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7, 2019

修行人喜歡熱鬧的二十種過失


淨土法門:修行人喜歡熱鬧的二十種過失

  憒鬧就是喜歡熱鬧,喜歡熱鬧也不得了,都是人情之所好,於道業造成嚴重的障礙。請看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憒鬧中過。若觀察時。菩薩獨處閑靜不生熱惱。】

  你能夠仔細的觀察,觀察就是你把這樁事情看破,看破之後你才肯放下,你才歡喜放下。放下之後你就得自在,你就得『獨處閑靜不生熱惱』。這就是住寂靜法。

  【佛告彌勒。初業菩薩應當觀察。憒鬧過失有二十種。】

  實際上,這些毛病的過失無量無邊,佛是為了說話方便起見,把無量無邊的過失歸納為二十類,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不要人家問,這過失多少?過失只有二十條,那不多!你就錯了。每一條裡面都無量無邊,二十條還得了。

  【若觀察時。能令菩薩。獨處閑靜不生熱惱。】

  佛教彌勒,就是教我們,

  【彌勒。云何名為樂於憒鬧二十種過。】

  這個地方念樂,就是你喜歡,你覺得這個很快樂,其實這裡頭過失太多了。

  【一者不護身業。二者不護語業。三者不護意業。】

  這是三業。世尊在《無量壽經》教給我們修行的總綱領,他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看你這就不能護了。「善護身業,不失律儀」,你這個也造了。「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你意業也不護了。所以熱鬧的地方去了,你要能夠把三業守住,你就是在修行,你是在修道。如果去到熱鬧場中,馬上起心動念,要趕快跑,那個地方去不得,一去你就墮落了,所以要遠離,遠離這個境界。那些大菩薩們有功夫的,經上講的那是智行菩薩,他們可以,他們在那裡是修行。雖然在那個境界當中,他三業清淨,一絲毫都不染著。人家是修行,我們初學的菩薩不行,沒有定力,一到那裡去,心就亂掉了,這是要知道的。

  【四者多饒貪欲。】

  『饒』是豐饒,意思就是增長貪欲。你不見,貪心還沒起來;一看到,貪的念頭馬上就起來。

  【五者增長愚癡。】

  增長貪瞋痴,不是息滅貪瞋痴,是增長貪瞋痴。

  【六者耽著世話。】

  你所跟人討論的都是這些世間話,道業都捨離了。

  【七者離出世語。】

  出世間的道意都沒有了,何況是言語。

  【八者於非法中尊重修習。】

  什麼叫『非法』?就是增長三毒,增長貪瞋痴,增長十惡業。在這個場合當中必定是為境界所薰修。

  【九者捨離正法。】

  『正法』是念三寶,你看《彌陀經》裡面講的,念佛念法念僧,念三學、念六度,這是正法。正法捨離,非法增長。

  【十者天魔波旬而得其便。】

  你喜歡熱鬧,天魔波旬,好,熱鬧的事情可多了,時時刻刻在引誘你,讓你不得禪定,讓你不得解脫,他得其便。

  【十一者於不放逸未曾修習。】

  不放逸就是恭敬、謹慎,這個意念沒有了。

  【十二者於放逸行常懷染著。】

  放逸就是很隨便、很放任,這種心行當然增長。

  【十三者多諸覺觀。】

  這前面說過了,粗念叫覺,細念叫觀,覺觀都障礙禪定,障礙清淨心。

  【十四者損減多聞。】

  『多聞』是對法來說的,是對智慧來講的,也就是你的智慧減少了,天天減,不是智慧增長,智慧減損。

  【十五者不得禪定。十六者無有智慧。】

  前面多聞講智慧,此地第十六條又一個智慧,智慧有根本智、有後得智。我們在經中常常看到「一切智智」,這兩個字並不雷同,也不重覆,都是講的根本智與後得智,或者講權智、實智。說法不一樣,意思都相同。

