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5, 2023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第37集-蔡禮旭老師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2005/2/22  台灣台南淨宗學會  檔名:52-116-0037

  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看下一句經文: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道人善,即是善』。當大家聽到很多善人的行持,善人的風範,每個人心中都會生起這種效法之心,是絕對會這樣,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在這幾天當中,一定有人已經做到『愈思勉』,已經學到了,一定有。從諸位朋友的臉上就看得出來有法喜。這個法喜絕對不是念經念出來,而是有落實在生活之中。所以這個道人善很好,因為會讓更多的人得利益。所以現在盧叔叔的名字已經到全中國去了,這也是我落實《弟子規》的結果,叫「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我們也要非常用心去把這些好的風範記在腦子裡,隨時都可以告訴別人,讓他們都可以得到一個效法的對象,甚至於從中找到一些很好的方法。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當我們去宣揚別人的過失,對方假如知道了,可能會非常難受,所謂「背後之議」,背後的議論,說他的是非;「受撼者,常若刻骨」,你批評他這一些不好的言語,在他的心中就好像刻入骨頭裡面去了,時時想著報復你。這都是在意氣用事,這樣不可取。所以不要去『揚人惡』,可能會樹立敵人。十個朋友不嫌多,一個敵人可以給你煩死了。所以我們存心仁厚,不與人起衝突。當假如別人有善我們都不稱揚,別人一有一點小惡馬上就到處傳,這樣不只折損了自己的福分,更大的罪過,它是影響了團體跟社會的風氣。你看假如每一個人都不講人家的善,都只宣揚人家的惡,那將造成很大的社會問題,人與人將會紛爭不斷。所以我們也要考慮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是在影響整體社會的風氣,這個罪過不單是個人,還可能跟整個社會結罪。所以言語不可不慎。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善相勸』。我們之前課程也提到,「善」必須先分辨真善假善、是善非善,還有很多的判斷在《了凡四訓》這一本書。當你判斷正確才能夠去勸,不然到時候是非都沒分清楚,那就不見得是利益到他人。那古代人面對別人善的勸告,或者是聽到善的言語行為,他們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去接受?孔子讚歎顏淵「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就是顏淵只要聽到一個善,馬上時時刻刻放在心中,一定要去落實。所以只要提到賢德,孔子都會直接說到「有顏回者好學」。對於顏淵這個學生,夫子非常歡喜,也因為他的學習非常紮實,只要老師說過的話、說過的善,他都會時時刻刻不忘去實踐。所以當我們有這樣學習善的態度,自然就能夠『德皆建』。

  在古代所有當官的,我們都稱他是「父母官」,為什麼叫父母官?因為比方說一個縣令,他與整個人民相處得很密切,而且整個縣的教育方針、教育內容都是由縣長在負責,所以他也有責任把他這一縣的人民教育好,能夠「愛民如子」的這種態度,所以也稱為父母官。那當然這一些地方領導人,他也有要落實「善相勸,德皆建」,讓整個社會風氣能夠愈來愈好。那我們現在當官的有沒有這個態度?還是有,我們要隱惡揚善。但是為什麼比例沒有像以前那麼高?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我們錯了,我們也沒有把《弟子規》跟他們講,現在又功利主義這麼熾盛,所以重利輕義。只要他能夠有這個機緣看到《弟子規》,應該會喚醒他那種為官的責任心。

  在隋朝時代,有一個讀書人叫辛公義,這個姓比較少。諸位朋友,這個父親取的名字好不好?他取這個名字,他兒子絕對不可能作奸犯科,因為每天人家都喊他公義。他一定全身都是浩然正氣。所以我爸爸給我取這個名字,我不得不有禮貌。當他到了岷州一帶,這個岷州是現在的甘肅,在岷州當刺史,剛好當地有一個風俗,就是只要家裡面有人染上疫病就把他拋棄,讓他自生自滅。他去以後覺得太嚴重了,這是孝跟義全喪了。所以他就主動把這一些丟在路旁的生病的人,統統把他接到他的衙門來照顧,也找了很多醫生來治療。等到這些病人恢復健康了,就趕快請他的家人來接回去。接的時候又跟他說:我跟你爸爸都相處這麼久,你看我也沒病。那這一些為人子女的就會覺得很慚愧,都是以德來喚醒這些人民的慚愧心,就趕快把家人接回去奉養,把這個沒有孝義的風氣整個扭轉過來。所以當地的人都稱他為慈母,把他當母親一樣看待。

