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9, 2020
情緒〝停看聽〞,跟煩惱say〝掰掰〞
法藏法師:情緒〝停看聽〞,跟煩惱say〝掰掰〞
因為煩惱已經產生、坐穩了,我們才逼不得已的〝轉念〞。
其實我們可以在煩惱產生前:
Step1.先觀察到情緒的出現(當下的心情為何?誰在不滿?who),要想:「欸!我怎麼有種不同於平常的感覺?」
Step2.緊接著,觀察感覺的細微相(感覺是什麼?what),「有不滿、不愉快、放不下、求不得…等」,種種的〝逼迫感〞一直在心中冒泡呢?
是否有念頭:「怎麼那麼過份、為什麼是那樣、我忍耐他很久了…」的內在心聲。
又或者,「不想接電話、誰都不要惹我、我想揍人罵人…」的心情。
Step3.當有上述的種種跡象時,先不想〝有沒有道理〞,而是反問:「欸!我怎麼會這樣?」。煩惱的起因(為何有此感覺?why)是對方的態度、行事作風、還是我的〝執著〞呢?
Step4.微調情緒(轉念,how),接受它,用對心念調控它,使煩惱成為善的力量。
比如:站在對方的立場思維,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衡量自己的能力,難道我真的做不到嗎?還是只是忍不下一口氣?
在本份上,我理當如此,而我卻忽略?對方倒是提醒了我。
還是~我習慣於得、被讚嘆,不習慣於失、被誤解,這不就是「我執」嗎?
他如此對待我,不正給我機會調柔。同時因為忍辱,也讓自己隨緣業消。
今天我忍了下來,就算我多做一些,明的來看好像損失了時間,但是暗的來說我多了學習的機會,也得到了修養。
這樣一路〝停看聽〞,從『觀察煩惱生起的相貌、探索原因、到微調煩惱』的過程,其實就在轉念,也就是佛法中的「覺」。
標籤:
其他文章
[相關文章] - 永海法師:掃地的學問 - 2020-10-14
- 盧志丹居士:多一點包容,少一點計較 - 2020-10-13
- 盧志丹居士:生活簡單是享受 - 2020-10-13
- 盧志丹居士:耐孤獨三昧:忍耐孤獨與寂寞 - 2020-10-12
- 盧志丹居士:最偉大的賺錢秘密 - 2020-10-12
- 懺雲法師:拜佛的好處 - 2021-11-17
- 宗性法師:念藥師佛能往生極樂世界嗎? - 2021-05-09
- 昌臻法師:一句佛號 一部經 一生成就 - 2021-05-08
- 馬來西亞女大生事件,女生夜間少獨行! - 2020-11-03
- 為什麼能不在乎別人的評判和說法? - 2020-10-2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