  【十七者速疾而得非諸梵行。】

  這一句我們要曉得,現在社會大眾犯這個毛病太多了。『速疾而得』,希望趕快得到,現在人所謂是求新、求快、求變,這不是佛教給我們的。這樣的心態,諸位想想與清淨心相反。學道的人學什麼?學清淨心。他們要求新、求變、求快,能不能求到?給諸位說,求不到的,他所求到了,後面有嚴重的副作用,為什麼?不是真實智慧,正是古人所謂「欲速則不達」。真正的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古人千百年的歷練,言語真實可靠,現在人求新、求快、求變,後來是什麼樣的結果我們沒有看到,到底是好還是不好,不能斷定。想想佛的言語、佛的教誨,想想祖師大德的說法,仔細去觀察,你才能體會到裡頭真有道理在,應當信受奉行。

  【十八者不愛於佛。十九者不愛於法。二十者不愛於僧。】

  這是遠離三寶。佛是覺悟的意思,他迷了,這是講他『不愛於佛』,這裡頭的意思很深,我們不要搞錯了。特別是在家學佛的同修們,現在出家也沒有兩樣,常常喜歡逛熱鬧的場合。他逛在那裡,手上還拿著念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他怎麼不愛於佛?你已經被那個東西迷了,眼被色迷,耳被音聲迷,口裡念佛也不行,那也不是真的。佛是覺的意思,你已經迷而不覺;法是正的意思,你已經是邪而不正;僧是淨的意思,你已經是染而不淨。所以形式上你還是三寶弟子,實際上,你已經違背了三寶,你已經離開了覺正淨,你已經沾上迷邪染,那錯了,意思在這個地方。所以這個合起來是二十種過失。

  【彌勒。是為菩薩觀於憒鬧二十種過。】

  這是佛給我們講的二十種過失。

  諸位法師們從中國遠道而來,來到新加坡正逄到新加坡難得的盛會。他們的聖誕節快到了,街道上張燈結彩,非常稀有。常住也很難得,安排一天晚上我們停講,帶著你們去參觀。你們到那裡是修戒定慧,還是搞迷邪染?那就看你們自己了。世法的事情,學佛的人,特別是弘法的人,不能不知道,你不知道,你說法就不契機,所以一定要知道。知道不能染著,如果染著,你就被它度掉了,你不是度它,被它度跑了。這個要很謹慎、很小心,一不小心就墮落,就被它度走。後面偈頌是重頌,我們念一念。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捨離諸貪瞋。不住於憒鬧。】

  可見得憒鬧是很容易引起貪瞋煩惱的。

  【若有專住彼。是過不應作。】

  你要是『專住』,「住」就是心裡存著,心裡面有貪心、有瞋恚心,這是過失,這是不應該作的。

  【憍慢及覺觀。皆由憒鬧生。壞行無戒人。稱嘆於憒鬧。】

  讚歎熱鬧、喜歡熱鬧,佛在此地說了,這不是修行人,真正修行人必定遠離。即使住在這個環境裡,也決定不染著,也決定不讚歎。再看第三首。

  【愚人樂世論。退失第一義。】

  喜歡世間的言論,這個言論包括了學術、文藝,以文藝這方面最多,像詩詞、歌賦,大學裡面都特別開了這些課程。佛法裡面,這是世論。當年在東晉的時候,我們淨土宗初祖遠公大師,在廬山建立第一個淨土宗的念佛堂,當時與會有一百二十三個人,大家在一起念佛共修。那時候有個大文學家謝靈運,跟遠公也很熟悉,希望參加蓮社,我們遠公拒絕,不讓他進來。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喜歡世話,喜歡做文章、喜歡作詩、喜歡作詞,這個東西心不清淨,怕妨礙別人,拒絕他入社。這是非常好的例子。

