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6, 2024

我們還需要讀《論語》嗎?

三聯中讀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李山。

這次一起讀《論語》,主要是跟大家交流一下,這麼多年我讀《論語》的一些體驗、一些收穫。

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論語》?答案當然很簡單──它很重要。重要在哪? 《論語》應該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心中。

從何說起呢? 《論語》這本書,「論」不要讀論(lùn),而是論(lún),是鞭策的意思。這個字不是從《論語》才出現的,早在《詩經》裡就有「烏倫」「鐘鼓」這樣的說法,指樂師們不斷按照秩序去演奏鐘鼓,演得有條理、前後連貫,在《詩經》的《大雅•靈台》篇中就有這樣的字。

《論語》這本書是孔子去世了以後,學生們把孔子平時談話中那些深入他們內心的、讓他們印象深刻、受到人生啟迪的言論編撰起來,而且不是一次編撰成的,它是一個慢慢累積的過程。累計一定數量後,有了一些條目,就寫成一卷,一共是20篇。

所以這本書不是孔子著的。孔子不著書,或者說我們今天看不到孔子本人的著作,他的文章沒有流傳下來。

同樣的,蘇格拉底有對話錄,現在翻譯過來的蘇格拉底全集有四大冊,書的作者是柏拉圖。柏拉圖借用蘇格拉底之口,實際上表達的是自己的觀點,跟《論語》又不一樣。

《論語》裡的言論和後來的儒家文獻裡——包括《大學》篇裡邊的「子曰」,有些見於《論語》,有些不見於《論語》,這些東西是假的嗎?未必。但《論語》裡凡是說「子曰」的,都應該是受過孔子教育的、跟孔子在一起生活過、學習過的學生們,在老師去世以後把他的一部分言論回憶起來了。這些言論都曾經感動了他們,或是啟發了他們。

我們讀完《論語》後,會發現一個和其他文獻裡不一樣的地方。是什麼呢?是孔子的形象。漢代的文獻,包括《禮記》在內,對孔子多多少少都「神化」了。漢代甚至不著邊際了,認為孔子是穿著黑色衣服生下來的,是老天爺派他下凡給漢家立法的,越說越玄乎。但《論語》中,孔子的音容笑貌是能夠在他的言論中看到的,是溫和的、親切的、循循善誘的。所以他有時候也開玩笑、也哭、他有喜怒哀樂,有血有肉。

這部書對中國人而言影響巨大。有一位思想史家、哲學家李澤厚。他做過一本《論語》的譯註,就是翻譯《論語》。在這本書裡,他說如果從漢代算起,哪一本書對我們中國人影響最大,哪本書印數最大?毫無疑問是《論語》。為什麼?

因為《論語》在過去,只要是能讀得起書的人家,小孩都會從小讀《論語》。甚至在漢代的文獻裡,皇帝小時候也要讀《論語》。當然還有另一本書叫《孝經》,所以漢“孝治天下”,據說《孝經》是孔子傳給曾子的。不論怎麼說,《論語》是一定要讀的。漢武帝十七歲當了皇帝,馬上就提出修儒術,這可能跟他小的時候讀《論語》有關——實際上他的父親、他的爺爺尊的都是道家,但是他怎麼突然就對儒家那麼感興趣了?這可能跟從小讀的書有關。當然這個問題還可以接著探討。

所以,《論語》對中國人而言影響巨大。我們人類文明是有歷史的,有文化的。例如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大陸文化;地中海,如古代希臘、古代羅馬文化;還有後來的歐洲文化,接受了希臘文明、羅馬文明,還有希伯來文明。希伯來文明的代表就是《聖經》,它對西方的影響也是至深至廣的,到今天仍然如此。

這其中,不同的文化人群往往讀著不同的經典。怎麼區分文化人群呢?一個辦法就是從他讀的經典來看,比如說《荷馬史詩》《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的這些悲劇,對一個文化人群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印度產生了佛教,而佛教在那裡的影響遠不如它在中國、日本,尤其是中國,自從漢代以後,它成為中國人的傳統精神裡很重要的一部分。要了解中國古代的思想和生活,佛教是不能忽視的,這就是經典的功用。

什麼是經典?

