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5, 2018
求回報的善事就像是在做生意
達真堪布:求回報的善事就像是在做生意
菩薩的學處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但都歸納到六波羅蜜多裡。菩薩修行的時候每一個波羅蜜多都具足六個波羅蜜多,以這個方式行持,這是披甲修行。
哪怕一星半點的布施,也要遠離自利、小乘作意以及追求名聲等念頭,要斷除這些違品和不好的心態。比如說為了自我解脫,為了求回報,這樣做布施不是菩薩的修行,菩薩不可以這樣做。其功德之邊際,是以時間空間而難以估量的。
現在很多人做善事是為了自己能獲得解脫,或者求世間福報。比如到廟裡燒高香,是為了自己發財、事業順利、家庭平安,這都是求回報的。漢地還有這種說法叫還願,就像做生意一樣: 你能讓我滿願,我就來報答你。這都是交換,真的太世間了。
修行人不能有世間人的心態,尤其是大乘修行人不可以求回報。我們做善事都是有所求的,如果達不到要求,得不到回報,就心生煩惱。為什麼我們做善事無法善始善終?主要是我們的心態、當初的發心有問題,是求回報的。
有些人是為了求自我解脫、往生而做善事,上供下施,這都是自私,這都是不可以的,要斷除這些念頭。諸如持戒、安忍等都是這樣。安忍就是要忍,要放下自我。如果沒有了自我,哪還有什麼能忍或不能忍?本來就沒有自我。
這裡講六種波羅蜜多。每一個波羅蜜多都具足六個波羅蜜多,以這種方式行持。比如布施波羅蜜多,也具足六種波羅蜜多;還有的觀點認為,每個波羅蜜多都具足另外五個。這兩種觀點也不矛盾。
——摘自達真堪布《現觀莊嚴論》講記13
標籤:
達真堪布
[相關文章] - 2020年,新的一年應如何修行?如何更幸福! - 2020-01-01
- 很多時候,就是想太多、考慮太多! - 2019-12-31
- 佛最想看你與家人高高興興、一家和合! - 2019-12-19
- 度眾生就不能怕嗔恨和傷害 - 2019-11-21
- 學佛人應勇敢地在紅塵中歷練 - 2019-11-12
- 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了 - 2019-10-17
- 達真堪布:先迴向給眾生,再迴向給家人可以嗎 - 2023-03-24
- 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間如何修持安忍、靜慮、智慧 - 2020-02-11
- 武漢肺炎疫情期間如何修持佛法? - 2020-02-04
- 如何跟家人處得好?相愛何必要相傷! - 2020-01-31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