  【放逸多覺觀。是過不應作。】

  這些也都是過失,喜歡世論、放逸都是過失,不應該作。

  【比丘舍多聞。言論不如理。損減諸禪定。常思惟世間。耽著思惟者。何得於寂靜。其心常散逸。永離於正觀。】

  這兩首教給我們,特別指著出家人,一定要『舍多聞』。四弘誓願裡頭,第三句不是明明教給我們,「法門無量誓願學」,這個地方又叫我們舍多聞,有沒有矛盾?給諸位說,沒有。你要知道,此地是對誰說的?初業菩薩。初學的菩薩你的定力還沒有成就,智慧還沒有開,你應當一門深入,這才對。如果你是慧行菩薩就不一樣了,那佛就叫你廣學多聞。所以,四弘誓願這四句可以說是行門的最高指導原則,你不能把它看錯。第一叫你發願,發普度一切眾生的大願,為什麼先要發願?你要不發願,後面這三條根本沒希望。你想斷煩惱,不可能的事情,為什麼?你念念想到自己,你還能斷得了煩惱嗎?自私自利的念頭放不下。所以佛叫你發願,念念度一切眾生,以這個為基礎,念念想一切眾生,「我」就忘掉了。這個法子妙絕了,我執不斷,自己沒有了。決定不能夠為自己著想,決定不能為自己小道場著想,念念都要想到盡虛空遍法界,念念想到一切眾生,這跟佛、跟大菩薩的想法就完全相同。以這個為基礎去斷煩惱,你的煩惱才斷得乾淨。煩惱斷乾淨,智慧開了,智慧開了之後才學法門,學法門就快了。智慧沒有開,學法門不但時間很長,而且可以說你決定不能成就,你所學的那些東西都不是正知正見,不是佛之知見。清涼大師說得很好,「有解無行」,行是什麼?行是斷煩惱,解是學法門。沒斷煩惱學法門,後來結果是增長邪見,你學得愈多你的邪見愈多,你學得愈深你的邪見愈深;換句話說,將來的結果是增長墮落,不是出離,這個一定要知道。初業菩薩一門深入,『言論不如理』,不如佛的教導必定有障礙,障礙你的禪定。

  『常思惟世间』,这个世间法,世间法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广。你要是耽著,你心里头染著,你还想念,还不肯放下,『何得於寂静』?寂静是禅定,是清净心,你怎么能得到?所以诸位要问,我念佛什么时候得一心不乱?什么时候你的妄想、杂念统统舍掉,你就得一心不乱,有一个妄想,一心不乱得不到。「我什么妄想都没有,我就希望得一心不乱」,还是个妄想,这个妄想就是障碍你得一心不乱。把得一心不乱的念头也舍掉,一心不乱就现前;有个一心不乱在那里挡住,一心不乱就得不到。这个道理要懂,所以万缘要舍弃。『其心常散逸』,散是散乱、放逸,『永离於正观』,正知见不会现前的。再看,这个偈颂一共是有二十四首,第六首:

  【速得非梵行。】

  这就是讲一般人的心理,求快、求新,这是错的,不是正确的观念,这不是梵行。

  【喧杂无仪检。】

  『喧杂』是热闹、杂乱,失仪、失於检点。

  【亦不曾爱佛。及爱於圣众。】

  这就是远离三宝。

  【弃舍离欲法。耽著非法言。】

  『离欲法』是正法,这是诸佛菩萨教导一切众生的。下面说:

  【我常舍千身。支分及头目。为求无上道。闻法无厌足。】

  这个四句是世尊为我们举例说明,他老人家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为法舍身。这段故事在《涅盘经》上,佛在因地行菩萨道,为求半偈而舍全身。这就是『我常舍千身,支分及头目』,支分是部分,或者是手,或者是足,这是舍一部分,头目脑髓,为法不惜身命。这个公案古德常常引用,「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个故事我们在此地也不必说了。这是说明菩萨在求法的时候是以法为重,身命为轻。