  這個慈母不只挽救了他親人的健康,還挽救了什麼?每一個人的良心。人的良心喪了,縱使還有命在,也是行尸走肉。所以古代的人寧可死也不願意違背道義。我們在這幾天的課程也舉了不少例子,像之前也舉到一個孩子叫庾袞,不願意拋棄他的哥哥,所以自己留下來;村落所有的人都離開了,他獨自照顧哥哥。吉人天相,後來哥哥還身體好了。這確實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善相勸才能德皆建。

  『過不規,道兩虧』。假如該規勸的時候不規勸,那我們就失去,比方說當朋友、或者當先生、或者當兒子的本分就沒有盡到。所以這個何時規勸,我們也要抓對時機,還要有正確的方式態度,這我們之前也已經很深入來研究過,在這裡我就不再多說。那當我們都可以「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很祥和的風氣,又能「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一個團體假如能夠非常的和睦、和諧,這個團體一定會非常興旺。所以我們處眾當中必要以和為貴,然後在該規勸的時候再抓住機會,要「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也要顧及他人的面子。我們接下來看下一句經文,一起把它讀一遍: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下一句經文『凡取與,貴分曉』。這個取、與就是比方說家裡、家族在分東西,我們也要視情況而定,當對方比較困難,我們應該多給,自己少拿。當人有這種禮讓的態度出來,那家庭的風氣就會處處體諒,處處相讓,而不會處處相爭。當家庭有這個和氣,確實整個家族都會興旺。但是只要染上爭奪,像我們之前也有提到「居家戒爭訟」,假如因為分不平,到時候告上法院,可能都不會有好的結局,甚至於會有壞的榜樣留給子孫,到時候縱有家財萬貫也會敗喪掉。所以盡量能夠讓,我們就去讓。周朝也因為泰伯跟仲雍把天下讓給了弟弟,讓給了自己的侄子,也能夠造了他們周朝八百年的盛世,也能夠讓全國人民起而效法孝悌的精神。

  其實人都很怕讓,覺得讓了以後自己就怎麼樣?沒了。人不能只看眼前,當你一讓,成全了德行,成全了家庭的和睦,而這一讓也積累了自己的福分。當你有這麼多的福分,自然在往後就會有所回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人不能隨順煩惱對應事情,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性,要隨順天理、隨順人心去做。所以「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就是當我們不願意別人批評我們、別人侮辱我們,或者別人傷害我們,我們都不願意別人這樣對待我們。那我們同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不應該去傷害、不應該去批評、不應該去指責他人,用這一分心去體諒別人。

  乾隆皇帝有一個聯璧裡面提到「願天下翁姑捨三分愛女之情而愛媳」,愛他的媳婦;「望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這一句對聯也很有人生的哲理,給我們很大的省思。我們看第一句,願天下翁姑,是指公公婆婆,因為千古有一個比較難解開的矛盾,叫婆媳之爭。這個婆媳之爭因為沒有讀過《弟子規》,「將加人,先問己」,因為媳婦也是別人的女兒。所以可以用三分愛女兒的這種情對媳婦,那相信絕對不會跟媳婦有衝突。其實這人真的是很奇怪,比方說媽媽很氣她先生很懶惰,都不做家事也不幫忙。她生不生氣?她很氣!但是她也跟她兒子說:你只要把書念好就好了,其他的你什麼都不用管。她還在養出一個會讓另外一個女人氣死的男人,有沒有?「將加人,先問己」。那很多人為什麼對媳婦比較嚴苛?因為她也是熬過來的,可能這個婆婆也對她不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我們曾經窮過,應該看到窮人要倍加的關懷才對!

