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ugust 16, 2021

《念佛感應錄》(一)附 錄:一、按語彙集

《念佛感應錄》(一)附 錄一、按語彙集

編者:慧淨法師

 

1. 討論佛法 天神擁衛 若念佛者 諸佛護持

念念在道 善神恭敬 散心雜話 惡鬼吐痰

吾人終日 常被鬼唾 何不一向 專稱佛名

古德學佛 唯為生死 今人學佛 只作高談

群居終日 言不及義 好行小慧 孔子所嘆 (一之一)

2. 彌陀願言 十方眾生 稱我名號 必生我國

言眾生者 上自天人 下至地獄 鬼畜蟲蟻

以此觀之 此八八兒 必生極樂 證大涅槃

人而不知 知而不念 劣於畜生 可痛惜哉 (一之二)

3. 不知信心 亦無願心 唯嗜肉味 常稱佛名
以稱名故 皆得往生 此是彌陀 本願功能
彌陀誓言 稱我名號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彌陀今現 在世成佛 眾生稱念 必得往生 (一之三)

4. 曾為高僧 及戒行僧 轉世便迷 再度造業

若其末路 能修淨土 一世解脫 不貽後悔

生死路險 輪迴可怕 六道未出 難免墮落

我等行人 借鏡支某 誓生極樂 不蹈覆轍 (一之四)

5. 出家為尼 已是難得 苦行卅年 更屬不易

唯仗自力 無他力持 煩惑未伏 再度沉迷

餘門學道 蟻子登山 念佛往生 風帆順水

不生極樂 尚在娑婆 一旦生西 永斷輪迴 (一之五)

6. 念佛婆子 宗乘教理 一無所知 唯佛是念

命終之後 瑞應神奇 確證往生 無可懷疑

生前慧解 不及僧尼 身後果證 僧尼不及

自力難脫 念佛易生 不可自負 誤了前程 (一之六)

7. 大集經言:若人但念阿彌陀 是名無上深妙禪

古德 云:一句彌陀無別念 不勞彈指到西方

又  云:隨緣開妙法 教眾得真情

聖道多辛苦 西方一路平 (一之七)

8. 聖道門者:極智慧,證涅槃;

淨土門者:還愚癡,生極樂。

聖道門者:自力也,難行也,萬中無一;

淨土門者:他力也,易行也,百即百生。

聖道門者:縱令聖人根性,尚須三祇百劫,方證極果;

淨土門者:即此崔婆癡頭,唯憑一句六字,往生成佛。 (一之八)

9. 別無他能 只是念佛 一槌一佛 念佛不輟

留偈立化 面不改容 異香芬郁 天樂鳴空

念佛作務 兩不相妨 士農工商 皆可模仿

但願如是 依樣行持 尋奇覓巧 將成虛度 (一之九)

10. 愚癡無智 樸實無偽 心口憶念 生佛宛然

日夜時處 念念不捨 終日娑婆 終日極樂

雖在六道 已出三界 一生淨土 永絕輪迴

念佛一法 方便直捷 善惡賢愚 毫不簡別 (一之十)

11. 念佛一法 行住坐臥 時處諸緣 悉皆不妨

信口念佛 身是道場 任聲稱名 與佛同在

隨閒隨忙 不忘念佛 念茲在茲 動靜一如

念佛愈熟 處事愈明 念佛心淨 淨則慧生 (一之十一)

12. 蠕動之類 至極無知 亦能念佛 脫離三塗

可知念佛 殊勝簡易 若不念佛 求脫無期

念佛一聲 得生人中 若願淨土 亦必往生

彌陀誓言 惡道眾生 皆生我剎 悉使成佛 (一之十二)

13. 若人問曰 何等眾生 能得成佛

斷然答曰 念佛眾生 能得成佛

念佛成佛 彌陀本願 釋尊所弘 諸佛所讚 (一之十四)

14. 彌陀救度 隨時存在 隨地存在 毫無條件

何人皆是 被救之人 何時皆是 被救之時

彌陀功德 迴施眾生 令諸眾生 福慧具足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是故眾生 不論何人 願生彼國 即得往生 (一之十五)

15. 一句彌陀 不論緇素 不論善惡 不論信疑

只要稱念 不知不求 便有如此 光景現前

不論何人 常念佛者 頂現圓光 身現佛相

凡夫肉眼 雖不能見 法爾自然 有此道理 (二之一)

