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5, 2019
我深愛的家人,我終於找到了利益你們的方法
達真堪布:我深愛的家人,我終於找到了利益你們的方法
現在的人表面上過得很開心,其實並沒有真正的快樂,因為內心有欲望,而且永遠無法滿足。如果有欲望身口意就不會清淨,也不會有真正的快樂。那怎麼辦呢?不能有欲望,但是可以有願望。
很多人都不明白如果沒有欲望該怎麼生活工作,該怎麼進步發展,其實一點都不耽誤,雖然不可以有欲望,但是可以有願望。
以自我為中心就是欲望,以眾生為中心就是願望。世間的福報都可以有,還可以圓滿,但是不能為自己,要為眾生。這樣就不會耽誤生活與工作。
以自我為中心,這個心是狹隘的;欲望的根是無明,這樣還是處在無明的狀態中。一顆狹隘之心會有真正的快樂嗎?不會的。所以要去除無明,放下自我為眾生。我們說的發菩提心也是這個意思。
之前我也給大家講過,你可以為家人、為社會擁有福報,但是要把這個“我”忘掉,這是個很殊勝的竅訣。其實佛講菩提心時講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很多人都沒有真正領悟。
你為什麼要這樣關心照顧家人?還不是因為有“我”——“我”的家人、“我”的孩子?所以你要關心照顧他們,而對其他眾生你就沒有這個心了。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自私的,還是在為自己。這樣無論你怎樣做,都是在搞輪回,在造業。
有人覺得自己對家人和孩子是無私地在奉獻。也許你真的不求什麼回報,也不在乎老了是否有人照顧,但若是你沒有破除我執,沒有放下自我,你還是自私的。
所以現在很多人的家庭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要逐一去解決真的很困難。那怎麼辦?只有從根上把“我”去掉,即破除佛法裡講的“我執”,放下自我,然後再去利益他們。這樣就沒有“我”的家人、“我”的孩子,只有眾生了。
如果都是眾生了還能不能格外地關心照顧家人呢?這個沒有問題。雖然都是眾生,都是平等的,但是緣分有深淺,你身邊的這些眾生是與你緣分最深的、最需要你關心和照顧的,所以你可以對他們特別地關心和照顧。這樣不會造業,也不是搞輪回,這叫發菩提心。其實發利他菩提心,就是這樣簡單。
我學《入行論》的時候有一段發菩提心的教言,大意是說發了菩提心之後,即使在放逸的狀態中,甚至在睡眠的狀態中也在積累資糧,善根永遠不會停歇或間斷。當時我不太理解,覺得怎麼可能?現在真的明白了,如果破除了我執,放下了自我,你的世界裡除了眾生沒有其他人,這樣真正的利他菩提心就發出來了。這些都是竅訣!
——摘自《2019觀音法會開示2》
標籤:
達真堪布
[相關文章] - 2020年,新的一年應如何修行?如何更幸福! - 2020-01-01
- 很多時候,就是想太多、考慮太多! - 2019-12-31
- 佛最想看你與家人高高興興、一家和合! - 2019-12-19
- 度眾生就不能怕嗔恨和傷害 - 2019-11-21
- 學佛人應勇敢地在紅塵中歷練 - 2019-11-12
- 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了 - 2019-10-17
- 達真堪布:先迴向給眾生,再迴向給家人可以嗎 - 2023-03-24
- 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間如何修持安忍、靜慮、智慧 - 2020-02-11
-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如何修持佛法? - 2020-02-04
- 如何跟家人處得好?相愛何必要相傷! - 2020-01-31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