  「望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一般有一些男生娶了老婆以後,誰說的話算?所以這個態度有待商榷,因為這太親了以後就會意氣用事,對於他的做法利弊得失很可能都看不清楚。假如聽了老婆的話疏遠了父母,他的敗相已露。因為他的孩子必然學不到孝道。那他這一生再怎麼努力,到最後可能是白忙一場。所以不要用感情來經營人生,往往都會太偏頗。要用什麼?理智來對應。

  那現在又常常說什麼IQ、什麼EQ、什麼CQ,還有HQ。這外國的東西,他就是把簡單的東西怎麼樣?他不複雜他沒有版權可以拿。所以其實很多的道理只有一個,講成很多個,我們都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抓回來。什麼是EQ?Daniel Goleman寫的EQ。什麼是EQ?叫情商是吧?情商。IQ叫什麼?智商。這兩個怎麼分?會講甜言蜜語叫情商,是不是?那什麼叫智商?智力很好叫智商。這兩個東西是兩個嗎?比方說有一個男人:我很理智,我要努力賺錢,所以沒什麼時間陪兒子,我要睡在公司。有沒有理智?有沒有?拍著胸脯,我是要為了家庭打拼。好像聽起來很有理智。這哪是理智?理智應該是可以讓人生全面發展。你說這個人感情很豐富,疼兒子疼得要命,什麼事都不讓兒子做,這樣叫情商嗎?愛之足以害之。你的情當中沒有智,那叫濫情;你的智當中沒有情,那叫什麼?那叫薄情。很多企業家事業做得很大,妻子兒女去哪?連妻子跟他say bye-bye,他都搞不清楚妻子為什麼走了,有沒有這種人?因為妻子覺得跟他講講不通。

  所以什麼是情?什麼是智?有真情者必有真智,有真智者必有真情,情智不二才是真情真智。所以明明是一個真實的真心,把它講得那麼多,讓我們都不知道往哪一條線拉上去。所以盧叔叔他每一個禮拜再怎麼忙,他都堅持禮拜天一定陪家裡的人吃飯。請問是情商還是智商?對!因為對妻子兒女有真感情、有真理智,他才能夠排除萬難來經營他的家庭。所以我們學習聖賢的這一些道理,這一些做人的態度,才叫真情、真義、真智來過一生。諸位朋友,你覺得我情商好還是智商好?所以我們不要再,還是「依法不依人」,好好的跟著《弟子規》、跟著四書學習,不要再鑽到這些專有名詞去,會跳不出來。「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有這一分理智去體諒別人的感受,就不會強加於人。

  我們看下一句『恩欲報,怨欲忘』。這個「恩欲報」,其實當一個人能念念不忘恩德,不忘父母、不忘師長、不忘眾人對他的恩德,他的精神生活一定非常充實。所以一個人幸福的根基就在愛與感恩之中。當他懂得愛、懂得付出,他會體認到自己的價值,施比受更有福。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做義工的人每天都滿面笑容。你看我們許哲居士已經一百零六歲了,我曾經見過她本人,在高雄的時候,她笑起來真的跟嬰兒沒什麼兩樣,真是一片赤子之心。「恩欲報,怨欲忘」,所以她時時想著可以幫助別人,這是活在愛人的世界裡。

  當一個人能處處念恩,他就活在報恩的這種心境之中。當人在報恩的時候,他的內心會覺得非常充實。像我這一年多來也走了這麼多地方,終於也有一點欣慰,覺得自己這一生很幸運,能夠跟著楊老師,跟著盧叔叔,跟著我的師長,跟著古聖先賢的教誨,我是很幸運的人,所以也希望做一點事能夠讓他們歡喜。這一年多來,雖然看起來很忙碌,但是整個精神狀況反而是愈來愈好,所以活在感恩當中確實不一樣。當回首來時路,覺得還有這麼一點充實的感覺。

  我記得楊老師有一次包了一個小紅包給我,上面寫著:蔡老師,你辛苦了。我看了以後,當場眼淚都掉下來。因為這一生能夠有這麼幸運,能夠走向中國文化的推廣這一條路,也是楊老師成就的。而在這一路上,雖然她沒有在我的身旁,但是都是點點滴滴給我提攜照顧。假如沒有楊老師狠心把我放在海口,我就沒有這種歷練的機會。而且因為老師已經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她運籌帷幄,把很多的前期發展的願景都規劃好,我只是做一個教學的工作而已。而往後的這個安排,楊老師也是處處替我們這些晚輩著想。所以我們能夠就是跟隨這一些善知識學習,這些恩德要念念不忘。那回報這一些長者最好的方式是什麼?依教奉行。所以我送盧叔叔禮物,他可能也不缺,最重要的他能夠看到我們這些晚輩,能夠聽從他的教誨去立身行道,將是帶給他最大的安慰。所以我們要時時念父母之恩,時時念師長之恩,時時要念幾千年來我們的聖賢之恩。

