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5, 2019
這四種行為,會讓你與人格格不入
星雲大師:這四種行為,會讓你與人格格不入
應笑而不笑,應說而不說,應喜而不喜,應作而不作。
──《阿含經》
經典裡有時會對人有所批評,通常都是說愚癡、不知慚愧、不明理、無明、妄想顛倒。例如《阿含經》這首偈語說的:“應笑而不笑,應說而不說,應喜而不喜,應作而不作。”有這四種情況的人,稱為“非人”。非人就是不像個人,尤其在團體中,行為老是與正常人背道而馳,例如:
第一、應笑而不笑:當大家都在笑的時候,就他一個人不笑,這樣不是影響大家的情緒嗎?這種人性情古怪,無法合群隨眾,就沒有人緣。所以,應笑而不笑者,就不像個人。
第二、應說而不說:有些話應該要說出來,可是卻偏偏不說,有時候不應該說的,反倒說了一堆。古代的君子,在該說的時候,必定會說。因為應說而不說,有失於人;不應說而說,則有失於言。所以,應說而不說者,這樣的人在群眾、團體裡,也是一種非人。
第三、應喜而不喜:應該皆大歡喜的事卻不歡喜。比方說,聽到佛法應該歡喜,聽到好話應該歡喜,事情完成應該歡喜,這種大家都會歡喜的事,很重要的,然而他卻不歡喜。這不是做人之道,這也是一種非人。
第四、應作而不作:就是應該做的事他不去做。比方說,大家同住在一起,彼此應該盡一點義務,做些工作。像掃地、擦玻璃、抹桌子、揀菜、煮飯,多少隨喜做一點,但他卻不肯做,甚至於做善事,救濟鰥寡孤獨,作義工,他一點都不願意幫助人,這都是非人。
在我們身邊,有不少這四類的非人,譬如不隨緣的人、不隨喜的人、不隨作的人、不隨笑的人。這首四句偈,在群我相處上,給了很好的指導。我們要時時檢查自己,不要在團體裡,做一個與人格格不入、孤僻怪異,又不能合群的非人。
期許每個人要培養“隨緣合眾”的性格,當別人歡喜的時候,也能跟著一起歡喜;應該讚美他人的時候,就要隨喜讚美;當大家在交談,氣氛融洽愉悅,也可以隨喜加入;大眾出坡工作時,更不能偷懶置身事外,也要一起參與。這才是人格健全、隨眾隨喜的菩薩性格。
標籤:
星雲法師
[相關文章] - 如何以四無量心做為立身處事的根本? - 2020-05-27
- 做人為什麼要謙卑? 謙卑之道的四點 - 2020-05-16
- 星雲法師:愛的真諦 - 2023-02-22
- 星雲法師:把自己安在「無」裡面,人生會很快樂! - 2023-02-17
- 星雲大師:人生真正的敵人,就是我們自己! - 2023-02-14
- 星雲大師真誠的告白──我最後的囑咐 - 2023-02-07
- 星雲大師:藥師佛與阿彌陀佛有衝突嗎? - 2022-05-19
- 星雲大師:讀誦《金剛經》好處很多很多! - 2022-02-14
- 星雲大師: 《人間萬事》失業怎麼辦? - 2021-11-05
- 星雲法師:禮藥師佛一樣可以往生西方 - 2021-07-2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