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29, 2018
凡事都有正反面,好壞都由自己來決定
嘎瑪仁波切:凡事都有正反面,好壞都由自己來決定
發布:學佛網編輯阿明
事實上,看待任何事情,有很多角度——凡事都有正反面,好壞都由自己來決定。學會過濾心念很重要,及時給心靈補充維他命,是防止心靈疾病的第一步。如果我們的身體生病了,會去找醫生治病;心理有病,也應當要找心理醫生來醫。而佛陀是大醫王,他所傳的佛法,可以很好的醫治心病,特別是對治現代醫學難以覺察的業障之病。
不只從佛法的角度,其實只要在世間生存,就必須與人相處,如果沒有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言語、行為、心靈,會很容易犯錯。甚至很多時候已經犯了錯,自己卻毫無覺察,這就是對自心缺乏足夠的觀察和了解所造成的。所以要常常往內觀察自心,才會清楚自心的運作方向,也才能讓控制自心的能力逐漸增強,讓心盡量轉而向善,這樣能夠呵護信心。
正知與正念兩者並行,是修行唯一的解脫之道。正知,是觀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門,清清楚楚地知道,明明白白地覺察自己正在行善或是行惡;正念,是對一切取善捨惡的種種善法,攝持不忘。如果我們經常思惟上師或善知識們所講的法,把所聽聞到的正法融入心中,時時觀察自己身體的行為、口中的語言和意中的念頭,這樣才算是聞思的智慧。
當我們從心底喊出“改變”,呼喚“善良”,一切就會開始變化。讓自己快樂的源泉,就是無私的付出,所有以前不相信的人,也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大多數都會變得快樂起來。通過系統聞思修行,不僅為心找到了家,而且有更高的目標,即“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修持善法,直到成佛為止,信心永不退轉”。
標籤:
嘎瑪仁波切
[相關文章] - 無論是善緣還是孽緣,都可以扭轉為積極的助緣 - 2019-11-29
- 談到修行,首先要從「做個懂得感恩的好人」開始 - 2019-11-29
- 看不見自身的「我慢」,最可怕 - 2019-11-08
- 願意助人為樂,一定是有福報、有能力的人 - 2020-01-13
- 把快樂寄託在物質的增長上,就像猴子水中撈月一樣不切實際 - 2020-01-09
- 為何很多健康、高智商的人卻生下殘疾或智障的孩子? - 2020-01-07
- 心量大小,是長期德行的培養,人人都喜歡被包容的感覺 - 2020-01-02
- 心中有慈心的人,看誰都高興,這並不是因為別人做得好,而是他自己修得好 - 2019-12-30
- 所謂的冤親債主,大都是我們曾經比較親的人 - 2019-12-24
- 不用好奇你的前世是什麼,沒有意義! - 2019-12-03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