  所以每一次我在看《德育故事》,都看到哭得止不下來,就好像這一位聖哲人把我的心光點亮。那一天我在看著祖逖帶著他所有的這些親黨一起去避難,幾百個人他都照顧,然後自己都是徒步在走,這些車馬統統都讓給他人。做到讓他鄉里這些長者都說:我們雖然年紀這麼大了,但是在晚年還可以遇到他,遇到這個再世父母,死都無憾。我看到這裡相當感動,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最缺的是什麼?就是愛、就是關懷。當我們肯追隨這些聖哲人,相信也會演出像祖逖這樣的好戲。所以聖哲人點亮我們的心光,我們一定要起而效法他們。

  「恩欲報,怨欲忘」。人與人難免會發生衝突,但是我們之前也有說到「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他也是沒學過做人才會跟我們發生衝突。那還是要先反省自己,假如自己沒有錯,要進一步包容別人。那你總不能把別人的過失放在自己心上,那是把別人最骯髒的東西放在什麼?自己最清澈的心靈,那是很傻的事。所以當我們肯原諒別人,其實就是原諒了自己。當你把別人的過失每天都放在心上,那可不好受。所以要能夠「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對於已經發生的這些衝突,我們不要放在心上,因為當你把這個怨放在心上,對方能不能感覺到?能不能?可不可以?可以。你看當你有怨氣的時候,會不會表現在眼睛?表情?一定會的。「誠於中,形於外」,那心不誠,當然也會表現在外在。所以當這個怨你放不下,兩個人的關係一定會愈來愈疏遠,這樣也不好;畢竟可能要朝夕相處,或者是常常在公司裡都還要相見。所以當兩個人不能彼此接納,很可能又要影響一個家、影響一個團體的和諧,那又何苦來哉?

  我有一個長輩,因為他很有才華,所以公司裡面很多的事都會拜託他做。因為表現得特別好,很多的這些獎勵都到他身上來,就會造成其他這些同事的嫉妒。那我這一個長輩就說:給人家嫉妒是光榮的,因為有本事才會被人家嫉妒,所以不需要生氣。接著他又說到:有一個朋友就是批評他特別嚴重,但是他也沒有放在心上。結果後來這個朋友有一件事沒有人要幫他,剛好我這個長輩又有這個能力,所以就主動去幫忙他。結果這個動作一做出來,對方怎麼樣?很慚愧,慚愧自己過去所作所為。後來他們兩個就變成好朋友,「冤家宜解不宜結」。而且真正交往之後,才了解到一個人常常會批評別人,就是內心不平。那他的心為什麼會不平?因為可能成長過程或者現在的家庭讓他的心無法平息,都是內心有很多苦沒有好好的處理掉。所以藉由我這個長輩不跟他一般見識,又主動幫忙他,這一分情義就化開這個瓶頸,進一步又可以在思想觀念當中引導他、幫助他。

  所以我們有緣千里來相會,不管善緣惡緣,只要我們的心保持平等、保持慈悲,相信縱使是惡緣也會轉成善緣。所以要做到「怨親平等」。真做到怨親平等,才會讓人打從心裡佩服。我們看這一句成語,誰排前面?怨,怨親平等,所以要擴寬心量。「恩欲報,怨欲忘」。其實我們很多的執著只要轉一個念,當場從執著就變成智慧,所以人要會轉念。所以我們要感謝傷害我們的人,因為他們磨鍊了我們的心智;感謝欺騙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增進了我們的見識。

  我們來想一想,一個人進步最多的時候在什麼時候?逆境。所以感謝傷害我們的人,因為他們磨鍊我們的心智;感謝欺騙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增進了我們的見識,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感謝絆倒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強化了我們的能力;感謝遺棄我們的人,因為他們教導我們應該獨立。你人生能靠誰靠到終老?不可能!這個「靠」不是肉體上的靠,一個人要有心智的成長,你的一生最重要要靠的是自己的真實智慧。所以感謝斥責我們的人、罵我們的人,因為他增加了我們的定慧。所以「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不只是父母,所有的人當他們對我們斥責的時候,我們都能虛心洗耳恭聽,你在這當下道德學問都在提升。