首先它自己的內容要夠標準,這種書對人生的啟蒙是往上走的。有些人寫的書,對人生的啟蒙是往下走的,但經典著作都是往上的、往深裡、往廣裡走的。「四海之內皆兄弟」,這個話在2500 多年前由孔子說出來,四海之內的人沒有什麼高低貴賤,誰發育得好、誰的人種差,這種話在孔夫子這兒是不存在的,四海之內皆可以成為兄弟。這種話是教人向上的,它不是鬧義和團的——「只有我好,別人都是壞人」——而是啟蒙的。所以,這是經典本身要的內容。

另一個很重要的標準是:它參與了文化人群的精神運動,也就是說,它進入歷史了,對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了。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有些學者研究美國憲法,這算是閒書了,其中有一章談論莎士比亞戲劇。這應該是我們這些學文的去討論的問題,跟憲法有什麼關係?有。因為在美國建國的時候,那些有投票權的男性們,當然也包括女性,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亞。透過看戲、讀劇本,一個國家應該是什麼樣子的?誰啟發他們呢?很多是莎士比亞給他們的感覺。這是一個文化的基礎,一個時代心態的造成,對共同價值的追求往往是由經典組成的。

我們也常說,在中國有很多地方的方言你聽不懂。例如北方人到了粵語區,可能待一年能聽懂一部分,但不妨礙我們是文化人群,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是讀四書五經的。尤其是這八百年來,大家有共同的話語,這就是經典的價值。

對現代人來說,如果這個東西雖然很古老,但對今天沒有價值,其實我們也是可以搖頭的。但是《論語》不是這樣一本書。首先,《論語》裡談論的話題,不是一套知識,不是透過推論、透過分析得出某種結論來讓你認知──它當然也可以讓你認知,但它主要不是這樣的作用。它教你什麼?啟發你做人。其實每個人生下來就具備各種條件,比如說我們的智商,我們的情感,《中庸》裡說的「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人生下來就蘊含著喜怒哀樂,各種情緒都可以表達。我們可以哈哈大笑——動物很少有哈哈大笑的,猴子也不會笑,人臉上表情的複雜性是任何動物都不能比的,這就是我們進化的完善。

中國古人也說,天地萬物,人最靈,是五行之精華,天地之靈氣。這個話兩千多年前的儒者也說過,但它同時也是我們的麻煩。人生下來,有成為好人的條件,但如何把它轉化為你的人生狀態?我覺得這是需要一份實踐功夫的,也需要一番明澈的涵養。

我們由一種動物的存在變成一種人的存在,在這個過程中要經歷很多的磨練,而《論語》可以幫助我們,這是它的一個現代價值。現代價值是什麼?當今中國人是勤勞的、勇敢的。抽象來說,中國人都不錯。但是當下,我們中國人有一個很不好的表現,我們可以稱之為「戾氣重」,愛發脾氣。

過去常報道,​​因為一點什麼事情,兩撥人就乾起來了。你說這些人是壞人嗎?不一定。他摟不住火,就是有「戾氣」。人和人打交道,只要一發了火,就意味著失敗。什麼失敗?交流失敗,溝通失敗,合作更加談不上——你和你的孩子發火,讓他好好讀書,一發火,交流失敗;你跟同事發火,交流失敗,跟上級更是如此。所以《論語》裡邊說,什麼是人生的糊塗(之處)? 「人生惑」,疑惑的惑,迷茫。注意,孔子在兩處提到人生的「惑」,不是在知識上不懂,而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

比如說樊遲問:我們如何明辨人生之惑?孔子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此非人生之惑矣?」什麼叫一朝之忿?小青年在馬路上跟人家三言兩語,輕重不得,抄起磚頭來把人打了,這就是一朝之忿。他不是打傷了或打死了,他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摟不住火。這時候只會害了自己的身體,因為要坐牢,打死人還要償命,連累親人,這就是人生的「惑」-摟不住火。

所以《論語》打開頭一篇,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接著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當然這個解釋有歧義,有一種說法是你教人家東西,人家學不會,是「人不知」。但我不採用這個說法,而是「人家不知道你」——你說我是做什麼的,結果人家說我不知道。像我們這種人,已經快進入到老年了,在教育這一行做了許多年。

我某次去開學術會議,說我是李某人,人家不知道,我就「慍」,就可以聯繫孔子的說法。人不慍是君子,那麼慍了呢?當然,你未必是個壞人,孔子也沒說你慍了就小人。小人這個字其實在《論語》中,有的時候指壞人,有的時候指地位低下的人,有的時候就指沒出息的人。我倒覺得,人家不了解你,你就跟人家發火;開會的時候人家發個言,你就懷抱著私憤,批評人家、挑剔人家的話,起碼算是個沒出息的人。

我們人生,實際上「人生代代無擎雨」,總是會遇到這樣的困難,了解了這一點,「人不知而不愳」,我們不要惱怒別人,怎麼做呢?

