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8, 2018
很多人以為發菩提心,是要為別人而犧牲,而自己一無所得,這是顛倒了啊
嘎瑪仁波切:很多人以為發菩提心,是要為別人而犧牲,而自己一無所得,這是顛倒了啊
曾經有人做過實驗,被不好的心理暗示牽著走,自然就有壞的結果。所以,我們總是勸人要發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播什麼種就收獲什麼果,向什麼方向引導,就會走上前往那個方向的路。
很多人以為發菩提心,是要為別人而犧牲,而自己一無所得,所以一講到發心,就覺得自己很委屈。要知道,希望得到回報的付出,不會收獲真正的快樂,所以我們一直都在強調要無私地付出,不要貪圖任何回報。其實,能夠真誠地發心為了一切眾生修行善法的當下,便已經擁有一切眾生的力量。
有些人不理解,以為修財神就是祈請財神給自己金錢和福報,只要修財神法就一定能修得來。財神不可能給你創造財富啊,所有的財富都是從自己的播種、善的福報當中帶來的。你只有前世播種、施捨才可能有今生的收獲。
倘若人生中出現意外的驚喜或收獲,並不是喜從天降,而是我們自己耕種的福報資糧成熟了而已。人沒有無緣無故的富有,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貧窮。如果我們的福報可以承載意外之財,那是好事一樁。倘若福報無法與身外之物的獲得相匹配,那麼悲就真要大於喜了。不要總是貪圖天上能掉餡餅,有那個期盼的功夫,不如踏踏實實地播種好我們自己的福報種子。
標籤:
嘎瑪仁波切
[相關文章] - 心中有慈心的人,看誰都高興,這並不是因為別人做得好,而是他自己修得好 - 2019-12-30
- 所謂的冤親債主,大都是我們曾經比較親的人 - 2019-12-24
- 不用好奇你的前世是什麼,沒有意義! - 2019-12-03
- 無論是善緣還是孽緣,都可以扭轉為積極的助緣 - 2019-11-29
- 談到修行,首先要從「做個懂得感恩的好人」開始 - 2019-11-29
- 看不見自身的「我慢」,最可怕 - 2019-11-08
- 願意助人為樂,一定是有福報、有能力的人 - 2020-01-13
- 把快樂寄託在物質的增長上,就像猴子水中撈月一樣不切實際 - 2020-01-09
- 為何很多健康、高智商的人卻生下殘疾或智障的孩子? - 2020-01-07
- 心量大小,是長期德行的培養,人人都喜歡被包容的感覺 - 2020-01-02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