  所以當一個人轉一個念,所有的煩惱都可能變成智慧。也由於你能轉得過來,這些傷害、欺騙,這一些絆倒你的人,會突然對你怎麼樣?很驚訝,進一步又對你很佩服,人的修養可以到這樣,你到底跟誰學的?那你《弟子規》又可以介紹出去了。所以我們要讓聖賢人的臉上貼金!可不能撐不過去,還是跟他一般見識,到最後對方又說:還說學什麼弟子規?那就麻煩了。所以怨欲忘。

  『報怨短,報恩長』。「報怨短」不是真去報,是把這個怨恨的念頭要趕快轉過來。「報恩長」,這個長不是時間,是指長長久久。哪有報父母恩報得完的,哪有師長恩報得完的,我們對於這些恩德都要抱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在講這句話的時候,你們有沒有突然放光明?因為我高中就放過兩次光明,跟諸位講過了?第一次就是聽到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突然閃了光明,差不多五到十秒鐘,繼續又開始昏沈,因為我對文言文都沒開竅;又在讀《出師表》的時候,突然看到孔明那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突然又放了光明。但是光明要能夠持續才行,所以遇到聖教不要再當面錯過。我可不再錯過了,錯過很難受,一繞回來十多年。雖然那時候才十幾歲,但是十幾歲的年輕人還會「為賦新詞強說愁」,還會抓一大堆很痛苦的感受。因為不明理,所以唱著那些情歌也唱得痛苦萬分,沒人指導,把這麼好的青春都浪費掉。

  所以人都有因緣,跟這些聖哲人也是很深的緣。所以我就跟朋友講,我說假如有前世,我一定是幫孔明端飯的那個士兵,因為看到丞相愈吃愈少,所以就特別心痛。因為我在看《三國演義》,看到孔明在那裡筆都拿不穩了,士兵端飯給他吃,他都不吃,我看到那一幕痛哭流涕。所以聖哲人用他的真誠演出這些好戲,我們一定好好跟他們效法。所以報恩長。因為就是有這一些恩德,才能夠讓我們的人生走向這麼樣美好的方向。只要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所以抱持著這樣的態度,我們會盡心盡力盡我們的本分,讓這些對我們有恩之人都能歡喜看到我們的成長,我們的人生。我們接下來念下一句經文:

  【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待婢僕,身貴端』。這個「婢僕」我們讓它廣泛解釋,比方我們家裡請的這一些員工都算是在這個範圍之內。那當然他們是用他們的勞力付出,我們也應該同樣尊重他們的付出。所以當家裡有請僕人,也應該教育孩子對這些僕人要當長輩看待,不可以從小就讓孩子看人大小眼,那他的這種平等心、這種恭敬心就建不起來。所以要謹慎。縱使是開車的司機,孩子也要稱他什麼?叔叔、伯伯。不失恭敬。

  能夠在一個家庭當中都是難得的緣分,我們都應該多多體諒,互相照顧。比方說要過年了,大部分這些媳婦、兒子、孫子都會回來,那現在因為很多都是職業婦女,所以她平常也忙得不得了。所以已經忙得很累了,結果好不容易過年放假,回來又要怎麼樣?要更累。甚至於那個工作量還比平常上班還多。縱使我們是為人婆婆也要能夠體恤到媳婦的辛苦,不能說她是媳婦就該做,也要視情況而定。現在比方說請人家做個年夜飯也很方便,假如媳婦確實已經很累了,那去叫個飯菜一起來圍爐,那大家都很輕鬆愉快。那媳婦也會覺得這個婆婆真替她著想,你愛她,她就會愛你,「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其實人跟人相處融洽,難不難?哪有那麼複雜,只是我們太鑽牛角尖。當然當婆婆做出這些很體諒媳婦的事情,這個媳婦也應該怎麼樣?嘴巴要甜一點。你走在外面,剛好婆婆也在,你就跟這些親朋好友說:我婆婆真好!都幫我做什麼、做什麼、做什麼。那婆婆聽了以後怎麼樣?很高興,這叫「好話一句」。大家是好話的話就會互相歡喜,互相幫忙。今天的課我們就上到這邊,謝謝大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