《論語》告訴我們,「君子求諸己」,從自身找原因,你就不會去慍。如果做到了這一點,你雖然未必說地位有多高,但你就能接近君子了。我們今天說這個人是君子,不一定他能力有多強,但是做人是「有格的」,有品的,不是到處散德行的那種人。所以這就是讀《論語》的一種重點。

所以讀《論語》,我們不能把它當什麼?有人說讀《論語》可以學文言文。是的,可以。但是一句一句的文言文,如果只學點句子,將來連作文也不會;說可以了解點孔夫子的知識、儒家知識,這也對。因為我們要了解儒學,了解中國古代思想,是要讀《論語》的。孔夫子是儒家的開山之人,後來孟子引申他,荀子引申他,到了陸象山、王陽明、朱夫子、朱熹都在引申他,甚至孫中山,包括我們的這些老前輩也都受他影響。但如果僅僅如此,也不用費這個事來讀。

到大學裡邊,我們常常學習一套知識系統。就像一開始學代數,後來學微積分,然後再學其他的。 《論語》這本書卻不一樣,比如說「人不知而不慍」,它不是個知識。黑格爾在他的歷史哲學裡面就談到說,孔夫子不是個哲學家,《論語》裡面老是有格言。是的,如果你要從西方哲學的角度來界定,從概念、判斷、大前提、小前提,然後得到一個玄妙的結論。從這個角度去說,它的確不是一部哲學著作,甚至不如老子那麼玄妙。

但它是一部人生之書,教你人生意態的一本書。所以要早點讀,「少習若天成」。

如果你想學做人,讀點《論語》還是很有幫助的。我讀《論語》也是上大學以後,高中的時候我們都沒有學過。我們這些六零後,八十年代上大學,當時基本上《論語》在高中課本就沒有選過。但是上了大學,讀了好多年也是沒有讀。其實真正懂了以後,還是會嚇出一身汗──人不知而不慍,是君子。人要慍了呢?起碼沒出息。這時候要警惕自己,實際上讀《論語》也是警惕我們人身上的那種「非人」的東西,無價值的東西。當動物性的這種東西主宰了我們,使我們變成一個不是東西的東西時,就麻煩了。

所以讀《論語》,尤其在中國人身上戾氣很重的時代裡,尤其具有現實意義。

我們具體到每一個人,讀《論語》是涵養我們的生命,提升我們人格的主體性。所以,你不能把孔子和《論語》當成一種道德說教,“媽媽論”“婆婆論”,它是告訴你人生在一種情境出現了以後,你該怎麼去處理。

我最後想舉一個例子,來表達我們讀《論語》的不容易。有的時候你可能老早就念了──我二十多歲念完《論語》,但有些道理可能四十歲才懂,為什麼遇到事了才懂?比如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這句話翻譯一下,人活著靠正派,但歪著活也能活到最後,甚至也可以得個善終。但是孔夫子告訴我們,你這是僥倖逃脫。做了壞事沒人追究,你就是僥倖逃脫。

這個事情,我是什麼時候才懂的?當年河北省有一個奶粉廠往奶粉裡放三聚氰胺,吃死人了,後來大家議論說這個事不是一家有,很多奶粉廠放了也沒吃死人,或者說吃死人沒告它。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有幸而免」。不幸你沒免,抓的就是你。而且你不能抱怨,你做了這事了嗎?做了就是你。天網恢恢疏漏,是理想;天網恢恢,的確有漏的。

過去都說,顏淵那麼好,30歲死了;盜蹠吃活人,也活了個善終。我們回到《論語》這句話,我們安全做人,不說有格調地做人,我們行得正,才是最安全的。你像這種智慧,碰到事了以後才會嚇一跳,原來他早就說過。

所以《論語》怎麼讀?它不是一本知識的書,也不是教文言文的,《論語》裡的確是有後來中國哲學發展的很多線頭,我也會跟大家講。但是《論語》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我們之所以要去讀它,花點時間、花點時間去讀它,是因為它受用。它使我們受用,它能涵養我們。

我們在講的時候,會分成一些話題,比如說《論語》中談仁,談禮,談義等等,分成一些區域來講。 《論語》有個特點,我們剛才說過,它不是個知識體系。講《詩經》的時候,我們還能給它按主題分類,但《論語》就難。然而我們畢竟要講清楚,因此會按照一些範圍去講,但未必都嚴絲合縫,因為那也不是《論語》。

另外,如果大家讀《論語》,手邊應該有一本書──簡明扼要的《論語》註本。這個註本,我推薦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如果你還有其他的比較能看得懂的也可以用,這個是因人而異的。

好了,關於講《論語》、我們為什麼要讀《論語》,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再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