  【是诸非法人。少闻便厌舍。】

  这是感叹,有些初学的菩萨把自己身命看得很重;换句话说,轻视了佛法,听到一点他就厌倦,就舍弃了,不能够勇猛精进。底下一首是又举了一个公案,也是世尊在因地上的事情。

  【我昔作国王。为求四句偈。妻子及财宝。悉皆能施与。】

  这个故事在《贤愚经》里,在《贤愚经》第一卷,佛在因地做国王的时候,那个时候他的名字叫修楼婆王,也是为了求一首偈,真的是佛法难闻。那首偈的内容好像是「一切行无常,生者皆有苦,五因空无相,无有我我所」,为闻这首偈,而舍妻子财宝,所以他真正肯舍。

  【何有於智者。而不勤听法。】

  哪有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肯听闻佛法?这就说明佛法是真实之宝,世间所有一切财宝不是真实的,充其量只能够帮助你生活上一点方便,在物质生活上一点方便。可是人生最大的问题是生死大事,世间所有一切财宝不能解决的问题,佛法能解决问题。有人听一座经,就是听一次,甚至於像世尊在因地上,一首偈,甚至於半偈两句,他真听明白了,就能帮助他了生死出三界,所以佛法称之为宝,就在此地。佛称之为宝,佛能说。僧称之为宝,僧给我们做榜样、做模范,这才称之为三宝。有智慧之人对於三宝重视,哪有有听经的机会,他不肯来的?没有这个道理。再看下面偈经文。

  【我尝舍一切。非法之戏论。为於百千劫。难得解脱故。】

  这一首也是世尊以自己做榜样。他在过去生中行菩萨道的时候,没有一样不能舍,真的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非法的戏论他也放下。为什么原因?『为於百千劫,难得解脱故』,这个东西如果要不放下,沾上一丝一毫,对你修行证果都是大障碍,所以你不容易解脱。

  【汝等应欣乐。志求微妙法。】

  这两句是勉励与会的大众。我们今天是世尊灭度之后三千年,我们能在此地聚会,展开佛的遗教,实在讲与世尊当年的法会没有两样。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能够领会佛的旨意,能够奉行佛的教诲,这个善根福德因缘,比当年与会还要深厚,还要不可思议。

  【若乐於解脱。最胜功德者。世间诸事业。皆所不应问。衣食无胜利。亦不证涅盘。】

  这六句是说一桩事情,我们要细心去体会。如果我们真正爱好解脱,『最胜功德』,要用眼前的话来说,我们真正向往西方极乐世界,希望这一生当中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你要真正有这种见解、有这种意愿,就是经上这两句话,你应该要怎样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佛在此地告诉我们,『世间诸事业,皆所不应问』,你要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应问」真正的意思是决定不能放在心上,眼前有这些事情,可以做,这个不妨碍。问题是不可以把它放在心上,事来了就做,做完了心就清净,这样就对了。

  也许有人说,我要不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我这个事情怎么能做得好?世间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个话很正确,这个观念是对的,你们学佛的人胡说八道。殊不知你一天到晚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怎么去想还没有把事情办好。佛的方法妙了,什么都不想,事情来的时候办得有条有理,一点也没有办错。你要不相信的话,你去读佛经,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没有预备,没有预先想想,这个人来的时候,我要想想跟他讲些什么?没想!你看他讲得多有条理、多有层次。你们现在同修们,科判一展开,不要想是智慧,一想落到第六意识里去,怎么想都有毛病,怎么想都不周全;不想就没有毛病,不想就样样都周全,这个妙!可是世间人不相信,这就是他信假不信真,听骗不听劝,这个没办法。佛给你讲真的,句句是真实话,我们要能够体会到,要把一切放下,让心地常常保持清净。事情来了,你用智慧观照,哪里会错得了;绝不要落在意识里头,意识就是思惟、想像,这个东西不是好事情。

  底下两句话说得妙,『衣食无胜利』,胜是殊胜,利是利益,衣食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什么真正殊胜的利益。这个就是常讲,底下一句我们念下去,『亦不证涅盘』,涅盘是佛法,这两句合起来,法尚应舍,「亦不证涅盘」就是法尚应舍;「衣食无胜利」是何况非法,衣食是非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世法跟佛法都要放下,都不要放在心上,你的心才清净。《无量寿经》上修学的纲领,你完全掌握到,清净平等觉。《无量寿经》好,都在经题上,我们修的是「清净平等觉」,我们得的是「大乘无量寿庄严」,那是果报,那是你得到的。

