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0, 2017
達真堪布:如果你只能接受他的優點、好處,那叫貪
達真堪布:如果你只能接受他的優點、好處,那叫貪
發布:學佛娃娃
假設說損害他眾是所有凡夫愚者的本性,那麼就更不應該嗔恨他們,否則就像嗔恨燃燒本性的火一樣。
若是沒有貪嗔癡等煩惱,就不是凡夫、愚者了。若是凡夫、愚者,那麼貪嗔癡等煩惱是他們的本性,損害他人、惱害眾生是他們的本性。
若是讓你修小乘法,也許你可以不去接觸眾生。我們已經接觸了大乘佛法,已經發菩提心了,在座的各位都是大乘佛子,你不是要度化眾生嗎?你不是要利益眾生嗎?這個眾生是指凡夫,若是聖者,就不用你度化了。既然你要度化、利益這些凡夫,就要接觸他們,與他們共住。否則,怎麼度化和利益他們?嗔恨你、傷害你,這是這些眾生的本性。既然你已經發菩提心,要修六波羅蜜,那你就得接受他們的嗔恨和傷害。如同暖熱是火的本性,若你非要接觸火,肯定會燙手;潮濕是水的本性,若你非要接觸水,肯定會著涼的。因此,你心裡要有准備。
若沒有嗔恨心,若是不傷害他人,那就是聖者,你不接近、不利益也可以。比如,佛已經圓滿了;菩薩已經修到不退轉的果位了;阿羅漢等這些聲聞和緣覺已經入滅了,到時候是佛令他們出定,度化他們,也不用你去利益。你現在所要度化、利益的就是這些凡夫,而對這些凡夫的本性,你心裡要有所准備!
如果你想接受凡夫,就要接受他們對你的嗔恨和傷害,這才叫真正攝受眾生,才叫真正利益眾生。如果你只能接受他的優點、好處,那叫貪。比如因為他有錢而喜歡、接受,或者因為他長得好看而想接近……這都是貪心。
標籤:
達真堪布
[相關文章] - 達真堪布:先迴向給眾生,再迴向給家人可以嗎 - 2023-03-24
- 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間如何修持安忍、靜慮、智慧 - 2020-02-11
-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如何修持佛法? - 2020-02-04
- 如何跟家人處得好?相愛何必要相傷! - 2020-01-31
- 2020年,新的一年應如何修行?如何更幸福! - 2020-01-01
- 很多時候,就是想太多、考慮太多! - 2019-12-31
- 佛最想看你與家人高高興興、一家和合! - 2019-12-19
- 度眾生就不能怕嗔恨和傷害 - 2019-11-21
- 學佛人應勇敢地在紅塵中歷練 - 2019-11-12
- 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了 - 2019-10-1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