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8, 2017
達真堪布:懦弱不是調柔忍辱不是忍氣
達真堪布:懦弱不是調柔忍辱不是忍氣
發布:學佛娃娃
有的人嗔恨心特別重。為什麼要嗔恨他人呢?你的理由是“他不尊重我,或傷害了我……”。
我們是學佛修行人,都是相信因果的人!應該明白,一切都不是無緣無故的。有人來傷害你,說明你曾經傷害過他;有人看不起你、不尊重你,說明你以前也不尊重他。從因果的角度講,都是自己的問題。這個業是自己造的,不好的境遇都是自己業力的感召。
要從各種角度去思維,對治內心的嗔恨心。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的人,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都對我們有恩德,我們要有恩必報,這是做人的原則。從這個角度思維去對治嗔恨心。
或者思維嗔恨心的過患:嗔恨心會毀壞功德、善根。因為嗔恨的情緒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心態,染污了自己的相續,讓自己不愉快、不舒服,這是拿別人的過失懲罰自己!
但眾生是顛倒的,若不生嗔恨,就覺得自己太受委屈;若是不報仇,就覺得自己太懦弱,別人會看不起自己。其實這是不理智的做法。
再者,還可以觀空性、光明,從這個角度分析、觀察,對治內心的嗔恨心。
對治煩惱和嗔恨心要靠智慧。智慧就是把實相弄明白,到底對自己有利還是有弊?應該不應該生氣?其實,無論從因果的角度來講,還是從發菩提心的角度來講,都不應該生氣,生氣對自己只有害沒有利。知道不該生氣就是智慧,然後以此智慧來對治嗔恨心,而不是強行去控制。
有些人聽了嗔恨心的過患,知道不能發火,不能生嗔恨心,遇到對境或問題時,就拼命控制情緒,忍氣吞聲,其實心裡很難過。不過,能做到這樣也算可以,雖然動心了,但語言、行為上沒犯錯誤。
其實,真正的不生嗔恨心,是不動心,不生煩惱,這才是對治,也可以說是安忍。安忍波羅蜜是智慧之意,擁有智慧才能做到安忍,才能做到心如如不動。
標籤:
達真堪布
[相關文章] - 2020年,新的一年應如何修行?如何更幸福! - 2020-01-01
- 很多時候,就是想太多、考慮太多! - 2019-12-31
- 佛最想看你與家人高高興興、一家和合! - 2019-12-19
- 度眾生就不能怕嗔恨和傷害 - 2019-11-21
- 學佛人應勇敢地在紅塵中歷練 - 2019-11-12
- 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了 - 2019-10-17
- 達真堪布:先迴向給眾生,再迴向給家人可以嗎 - 2023-03-24
- 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間如何修持安忍、靜慮、智慧 - 2020-02-11
-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如何修持佛法? - 2020-02-04
- 如何跟家人處得好?相愛何必要相傷! - 2020-01-31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