  【当称叹最胜。善来诸比丘。应敷座令坐。互说诸法要。】

  应当『称叹最胜』,最胜之法是什么?我们也要举个例,不举例好像太空洞了。譬如佛在经上常常教给我们「万法皆空」,《金刚经》上说的「因果不空」,这是最胜之法;特别是现前的大众根机,对我们最有实用的。而经上还有两句话重要,对我们念佛人来讲,「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们要真正知道这个最殊胜的因果,要常常赞叹这个,常常以这个法来教化一切众生。不必讲多,只要把这两句话讲清楚、讲明白,他要能接受、能奉行,就得利益。

  所以『善来诸比丘』,这是讲出家人在一起,不要说这些世间言论,不要说世话,应当『互说诸法要』,聚会在一块应当说这些。这个「法要」,佛在此地讲的只是个原则,是个纲领,我们修学的法门不一样,依据的经论不一样,法要也就不相同。譬如宗门里面,它的法要是二句一偈,《金刚经》上最精彩的二句一偈,一偈就是最后「一切有为法」这首偈。净宗的法要就是六字洪名,就这一句佛号。「互说诸法要」就是大家在一起念佛,就是这个意思。

  【人身甚难得。随分行白法。读诵及禅定。汝应如是问。】

  这是世尊教弥勒菩萨,常常向人请教,应当问这些事情。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确实不容易,既得人身,应当断恶修善,随分随力去做,『白法』就是善法,教我们断恶修善。经不可不读,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每天要读经,工作再忙碌,每天念五分钟也好,经文念一段也好;不能念一部,念一段,经不可不读。读经,听佛的教诲,以恭敬心、真诚心接受佛的教诲,养成一个习惯。所以一般佛弟子都有早晚课,早晚课当中,有一段的时间读经。我们净宗的同修,我们特别定了一个课诵,观察现代人的根性,在这种繁忙、压力沉重的社会当中生活,所以我们选择的经文,早晨早课选择《无量寿经》第六品,四十八愿,晚课选择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三十二到三十七就是此地讲的「随分行白法」,教给我们断恶修善,也就是持戒念佛。

  『读诵及禅定』,禅定就是修清净心。这个地方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不是叫你每天盘腿面壁。如果你有时间,也很好,没有时间,要晓得这是广义的,禅定就是清净心。念佛的时候就是修禅定,一切放下,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继,这就是修禅定。所以在早课当中,你念经文是读诵,你念佛号是修禅定,就统统都具足。『汝应如是问』,我们学佛的人佛弟子相逢,彼此互相问讯,要问这些,你读经读得怎么样?有没有心得?有没有悟处?谈谈这些好,不要谈些是非人我,那个造罪业。

  【如来入涅盘。遗法当灭坏。比丘多放逸。乐众弃闲静。为饮食利养。昼夜谈世话。】

  末法时期的现象,世尊在三千年前就看得清清楚楚,如对目前。『如来入涅盘』,佛灭度之后,『遗法当灭坏』,这是讲现代这个时代,此地经文虽然没有明说,意思都具足。前面讲过,佛灭度之后五五百年,就是指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佛法逐渐变质。虽然科技发达,经典流通的量也多,流通面也很广,照这样说起来,佛法怎么会衰灭?衰灭是变质了,大家把它讲错、解错、行错了,佛法就灭了。从哪些地方看?出家人放逸,在家人就更不必说了。而实际上我们冷眼观察,现在出家人真正成就的往往比不上在家人。以台湾做个例子,台湾这四、五十年当中,在家念佛往生的,有站著走的、坐著走的就很多,不生病预知时至,走得那么潇洒,那么自在。而出家人当中,没有听说一个,走的时候好像都生病,都昏迷不醒,不如在家人。你要问什么原因?在家人放下了,在家人年岁大了,家业交给儿孙,真的自己一点牵挂都没有,所以他能走得那么自在。而出家人还有徒子徒孙,还有庙产都放不下,这个糟糕。你仔细想想,都是这本经上讲的过失,一条放不下都有麻烦,何况是条条都具足,那还得了吗?所以这是比丘喜欢聚会、喜欢热闹,不喜欢闲静,『为饮食利养』,名闻利养,画夜还要谈世话。

