那他的家也沒有福報了。

-05-

  問:「孩子婚嫁父母不同意,雙方應如何處理?孩子是否完全隨順父母心意才算盡孝?」

  答:孝,中國對孝最重要的要求是順,孝順。但是順,不是順情識,是順本性,這個要知道,千萬不能弄錯。

  現在有些父母喜歡兒子作大官、發大財,自己好享受;兒子要是隨順父母,這就錯了。所以,順是順性德,不是隨順煩惱,不是隨順無理的要求,一定要懂這個道理。

  如果父母有過失,父母知見不正,像中國講孝道,第一個講大舜,舜王,舜王的父母跟他繼母生的弟弟都不懂道理,都不是善人,起心動念想方設法想把舜害死。

  如果大舜要是孝順、隨順,那就只好死了,死了才順他父母的心,這就大錯,這就造成父母最大的過失。

  所以你看看大舜,他那個孝順是順性德;知道父母有這個錯誤的觀念,用高度智慧,佛家講善巧方便,讓他的父母、讓他的弟弟覺悟,改過自新,回頭是岸,這叫大孝!

  從前做父母的跟現在做父母的,確實有很多在觀念上不相同。

  從前作父母,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孫作大官、發大財,這種念頭固然也有,絕對不是都是的。明理的人希望自己的兒孫作好人、作善人,作聖人、作賢人。

  所以中國古時候的教育,讀書志在聖賢。

  現在上學唸書,他志在哪裡?我們普遍去問這些年輕人,志在發財,這就錯了。無論從事哪一個行業、去學哪個,都是想到「這個行業會不會賺錢?賺錢快不快?」

  全是為了賺錢去讀書、去求學,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完全喪失了。

  人生就是為了賺錢來的嗎?他是真的為賺錢來的,一生就賺錢,他會賺,他不會用,他不會享受,最後到死了,他所賺的別人享受了,冤不冤枉!我從前講經做過比喻,有錢的人,許許多多風景好的地方都建了別墅,房子都建得很大,富麗堂皇;自己沒有時間去住,僱幾個傭人到那邊去住,每個月還要給他錢,請他到那裡去享福。有的時候建了一棟別墅,自己一生當中一晚都沒住過,冤不冤枉!這個就是什麼?這個就是他的一個錯誤觀念,一生為賺錢,不懂得享受,這個錯了。

  為了賺錢,兒女教育疏忽了。中國古人講「父子有親」,父子親情沒有了。父親沒有照顧兒女,兒女心目當中也沒有這個父親,這就是家不成家,這是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動亂悲慘的一個原因,我們要曉得。

  所以這是大學問,不是普通的事情。現在人沒有人懂得孝道了,沒有人教他,他怎麼會懂?他不是生而知之,要教。今天沒有人教孝了,什麼叫做孝,他不懂。

  做父母的也不懂,做兒女的更不懂;你在學校裡面問老師,老師也不懂,老師也沒學過,難就難在這個地方。

  所以今天兒女結婚,最好提醒當事人,你們結婚的目的何在?如果是為了兩個人相愛,這個結婚是非常脆弱的。為什麼?到哪一天不愛就完了,他的婚姻壽命就死亡了,這是最危險的。今天社會離婚率為什麼這麼高?就是結婚的目的錯了。至少,結婚的目的是有共同的願望、共同的志願、共同的生活目標,這樣它才能維持長久,這是必須要考慮到的。

  所謂是志同道合,雙方的興趣相同、志願相同,在社會上願意從事某一種行業,有這樣相同的一個志趣,維持這個婚姻就會久一點了。

  這是在現實狀況之下,談道義談不上了,道義現在沒人懂。

  真正受過古聖先賢教誨的人,他懂得道義。

  道義的結合,神聖都讚嘆。但是現在沒有人教,誰懂得道義?什麼叫「道」?什麼叫「義」?

