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5, 2022

不要財富來了,福報卻空了!了凡四訓改命的原理?

不要財富來了,福報卻空了!了凡四訓改命的原理?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在華嚴思想裡,我們需要有一種大的生命觀。但你要達到這個大生命觀,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面這張圖,是福報和五大元素的轉化。福報可以轉為家庭,兒女,事業,健康,智慧。記得,福報是無形的,而五個元素卻是有形的。

你會對財富的真相,看得更明白一些。要明白財富,先要明白天道的兩個規則。第一,天道是公平的,對每個人都是。如果你太多了,他就給你損一點,你太少了,他就給你補一點。所以,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擁有過太多,或者一個人缺過太少。第二點,天無絕人之路。你只要做得不過分,不違背天道,老天爺會幫你一把。

但你要明白這兩個規則,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起碼要活到四十歲,或者折騰大半輩子後,才會懂得。就像上面講的,五個元素,家庭,兒女,健康,財富,智慧。總有人會缺一樣,或者平平淡淡的。比如世俗人,前四樣都有,他就沒有智慧,無法修行。

先明白兩個特點,第一個,無形和有形是可以轉化的。福報是無形的,五大元素是有形的。比如你把財富布施掉了,就轉化為無形的福報,看起來財富是少了,但福報卻大了。這個是有形轉化為無形。如果你通過各種手段,技巧來賺錢,看起來賺到了錢,其實無形福報損得更嚴重了。所以看一個人的福報,要看無形的福報比較重要。

第二個特點,無形和有形的轉化中,還有一種,是五個有形的元素,也是可以轉化的。比如有些人一直求子求不到,因為他兒女的福報不足。他把無形的福報都轉移為了財富,無形福報沒了,沒有東西來轉移變成孩子。這要怎解?就是修供養,把錢供養出去,然後轉化為無形的福報,福報增加後,轉到孩子身上,就求到孩子了。求子為什麼要修供養,是這一點來看。

在五個元素中,有些特別看重財富的。如果把一生的精力都用來經營財富,連無形的福報都透支出來,結果可能連其它的四大元素,家庭,兒女,健康,智慧,都沒了。你去想想看,有沒有這些人。

肯定有的。一來,這些人的業,也就是命,很容易犯財富過重。他怎麼做,就是會賺錢。但是婚姻就是不順。如果他的財富布施掉,去轉化為婚姻,或者兒女,那就轉化掉了。這就是改命的方法。很多人看了凡四訓,他改命的方法,就是用這種。他命中沒有孩子,怎麼得到孩子,就是他把做善事的福報,自己都不享受,通通都交給天道,求得孩子。

了凡四訓不是儒家的做人道理,而是道家和佛家的改命之法。用這個能量守恆來講,就是轉移。如果沒有這個轉移的觀念,你很難改命。因為你越做善事,結果福報都會跑到財富上來,你一直發財。但發財後,又捨不得布施,或者布施一點點,還是不夠的。

在婚姻上,很多人事業很成功,怎麼婚姻就不順?因為他把能量都用在了事業上了,你看起來很多財富,其實他無形的福報已經空掉了。你沒有無形的福報,怎麼支撐起你的婚姻還有兒女?

人無形福報空掉後,會起一種傲慢心。古人有句話,人都是被自己的長項給害死的。就像婚姻上,很會賺錢,但不代表無形福報就大。人很容易被現前的福報障礙住,尤其是錢財,一有錢財,就開始對比,傲慢。然後呢,覺得別人配不上自己,這時你婚姻就容易有問題。因為他的福報通通都變現出來,變成錢財了。

還有的人,健康,兒女,家庭,智慧,都不要,就要錢財。用畢生精力去追求,結果錢財很多了,其它都沒了。你想要用錢財去換取健康或者兒女,家庭,就要先轉化為無形的福報才可以。這就是你要布施掉,供養掉,不要自己享受。

祖師大德怎麼做,別人給他的錢財,通通都供給三寶。這樣子他無形福報就大,所以佛子佛孫多,身體健康,智慧也圓滿。你看很多祖師,死之前只有幾件舊衣服而已。生前吃的,用的,什麼福都沒有享受,什麼錢都沒有花。但他把福報轉移為了佛子佛孫,轉移為智慧去了。

我常說,你好好做事,就是好好培養福報。同時不要把福報轉移出來,變成財富。發財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會賺錢也不一定是本事。也許你的錢是透支你無形的福報來的呢。這就是要保持恬淡虛無的道理。

有智慧的人,是選擇自己缺什麼的人。最愚癡的人是樣樣求圓滿的人。因為天道一定不允許一個人樣樣圓滿。你有智慧,就要知道缺什麼好了,是缺財富好,還是缺健康,缺智慧好。第一等的,像范蠡,他太有錢了,但一發財,馬上布施掉。他缺了錢財後,子孫很好,自己名聲也好。這個是大智慧。

所以那些求子求不得的,或者婚姻求不得,健康求不得,智慧求不得的人,建議把錢供養掉,不要享受,你缺了錢,老天爺就把其它的都給你了。可是這個道理,懂得人有多少,而懂了相信的人也不多啊,真的能去做的人,更不多了。

我們不明白老天爺的缺一點兒的道理,總是抱怨,我這麼有錢,為什麼求子求不到,孩子不聽話,生病醫生治不好。希望錢財歸於十方。西方人認為,你只是替上帝看管財富,死後都要給大家。總體來講,西方人的財富福報上比中國人大。所以不要抱怨,美國這麼揮霍,這麼有錢。不是的。美國人的這個財富觀,值得我們學習。

你去看,中國人都想著留財富給子孫,但從古到今,歷史上沒有一個人成功過。所以你只要留陰德給子孫就好了。留陰德給子孫的人都成功了,像范仲淹,林則徐,還有許多了。

希望人都能少錢,而多福報。不是少福報,而多錢。你看到錢布施給別人了,卻不知道你福報在增長。而如果用小聰明,很快從別人那裡搞到了錢,你看起來是錢來了,不知道福報損得很嚴重。憨山大師講的,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作主張。憨山大師不僅對佛教有貢獻,對道家,儒家也有很深的造詣。所以,現在人希望對天道有所敬畏,就不會過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2x35l.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