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8, 2018

佛教法器的巨大功德和修持方法


方海權:佛教法器的巨大功德和修持方法

  佛教的法器,為古典音樂,從漢朝就興起了,目的為教度眾生向佛向善,覺悟自性,同證菩提。每一樣法器有每一樣的代表和修持方法,切莫簡單理解打法器是趕經忏。打法器的人以行六度菩薩行,四攝法去攝受眾生,也以好聲音去攝受眾生。

  打法器唱贊偈和誦經是用音聲作佛事,從美微的音樂中令眾人生歡喜心,從而進入佛的教育修學大乘,同時也從在上早晚的唱誦中法器的敲打,使眾生愉悅非常,去除眾多的煩惱,使內心清淨。佛祖在《楞嚴經》說: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可以看出用音聲作佛事度眾生的重要性,聞性的關鍵。佛法是教育,也講因緣,我們在打法器唱贊,贊佛甚深功德海,令眾人得聞到,已經為眾人種下了善根。因而在經典中,很多時候佛陀講經時,擊大法鼓,吹大法螺,雨大法雨。無非令眾生得到利益。那麼各種法器怎麼修持和代表。

  一:維那,主要打大㲈和引磬。是音樂的指揮,也如戲台上掛頭排的主角,是悅眾,能得內外身心兼修之功,維那和悅和合一切,口常常說好言佛語,起經帶唱時就自然眾人歡喜好聽,要修學口只留香,不留點惡,此為口之德力,自身修為也就能很快提高一個高度。這是佛陀於捨衛國,為使事皆有序而設,在普佛打法器使之各法器有序指揮。

  維那打法器的修持方法在於承上啟下,指揮全場,主要修煉觀前顧後,去濁留淨,清潔內心,不漏圓滿的禅定功夫。修得好,其功德無量,既贊佛功德又得定力福報。常得醇厚圓滿好聲音的果報。

  二:木魚。打時講究點點均勻,不急不緩,平平穩穩,是修煉平穩心態的禅定功夫。又分大木魚和小木魚。大木魚放桌上打,是在穩中修均平內心。小木魚多數拿在手上打,是在流動中修均平內心,點點如常。木魚打時快慢有序,隨之作奏。平常心是道,可以修煉身心平伏。常常不退。降伏無明。

  小木魚聲輕而脆,用於手中要如魚得水、上善若水,修練上善心靈。功到福至。

  打木魚打得好能警戒眾生覺醒,別昏庸情迷。打法器木魚者自我修煉平常心靈,時時覺悟。修得好,自他兩覺,福生定深,其功德無量。常得聲音純淨好聽果報。

  三:铛子。是照面铛子,常修煉時時回光返照的禅定功夫。聲音清脆動聽,使眾人聞音忘憂。常在唱贊,唱偈,念佛時用,提高了一個歡悅的層次。

  因而打法器铛子時可以修學觀照內心,去除穢垢,身口意淨,頓忘人我,以達遠離煩惱,常悅清淨。修得好,常得音聲清亮動聽,令眾喜而隨佛學,此福難得,其功德無量。常得聲質響亮好聽果報。

  四:鐘鼓。鐘聲敲醒千家夢,鼓聲訴盡百姓衷。鐘鼓是配合著打,是法器中最好配合出起落連綿的絕微聲音。同時也是修煉在起起落落,輕輕重重中而能穩若泰山的禅定功夫。 而鐘鼓兩鳴正好打出兩心相通,我心與佛心,心心相印,這是打法器者要明白的。

  鐘鼓最好表達對佛菩薩極為向往,欣欣向上,修得好,心通於佛,福慧聲全。

  鼓又分出小鼓,也叫手鼓,拿在手,流動而打,小鼓主要在繞佛及各壇用,起著連貫作用。小鼓如明月,不打時姿式叫做"捧月手鼓"。可以修煉心如明月,心量如月照千江。小鼓音律不如大鼓明顯,正因為這樣,越必須打者細心表達,板眼打得准。心到槌到。正是修學身心合一,加之唱誦,身口意合一。故此打法器者可得智慧力增,獲福不淺。常得發言音清聲潤好聽果報。

  五:铪子。也叫平胸铪子。铪子清脆好聽,和諧的碰擊聲令聞者聽余音而連想無限。缭繞不絕。心中修煉慈心,願力,和合眾人,敲出的聲響就會攝受眾生,就會增添共修時的和諧與莊嚴。打時隨念而至,也是修學念到佛到兩合為一,我念佛念,佛念我念。從中體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和合。和合眾生。福自大哉。常得聲音微妙回味無窮好聽果報。

  因此,打法器的人要明白,法器是用於修持和護持佛法,莫作獲利。要學習心和心慈,心懷眾生,不單財物布施眾生,更以美麗聲音布施眾生,自當感來福慧德力,收益萬千。

  各類法器都是功德無量,是平等之法器,是和合眾生,同圓種智之作用,功德都是一樣平等無差別。在奏樂中合作眾法器合為一體,使眾生歡悅修煉不斷,歡喜無限。還有很多奏樂法器,就暫論此幾種。

  佛教法器不是會打響就好,是要打心的,使心能悟,使心與佛合。這才是打法器者巨大功德之所在,也是打法器的境界。令之身心愉悅,遠離煩惱,更能修學自我得證音聲殊勝,聞者歡喜,樂聽不厭之功德。打法器人與百千萬人結下好因緣,你看此功德之大。為佛之護法者,你看此功德之大。因為在普佛上課共修中,令眾生歡喜覺悟之因,也得證自身音聲美微殊勝之果。如歌唱者,聽眾喜而無數,此為在贊佛聲中、贊聖聲中,自得功德無窮無盡也。伎樂供養,莊嚴道場。真是不可思議。從中聞佛聲聖聲而得解脫者,何止萬千。

  ——摘自《處世必讀嘉言集》 佛教法器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6/562384.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