16. 因宿善故 遇緣皈依 因宿冤故 爆炸傷身

若皈依後 依教念佛 預解宿冤 可免此難

念佛能得 現當二益 現世安穩 往生成佛

禍福無門 唯人自召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二之八)

17. 群魔亂舞 如野干吠 念佛音聲 如獅子吼

獅子一出 百獸潛蹤 佛聲一出 群魔遁跡

煩惱之身 無常之世 應依彌陀 安身立命

身心性命 信託彌陀 任何時地 憶佛念佛 (二之九)

18. 肉體是客 心是主人 肉體雖死 此心不死

臨終之時 隨其心念 應其方所 投生其處

若其心念 憶佛念佛 當下與佛 磁光相融

光相融故 被佛攝取 一念之間 生於淨土 (二之十一)

19. 萬法由心 隨感而應 憶佛念佛 佛隨心現

念佛之人 機法一體 與佛同在 出入相隨 (二之十二)

20. 彌陀光明 最尊第一 諸佛光明 所不能及

佛光所在 能除戾氣 解冤釋結 轉惡成善

若在三塗 見此光明 無復苦惱 皆蒙解脫

鬼神之處 不祥之地 應置佛名 以度幽靈 (二之十三)

21. 王鐵珊者 位居將領 一聲令下 萬靈喪命

只有造業 不信佛法 不知教理 亦未皈依

病重身危 群鬼現前 三日不眠 命在旦夕

參禪悟道 打齋拜懺 斯等修行 緩不濟急

只有念佛 不可思議 一念彌陀 群鬼遠離

再念彌陀 當夜安息 念念彌陀 重病痊癒

不問善惡 不問信疑 圓頓簡易 無法能比 (三之二)


22. 一燈入室 長暗頓明 一佛當令 群魔退聽

一向專稱 彌陀佛名 既能解冤 又得往生

琥珀取塵 磁石吸鐵 我等惡業 如塵如鐵

彌陀佛名 如珀如磁 應作此想 常稱佛名 (三之三)

23. 聞佛名號 雖無信心 亦不稱念 也成道種

以由知故 遇境逢緣 便能提起 當下免難

猶如陳企 因念佛故 冤鬼不現 遂起信心

畢世念佛 臨終往生 歸述前因 親現妙相

倘未預聞 不知念佛 被鬼奪命 永劫沉淪 (三之四)

24. 念佛之人 佛光攝取 念佛之地 龍天護持

大命將終 宿冤顯現 自己他人 應當念佛

鬼聞念佛 解冤釋結 業消慧朗 超生善趣

一句佛號 度人度己 緇素賢愚 無不堪宜 (三之五)


25. 因殺生故 阻礙前程 因念佛故 化解殺冤

人生一世 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 皆由業故

阿彌陀佛 萬德洪名 一稱佛名 萬德齊圓

是故念佛 最能消業 業消慧朗 障盡福崇 (三之六)

26. 念佛一聲 光來暗去 鬼離人安 靈驗神速

六字名號 亦是光明 是故名曰 光明名號

故念佛人 在佛光中 業消智朗 障盡福崇

機法一體 生佛不離 現世安穩 命終生西 (三之十一)

27. 冰生於水 而寒於水 青出於藍 更勝於藍

同學淨土 若知本願 既超他人 亦能利生

彌陀本願 救度有情 人天鬼畜 平等往生

但聞本願 生起因緣 一念信受 即時被救 (三之十四) 

28. 兒女雖多 父母之心 特憐病子 時加撫慰

眾生雖多 彌陀之悲 常懷苦機 必欲救度

念佛之人 身在紅塵 其心魂魄 常在名號

彌陀與我 常相左右 一人念佛 視同二人 (四之十二)

29. 口雖未言 佛已先知 音雖不合 佛解其意

願子免難 子即免難 願生彼國 亦必往生

佛智如何 雖未明信 一向稱名 暗合道妙

欲學淨土 宜還愚痴 稱名念佛 無義為義 (六之一)

30. 發出離心,即冥府除名;

發願生心,豈不淨土掛號乎!