  【愚人於梦中。惊怖而漂溺。自知多毁犯。当堕三恶道。】

  这首所说的还算是不错,为什么说他是『愚人』?他造作罪业就是愚痴。还算不错,他还觉悟,他还『自知多毁犯』,有这两个字他还有救,要没有这两个字就没救了。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看到宋朝的莹诃,他就是这样的人,大概也被释迦牟尼佛看出来,这条可能就是说的他,他是宋朝时候人。自己晓得自己破戒,恐怕将来要堕三恶道,求同参道友帮助他,有没有办法救他。这个同参也不错,给他一本《往生传》,叫他自己去看,他看了非常受感动。於是一切放下念佛,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真心念,三天三夜不吃饭、不睡觉,就是求救。因为自己晓得自己要堕地狱,犯的罪业太重,求阿弥陀佛救他。阿弥陀佛来了,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你这十年当中好好的修,到你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莹诃法师也了不起,他说我的劣根性很重,我禁不起诱惑,十年当中又不晓得要作多少罪过,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阿弥陀佛也点点头,同意:好了,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莹诃法师也很开心,好!三天之后,跟阿弥陀佛约定三天之后。三天之后,阿弥陀佛果然来接他。这是造作恶业,自己知道要堕地狱,求阿弥陀佛都能求得来。问题是我们同学们:我求了多少年,都没有求来!你不是真心!你是妄想心求,你是乱心求,那当然求不来,人家是一心求,就求来了。所以一心不乱,感应道交,就不可思议,才晓得一心之可贵。第十八首:

  【应生欢喜心。独处於闲寂。若在阿兰若。志求无上道。】

  这是佛教导我们,应当生欢喜心,常生欢喜心,喜欢寂静,离开一切热闹场所。『阿兰若』是梵语,它的意思是寂静处。寂静处的标准在哪里?从前那个时代大多是农业社会,农家都养的有牛,牛叫的声音听不到这就很寂静,以这个为标准,牛叫的声音听不到。现在找寂静地方就很困难,现在车马之声、飞机的噪音,比牛叫不晓得要高出多少倍。现在这个寂静处只有从心地上求寂静,减少应酬,不必要的应酬尽量减少。这个事情也有困难,我在此地再说一遍,讲经当中我曾经讲过很多遍,希望大家不要给我写信。我收的信件还是太多,每年的信件堆起来都一大堆,我没有办法回人的信,所以不要给我写信,也不要打电话给我。我将来想,在房间里我电话都不装,都不要。老实念佛就好了。你们说有事情要来问法师,有什么事?都是些不相干的事;换句话说,都是不老实,老实人什么事都没有,老实人什么念头都没有,一心念佛还有什么事?这才是大事!所以,古德的行持、行谊,我们应当要学习,应当要体会到。『志求无上道』,今天「无上道」就是念佛求生净土。

  【不应见人过。自谓最尊胜。憍恣放逸本。莫轻下劣人。彼於遗法中。渐次而解脱。】

  这个六句是佛教给我们,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议论别人的是非,这是大病。不但与人结下冤仇,惹祸上身,实在讲於自己修行是很大的障碍。所以世尊慈悲,在本经一开端就教导我们不求他过、不说人罪。你看一开端,就这样教导我们,这句话重覆很多遍,在这个地方我们又见到了。什么时候我们不见别人的过失,你的过失就没有了,你就没有过失。见别人的过失,正是自己阿赖耶识里恶的种子起现行,别人影子一晃,就把你阿赖耶识里恶的种子牵出来。不是他的过,正是自己的过失,别人哪有过失?这个道理我们要多想想。

