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清
有網友說,他平常一門深入,專念一部經,專念一個佛號,就這樣,其他佛書、其他經典、開示什麼的都沒看。
一門深入、一個目標去專修,是對的,是正確的,這是你往生很重要的原則。如果念誦太多佛號、佛經,那就無法專一,心裡頭是亂的,可能難以往生。
但是否代表,平常不能「看」其他佛經,或是高僧大德的講記、或其他佛書?絕對不是的。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是指你選定一部經,例如《阿彌陀經》好了,那你每天早晚課,一定要念阿彌陀經(遍數自定),然後再念阿彌陀佛佛號(遍數自定),其餘行、住、坐、臥有空時,就默念阿彌陀佛。這個是專修,一門深入。
可是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多閱讀其他佛經、高僧大德的著作!
為什麼?
因為你不多閱讀幾部經,你不會明白道理。甚至沒有底,沒有定力,人家胡亂說什麼,你就信了,就容易走偏了。
例如:你讀了《楞嚴經》,你就明白,原來「婬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
原來要斷除淫慾心,才能出離輪迴,就算你修得很好,很有智慧,禪定功夫很深,但不斷婬,以後就去做魔王。
就算你念阿彌陀佛,可以帶業往生,但若你淫慾心伋太重,常常手淫、邪淫、貪夫妻正淫,就算念佛功夫再好,也去不了,這是淨空法師講的哦。
你看淨空法師怎麼說:「如果沒有貪愛就會往生,如果還有貪愛,就不能往生,關鍵在這個地方。為什麼?有貪愛,你還不願意離開,你這個夫妻還斷不掉,還在留戀,那怎麼辦?來生再做夫妻,你還能往生嗎?你不能往生,所以關鍵在此地。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
佛又在《楞嚴經》說「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大意是說,我們現在這個世間,很多魔王邪師,到處說淫慾是正常的,開悟啊、成佛啊不用斷淫慾...什麼的胡亂講一通,還說我講的是真正的佛法,是善知識。那你不讀《楞嚴經》,可能就信了,以後就做魔子去了。
特別是,現在很多邪師,真的一堆,然後有的會顯神通,好像真的得道開悟了,但其實搞不好他已經修到著魔,被飛精、魔王附體,然後自以為已經開悟,到處說,我是某某佛、某某菩薩再來的..等。
如果你有讀《楞嚴經》五十陰魔,你一看就知道,這個是邪師,不能信,也不會被他的神通所迷惑。
所以讀經很重要,能破迷開悟。
又,我們學佛,要學習改過向善,改掉過去不對的想法、行為。例如本來脾氣很差,容易發脾氣的人,那因為你有讀過《金剛經》,你日常生活遇到不平不滿的事,就能馬上想到,應該要修忍辱。
《金剛經》說,釋迦牟尼佛過去被歌利王割截身體,鼻子、手、腳都被砍掉,但釋迦牟尼佛,「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忍辱功夫修得太好,一點也沒有慎恨心。反而還說,以後我若成佛第一個度你。
我們日常生活中,被人再怎麼辱罵、羞辱、欺負,這個情況,若跟釋迦牟尼佛被一刀刀肢解相比,那簡直不算什麼了吧。這麼一想,本來還想生氣的,相信能慢慢心平了。
又,佛在《四十二章經》說:「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有人罵我,我不反駁、不接受、不隨之起舞,不落入被你罵的境界中,我如如不動,那你罵我的這個惡、禍,自然會回到你身上去。就跟你打響一個東西,必定有回聲一樣,又像是如影隨形一樣,一定有災禍。
廣欽老和尚說:
「人家侮辱我、欺負我、占我便宜,如果我們能忍下來,不去斤斤計較別人占我多少便宜,也不去掛礙它,這樣,不但宿世業緣消除,且當下便能平靜無事,又能增長福慧,延長我們的壽命。」
「別人罵你,那是消災,給你不好的臉色看,那是『最上供養』,要沒有分別,如獲至寶。對廚房的飯菜,如果嫌好嫌壞地挑剔,自己本身會損福,反而還增加煮的人的福氣。」
你看,多讀經典、多讀高僧大德的法語、講記,你就曉得佛陀、高僧大德是怎麼教人修忍辱,教佛弟子如何修行的。這些只有廣泛多讀經典,才會了解的。
所以說,在自己每日念經的定課完後,若有時間,就能多閱讀經典,多多學習,這樣才不會迷失,才不會沒主張,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隨便跟人家走;或是可以很快分辨出,這人講的是真是假,這個師父是真修行人,還是邪師說法。
當然,佛經實在太多,不可能全部都去看,但常見的《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十善業道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楞嚴經》、《法華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心經》、《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六祖壇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等。
或是道教的《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乃至於《壽康寶鑑》、《安士全書》、《感應篇彙編》、《現代因果實錄》(1~3)。
又或是《印光大師文鈔》、《廣欽和尚行持語錄》、宣化上人相關著作、淨空法師相關著作...等。
以上若有時間,都能慢慢找來閱讀,相信對修行上,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