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5, 2018
陳大惠老師: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陳大惠老師: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意思是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強者。知道滿足而不妄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地去奮斗的人是有志氣的。言行不離道之規律中的人能夠活得長久。軀體雖死而精神仍然存在於世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知道看人背後的是智者,習慣從背後看人的是小人。看清楚一個人,心中有數就好了,也不必非點透不可。
“看清”和“看透”是一種能力,“不看破”是一種智慧。
“看清”和“看透”能夠讓我們活得更理性、更透徹,不看破才能讓我們活得更快樂、更平和!
一個人將這個世界的爾虞我詐、艱難險阻都看清楚、看透徹了,仍能對生活和未來充滿熱情與期待,充滿積極的進取之心,可以說是修煉到了不看破的境界了。
我們不妨睜一只眼看世界,閉一只眼做智者。
智慧與聰明僅一步之遙,看清世態而不看破,才是智者所為。
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戲谑有度。
知人不必言盡,留些口德;責人不必苛盡,留些肚量。得理不必爭盡,留些寬容;凡事不必做盡,留些馀德。口,不能隨心,得有尺度;欲,不能隨性,得有節制。
塵世的喧囂,皆因人心;世間的浮躁,皆因人言。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心是一桿秤,稱人先稱己。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做事要留有余地,說話要留些口德。
惡語出口不足以喪身,卻足以喪德,言語之惡,莫大於造誣。
王陽明說:“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
學問必須落實到自身實修上,如果只是責備別人,就會只看見別人的不對,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如果自身踐履,會發現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哪有工夫去責備別人?
看人如看己,責人先問心。他人是己心的一面鏡子,世人是自己的一個比照。
長於自檢,短於責人。
凡事要留有余地,話不說絕,事不做絕 。
笑話別人之前,先檢查自己,人人都有可笑之處。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
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有境界,能看遠;有肚量,能看寬;有涵養,能自持;有鋒芒,能內斂。
多一些扪心自問,少一些爭執指責。多一些觀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責。
與人為善,於己為善;與人有路,於己有退。
他人有過不究,於人有恩莫念。愛人先愛己,責人先問心。
標籤:
陳大惠
[相關文章] - 我們所有的行為、言語、念頭,都是能量 - 2020-08-04
- 讓步的人,最可交 - 2020-08-04
- 縱慾,你的五臟就沒有營養 - 2020-08-04
- 訪談錄!三個情人帶來的災難 - 2020-08-03
- 膚淺的“平等”把敬畏心破壞了 - 2020-08-03
- 陳大惠:清明祭祖特別節目,為什麼掃墓 - 2022-03-30
- 現代版因果——老天有眼的故事 - 2020-08-04
- 風塵女子——夜總會毒害我一生 - 2020-08-04
- 被誤會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 - 2020-08-04
- 什麼是感恩?今天的社會很缺乏感恩! - 2020-08-04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