  『自谓最尊胜』这是傲慢的根本,『憍恣放逸本』这句话是接前面两句,前面两句是「憍恣放逸本」,这就是自己的大过失。『莫轻下劣人』,后面三句又是一桩事情,我们对於下劣的人决定不可轻视,为什么?你不要看他,瞧不起他,也许他的成就超过我们自己,这个实在的。譬如我们讲经说法的法师,得到许多信众的恭敬、赞叹、供养,自以为了不起。旁边一个不识字的老粗,一个念佛人,也许人家念三年,站著往生,见阿弥陀佛,我们这一生搞不好还要堕三途,哪里能比得上人?不可轻视。特别像谛闲法师那锅漏匠的徒弟,你们想想看那个成就还得了,在历史上来说也是稀有。所以,不可以轻慢任何一个人,他在如来遗法当中也许他得解脱。

  【比丘虽破戒。深信於三宝。是则解脱因。不应见其过。】

  现代出家人哪个不破戒?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代出家人没有一个破戒的。这个话看起来好像是两极端的,相矛盾的,其实是一句话。近代对於律学有研究的人,我们大家公认的弘一大师,弘一大师在他著作里面,在他《讲演录》里面,过去他在闽南佛学院讲演的《讲演录》里面有。他说得很清楚,据他的考察,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而比丘受戒至少要五位比丘传戒,你才能够得戒,南宋以后中国就没有比丘了,哪有真的比丘?这是名字比丘,没有真的。换句话说,既没有真正的比丘,你所受的戒都不能得戒,你戒都没有得,你怎么会破戒?没有得戒当然没有破戒,从这说的。

  所以明朝末年,蕅益大师求戒,用什么方法求?用占察轮相求,那也是属於地藏菩萨三经之一,《占察善恶业报经》。他用这个方法,在佛菩萨面前自誓受戒,用这个求。他一生持菩萨戒、沙弥戒,菩萨、沙弥戒可以自己在菩萨面前求的,能够得戒;比丘戒不行,一定要有五比丘以上才能传戒。所以他受了形式上的比丘戒,自己以后退戒,一生称菩萨沙弥,他是菩萨沙弥。他的徒弟看看老师是菩萨沙弥,他都不敢称沙弥,所以成时法师,蕅益大师的著作是成时把他整理流通的,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成时自称「出家优婆塞」。这是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真正的身分,自己真正的身分是出家优婆塞,这是真正的身分,这是我们要晓得。

  纵然破戒,古德常讲,破戒不怕,破见就不得了,破见没救,破戒有救。莹诃法师的往生,就是破戒有救。所以真正忏悔,真正回头,有救。破见是什么?对於佛法因果不相信,那他就不求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想帮忙也帮不上,这就没救了,要懂得这个道理。『比丘虽破戒,深信於三宝』,可见得他没破见,没破见这就是『解脱因』。所以我们对於他破戒的过失,不要去议论他,不要去常常伺求他的过失,那是错误。

  【摧伏贪瞋难。勿惊於放逸。余习法应尔。是故不须说。】

  这是教给我们,为什么不要求人家的过失?为什么不要说人家的过失?贪瞋痴烦恼难断,不但断难,伏也难,这个要知道。他的烦恼没断,想想我自己的烦恼断了没有?看到别人,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这是修行人应当的态度。对於别人放逸也不要去惊怪他,为什么?习气!习气不是这一生的,无量劫来的,『余习法应尔』,这是正常现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所以不需要说,不需要举别人的罪过。

  【若清净比丘。伺他人过失。是最非真实。不名修正法。】

  佛这首偈说得好,如果是『清净比丘』,决定不会伺求别人过失,决定不会说别人过失。如果他说别人过失,这不是真实出家人,不是真实比丘。不但不是真实,是最不真实,他加个「最」字,你说这语气加得多重,这个不是修行人。所以修行人从哪里修起?从「不说人过」修起,大家要记住。到道场来还张家长李家短,那你就不是修行人,从前不知道,情有可原,现在知道了,从今而后不要再说是非。大家见面,合掌阿弥陀佛,这就好了,这是正法,不要再说是非。古德常讲,多念一句佛,少说一句闲话,这个很重要。