此是自力,何況他力。 (七之七)

31. 以己功德,迴向西方,此自力也;

彌陀功德,迴施眾生,此他力也。

自力尚得往生,何況他力。 (七之八)

32. 何以如此 歡喜地死 難道死亡 不可怕嗎

信佛救度 安心滿足 面對臨終 興奮雀躍

捨苦惱身 證涅槃樂 正在此時 即將呈現

一生淨土 永不輪迴 光壽無量 神通自在 (十之三)

33. 彌陀救度 已是現成 主動平等 絕無條件

不論何人 當下信受 當下獲救 活著往生

吃葷吃素 毫無限制 然而佛子 學佛悲心

戒殺護生 敦倫盡份 自行化他 佛心歡喜 (十之六)

34. 嬰兒吸乳 雖不識味 身自生長

病人服藥 不識藥性 任運得癒

知或不知 念佛往生 亦復如是 (十一之一)

35. 張鍾馗,販雞惡人,異香滿室;

張善和,殺牛屠士,祥雲遶家。

轉地獄火,乘寶蓮台,瑞應昭灼;

皆憑最後善知識之開示助念也。 (十一之三)

36. 無邊苦海 回頭是岸 千年暗室 一燈能明

既知彌陀 憐愍惡人 救度苦機 得救有望

當生感恩 痛自悔責 學佛大悲 自行化他

若無正信 心懷僥倖 安心造惡 將更沉淪

惡人應當 以此為藥 不可誤解 反成病根

在娑婆時 雖謂帶業 若生西方 無業可帶 (十一之四)

37. 阿彌陀佛 無時不在 無處不在 無所不知

阿彌陀佛 常在我旁 調攝著我 等待著我

若我迴心 憶佛念佛 彌陀與我 感應道交

現世護念 臨終接引 眼前事實 豈能不信 (十一之十九)

38. 現世祖靈 過去冤親 或有跟隨 在我身邊

親而苦者 望我薦拔 若是冤魂 伺機報復

我若念佛 或往聽經 此之冤親 正好得度

聞佛本願 救度之義 能解冤結 能薦冤親 (十二之四)

39. 臨終苦逼 冤魂現前 何法能救 唯靠佛緣

但教稱名 佛光照護 身心安穩 自他皆度

若不念佛 必墮地獄 輾轉三塗 求出何期

念佛功德 不可思議 皆是彌陀 大悲願力 (十二之七)

40. 不論善惡 不論諸緣 一稱佛名 佛即現前

凡夫肉眼 雖不能見 鬼有五通 自能明辨

救度苦機 是佛本願 主動平等 絕無條件
願生者生 稱念者生 有此信心 一念即生 (十二之八)

41. 不論知不知、信不信、學佛未學佛,只要念佛,其身便有光明,便能解冤結、消業障、增福慧。此乃自然之事,就像點火必燒,吃飯必飽。又,凡願生極樂者,皆得往生。我們即使未想往生,彌陀也非要我們往生不可;故眾生願生之心與彌陀攝生之心,兩者是自然感應道交的。

願生者必生。

念佛者必生。

如此知,如此行,不求信心決定,決定之信,自在其中。

曇鸞祖師云:「經言:若人但聞彼國土清淨安樂,剋念願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又云:「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又云:「願往生者,皆得往生。」

善導大師云:「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又云:「一向專稱彌陀佛名。」 (十一之二十)

42. 人雖昏迷或斷氣多時多日,除非重業立即投生,否則神識靈敏,反勝平時,四周動靜,一清二楚。佛智師昏迷時,正面臨升沉交關之際,心中黑暗,前途茫茫,處在極度惶恐不安中。

當旁邊有人念佛,即見光明出現;自己聞到佛號聲,身心亦散發出光明,(不論何人、不論信疑、不論淨穢,只要念佛,身心就有光明;若當下命終,蒙彌陀光明攝取之救度的機率極大。)心情便逐漸安穩下來。

又聽聞到從未聽過的「聖淨分判」之開示,得知通途八萬四千法門是聖道門自力難行道,而彌陀本願無條件的悲救是淨土門他力易行道,當下領受,當下獲救,必定往生。

因而從心中湧出一股領受救度而想念佛的情懷,隨即衝出一句「啊」!此後其心處在念佛狀態的安穩之中,直到斷氣往生。而在往生前早已見過佛,這是很自然而平常的心路歷程。

故為人宣說本願救度之義,讓其三毒、雜念之心安住在不論行住坐臥的「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之中,是淨宗的目的,也是易行的極致。(十一之十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