  這兩個字,一般人能認得,也能念得出來,什麼意思不懂。

  連《三字經》都說:「人不學,不知義」。

  這個「學」,一定要學古聖先賢的教誨,它有用,它不是沒有用。

  古聖先賢是真實的智慧,累積千萬年的經驗,是人生一條康莊大道,可惜現在人不肯學,這個就沒法子了。

  舉世之人不學,我們明白了,我們認清楚了,我們要認真努力修學。

-06-

  從前有個苦命孤兒,給財主當長工,出的是牛馬力,吃的是豬狗食,三年期滿,狠心財主欺他老實,一個銅板也沒給,只給了他一小桶豆油,就算是三年的工錢了。

  小長工提著一小桶豆油,離開了財主家,他很茫然,不知這點油能幹什麼。這時他想起小時候,在寺院裡看到別人用豆油點佛前燈,就想,反正我靠這點油也活不了命,乾脆送到後山的法雲寺供佛吧。

  卻說這法雲寺的老方丈,這天晚上做了一個夢,第二天他便召集全寺僧眾大開山門,兩序恭迎,說今天有大施主光臨。

  當一身襤褸的小長工提著小桶油來到寺院時,老方丈身披大紅祖衣親自迎接,將小長工所攜豆油,很莊嚴地添加進大雄寶殿的一盞盞燈池,並親自主持法會,為小長工誦經念佛迴向。僧眾們見迎了半天,所謂大施主竟是一個如此寒酸可憐的小長工,心裡發笑卻礙於老方丈的威德,不敢有半點怠慢。

  法會結束後,老方丈又帶受寵若驚的小長工到後院,掀開一個小井蓋,讓他朝井裡看。小長工看到井裡一片光明,光明中顯出一棟富麗堂皇的宮殿。小長工從來沒見過這麼美的光景,便問老方丈這是什麼地方。老方丈告訴他,這是他來世住的地方,都是由於他今天布施燈油的功德。

  小長工施油的事傳到那個財主的耳中,財主就想,小長工施捨一小桶油就有這麼大的福報,我去多施捨一些東西,不就有更大的福報了嗎?於是,他就裝了滿滿一大車大米、白面、錦緞、布匹,送到法雲寺。令財主失望的是,沒有受到小長工所受的那種隆重接待,儘管也為他舉辦了法會,老方丈卻沒有參加。法會剛結束,那財主就急著見方長,要求看看那井,想知道他的後世能得到什麼福報。老方丈說不看也罷,財主便苦苦請求,老方丈只好帶他看了那井。

  但見那井中,有一頭毛驢在拉磨轉圈。財主便問老方丈這是怎麼回事,老方丈說,這頭毛驢就是施主你的後身呀。那財主就急了,他不相信這是真的。就問老方丈,怎麼那個小長工布施一小桶油,就可享大富貴,我布施那麼多財產,卻落這麼個下場呢?

老方丈便告訴他,你沒法和小長工比,人家是把三年苦力的全部收入,也就是他的全部家產全布施到了寺裡,而且心無希求,這功德福報當然很大;而你只是拿出自己財產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用作布施,而且這些財產還是剝削壓榨窮人的血汗得來的;更何況以貪求之心而布施,發心不清靜,哪裡會有大的功德?本來你是要下地獄的,能夠轉生做毛驢,償還業債已經很該知足啦!

-07-

  有一次,空也禪師出外弘法來到山間,突然竄出一群強盜,揮刀向禪師要買路錢。這時,空也禪師不覺掉下了眼淚。

  那群強盜看後大笑:“這麼一個膽小的和尚”。

  空也禪師回答說:“我一個出家人生死置之度外,我是為你們而哭。我只是想到你們這些年輕人,體健力壯而不為社會工作,服務人群,卻每天在此打家劫舍。我想你們所犯的罪過,國家法律不容,社會所不容,將來必定墮入地獄受三塗之苦。因此,我想到這裡為你們而落淚。”

  因緣成熟,經過禪師一番的教導,強盜們終於放下貪欲掠奪的心。

  而且不可思議地放下屠刀歸依了空也禪師,從此邁向正道。

  禪師用慈悲的眼淚感動了他們。

  這時,弟子們開始了正當的行業,為社會工作而心安理得,也博得大家的尊重而得財富。

  比原來搶劫強奪被人所憤棄,終日也人心惶惶,總擔心有一天會被官方抓拿。

  他們都感受到遠離惡業卻原來是這麼開心,這麼有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