  【如理修行者。当须自观察。求道诸比丘。舍离恶言论。常以欢喜心。独处於闲静。】

  『如理修行』,如佛之教诲,佛经教里有道理、有方法,而且说出这些善恶因果的境界,我们修行要如理如法,修正自己的行为。『当须自观察』,修行从哪里修起?自己要知道观察。观察,依照这部经上所说的就好,可以从这部经下手。『求道诸比丘,舍离恶言论』,世论世话尚且要舍,何况世间的恶言论?诸位要晓得,说这些恶言论,你每说一遍你阿赖耶识里头又落下一个恶的种子,你说多麻烦。为什么不让阿赖耶识落阿弥陀佛的种子?所以古人才教人「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这个话很有道理。你说一句话,那个话是废话,如果话是恶话就更麻烦,你就在造恶业,阿赖耶上落下一个恶的种子,就是你在造恶业。起心动念都是造业,为什么不造佛业?成佛之业,为什么不去造?怎么造成佛的业?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你是造成佛之业。你要想世间人我是非,你造六道轮回的业,你再要搞贪瞋痴慢,那你就是造地狱业,你何苦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自作自受,没有别人在管这桩事情。佛不管这个事情,神也不管这个事情,阎王小鬼也不管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到底从哪来的?自作自受,一定要懂这个道理。「舍离恶言论」,这个非常重要。

  『常以歡喜心,獨處於閑靜』,人喜歡閑靜很難,難在哪裡?閑靜裡面的滋味你沒有嚐到。你現在嚐的是亂烘烘的滋味,覺得很熱鬧、很喜歡,歡樂場所那個味道你嚐到,寂靜之樂不知道超過那個多少倍,你沒有嚐到。這也就是一般講你水平還不到,要好好去修養,你看諸佛菩薩真樂。

  這個二十四首偈頌裡面多半是屬於重頌,孤起頌不多。我們看末後的結論。

  【爾時彌勒菩薩复白佛言。希有世尊。】

  這是對世尊的讚嘆。

  【耽著憒鬧。乃有如是無量過惡。】

  這從來沒有想到的,實在說彌勒菩薩哪有不知道?我們大家沒有想到,天天去湊熱鬧,沒有想到熱鬧裡頭有這麼多的過失。

  【退失功德無有利益。增長煩惱墮諸惡趣遠離白法】

  所修的功德都失掉了,確實沒有絲毫的利益。不但沒有利益,而且『增長煩惱』。這是你現前確實,你一天到晚是非人我,你離不開憂慮煩惱,將來還要『墮諸惡趣』,果報更苦。『遠離白法』,白法是世尊教給我們一切善法,你都忘掉,都捨棄了。末後這一句,彌勒菩薩非常感嘆的說:

  【何有菩薩求善法者。聞是過失而不樂於獨處閑靜。】

  要是真正的菩薩,菩薩就是覺悟之人,這個人真正覺悟了。『求善法者』,一心一意求善法,善法當中最殊勝的、最究竟的、最圓滿的,就是念佛求生淨土。我們今天聽到世尊為我們講這些過失,就應當捨離,應當放下,而樂於寂靜。大眾之中,處眾之中,我們今天講現前的社會環境跟從前不一樣,現在我們要找個牛叫聽不到的環境已經不容易了。從前地球很大,人口很少,現在人口密集,所以環境上是難得,可是在心境上就不難。雖然在大眾處眾之中,我們念念是阿彌陀佛,不去想是非人我、不去想名聞利養、不去想五欲六塵,保持清淨心,這就是現代人樂處閑靜。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要了解事實,在現代環境當中怎樣如理如法的修學,不辜負世尊對我們的期望。

  文章恭錄自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十集) 1996/10 新加坡居士林檔名:15-012-001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